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坛一周︱国民党看太平天国:是匪逆叛乱,还是民族革命?

澎湃讯
2014-07-15 23:1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臧振华、王明珂当选台湾中研院第30届院士

        臧振华,1947年生,台湾大学考古人类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和东亚语言文明系联合博士。曾任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副所长,考古学组主任,其研究领域主要是台湾与东南亚的考古,其中包括史前文化关系、史前文化接触与文化变迁、史前聚落型态,以及史前社会结构等。臧振华的研究对台湾史前文化重建多有贡献,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澎湖群岛的考古学研究》(The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s)。此外,他还将研究触角伸展到东南亚,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合作,在吕宋岛北部海岸及卡加延河谷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检讨和验证台湾与菲律宾之间史前文化的互动关系,并探讨南岛民族的起源与扩散的问题。

        王明珂,1952年生,台湾师范大学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曾任中研院史语所副所长、人类学组主任。其主要专著包括《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落》。多年来,王明珂始终致力于结合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视角进行华夏边缘民族研究,其代表作《华夏边缘》凭借西方“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理论,说明公元前2500年以来华北的气候与人类生态变化,如何导致华夏边缘与华夏认同的形成,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接受某些历史记忆以成为华夏,或在近代中国国族建构中成为少数民族。王明珂的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已在大陆出版简体字版,并对历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冲击和影响。       

当曾国藩成为社会“楷模”,太平天国还是“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运动”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浦江在2014年第2期《近代史研究》上发表《太平天国史观的历史语境解构——兼论国民党与洪杨、曾胡之间的复杂纠葛》,讨论国民党的太平天国史观之嬗变,检讨太平天国从“匪逆叛乱”到“民族革命”、曾国藩从“汉奸”到“完人”的学术评价,以及历史观演变背后的意识形态纷争。

        太平天国浓厚的民族革命色彩主要是由后人涂抹上去的。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太平军是“粤匪”、“发逆”;在清末革命党看来,太平天国是伟大的民族革命运动,甚至《石达开遗诗》等太平天国文献是革命党为了反满宣传而伪造的。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将民族主义思潮追溯到太平天国及元明革命,故民国以后太平天国作为“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的史观得到了广泛认同。

        作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对立面,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所谓中兴名臣在清末民初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但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曾国藩热”兴起,曾国藩开始受到整个社会尤其是知识阶层的追捧,各种书刊中充斥着曾文正公的事功、言论和思想,曾国藩再度成为内圣外王的完人。

        1931年以后,对曾国藩的评价更有意识形态色彩。政治立场右倾的报人将蒋介石与曾国藩相提并论,鼓吹“国民党继承曾国藩的文化立场,主张维护传统文化,故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则信奉外来的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另一方面,抗战后期国共关系趋于恶化后,中共也开始拿曾国藩来影射蒋介石——“共产党继承了太平天国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传统’,国民党继承了曾国藩为代表的‘反革命传统’”。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符号的曾国藩,在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纷争中具有极强的寓意作用。

        曾国藩被重新讨论和评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有意识地继承了曾、胡的文化立场;另一方面与30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也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曾国藩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和认识的重要时代背景。在“破坏时期”,曾国藩代表着民族革命的镇压者和旧传统的卫道者;在“建设时期”,曾国藩成为抵御洋教、捍卫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

        与前人“非此即彼”的论断不同,刘浦江教授认为虽然曾国藩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但国民党仍然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非但没有因此发生180度大转变,反而更明确地通过官方政令的形式“禁止污蔑太平天国的言论”,表达了对太平天国的肯定态度。因此,国民党对洪秀全、杨秀清以及曾国藩、胡林翼是两边都继承,其间的关系微妙而错综。 

      

一战期间俄罗斯士兵家书中有何秘密

        2014年6月《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的封面故事是1915年的东线战场俄罗斯士兵与家书。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东方又被叫做“被遗忘的战争”,亲历者的言说在过去常常被宏大叙事所掩盖。到1917年为止,1亿3千万俄罗斯男女参与了战争,4千万封士兵的通信必须经过军队审查以便汇报士兵的思想动态。William G. Rosenberg运用士兵通信作为文本讨论一战中的俄国士兵的情绪。家书如何被审查?士兵的情绪如何能够按照军队的需要来被评估?作者从一个过去不被关注的角度呈现一战的历史。

一战中的俄罗斯士兵

        本期杂志还刊登了9篇欧洲历史学者讨论美国历史教育的文章,关注欧洲移民以及欧洲学术传统对美国史学的影响。此外Colin Jones的论文The Overthrow of Maximillian Robespierre and the ‘Indifference’ of the People对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如何被民众推翻作了重新考察。   

    

拿破仑帝国灭亡200年了

        时值拿破仑帝国灭亡200周年,法国著名的公众历史杂志《历史》7月号推出拿破仑专刊,探讨帝国的崩溃。

英国学界关注夹边沟

        2014年6月,由英国剑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收录了11篇论文成果,其中Sebastian Veg的论文Testimony, History and Ethics: From the Memory of Jiabiangou Prison Camp to a Reappraisal of the Anti-Rightist Movement in Present-Day China通过对夹边沟死亡集中营的记忆来探讨当代中国对反右运动的再评价。其他文章主题包括:广东和四川的地方政治改革研究,四川大地震震后政府在乡村重建中将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努力,农村修路工程与非农就业情况,劳工NGO作为一种政治变革力量的研究等等。 

      

让我们飞向月球:朝鲜儿童读物中的科幻小说

        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主办的《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于2014年5月出版第2期。本期刊登了Dafna Zur关于1956-1965朝鲜儿童读物《儿童文化》中的科幻小说的研究(Let’s Go to the Moon: Science Fiction in the North Korean Children’s Magazine Adong Munhak, 1956–1965),以及Nicolai Volland对该文的评论。对西藏和东南亚的关注一如既往,本期杂志刊登了Wynn Gadkar-Wilcox对南部越南知识份子的探究以及Wen-shing Chou对1876–1933年达赖喇嘛13世时期的朝圣行为、观念以及宗教思想的研究。   

    

中央档案馆每天网上公布一名战犯笔供

        7月1日,日本政府不顾舆论反对和民众抵制,通过接近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最终版本。7月3日,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当日起,每天网上公布一名被判刑日本战犯笔供,共45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接管和关押的日本侵华战犯达1109名,最终释放1017名,提起公诉45名。2005年6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档案馆整理的《日本侵华战犯笔供》,收入了被公开审判的45名侵华战犯的亲笔认罪供词,并附有中央档案馆馆藏有关照片和图片。为真实展现供词原貌,书中全部采用供词原件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按日文翻译的中译文原件影印刊出。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地公布日本侵华战犯笔供原文。这本书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暴行,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书面材料。

        另,7月6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人们不仅可以在线祭奠、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还可以通过图文、视频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医家、病家与史家——以医患关系为中心”工作坊在复旦举行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举办的“新文化史系列工作坊计划”第一期于2014年7月6 -7日在该校举行。本期工作坊的主题为“医家、病家与史家——以医患关系为中心”,议题涉及国家地方政府对医患关系的介入、古代疾病观念和表达、近代商业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中医西医的对抗与对话、明清社会力量对医患关系的介入等。部分报告题目如下:

        周启荣(美国伊利诺伊大学):Healing the Publics: Auto-organizations and Medical Services in Qing China

        Yunyoung Hur(美国伊利诺伊大学):Professional Medicine and Evangelism: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Qing China, 1838-1886

        谢柏晖(香港大学):明清时期诊脉知识的标准化

        皮国立(台湾中原大学):国族、国医与私人的近代身体——兼论胡适的择医观

        陈昊(中国人民大学):身体与言语之间“病人”的生活世界——唐代疾病主题诗歌的书写与药物药方交换的语境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弥漫天地之间——古代瘟疫致病观及其应对思维

        罗婉娴(香港浸会大学):“期待”与“失望”:香港政府与在港华人关于1894年香港鼠疫防治的争论

        赵婧(上海社科院):性别、医事纠纷与医患关系——以民国时期的产科为例

        陈明(北京大学):印度古代的医生与病人——以佛经的记载为中心

        张勇安(上海大学):美国医学会与毒品管制的政治学

        蒋竹山(台湾东华大学):医生、病人与媒体:民国上海《金刚鑽报》中的“医药问答”专栏初探

        张仲民(复旦大学):近代上海虚假医药广告的社会反应

        龙伟(西南科技大学):民国的医疗诉讼与医疗社会:基于《医讼案件汇抄》的观察   

    

长三角“世界史”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

        6月30日至7月3日,“长三角‘世界史’研究生学术论坛:世界史研究‘再出发’”在上海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提交论文150篇。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波士顿大学的James C. Wallace教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潘光研究员,《史学月刊》编辑部周祥森编审、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浙江大学沈坚教授,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厦门大学王旭教授,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上海大学的陶飞亚教授、郭长刚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罗志田新书探讨“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2014年7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的新作《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基本取向,就是通过具体的人怎样做具体的事来展现近代的新旧之争”,基本上是以戊戌和“五四”为中心,前者有两篇长文,后者有六篇论文。

本书《自序》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晚清的张德彝曾多次将今日译为博物院/馆的museum翻译成“集新院”。对后来不少人而言,博物院多隐喻已逝之往昔,而在张氏眼中,似乎来自异域者即可谓“新”。新旧之间的紧张与对峙由此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收入本书的论文也有新有旧,新的2013年才发表,旧者1995年刊于《历史研究》。作为近二十年来大陆最有影响的近代史学者之一,罗志田试图透过新旧中西的关联、互动与竞争,及其表现出来的众多似是而非的诡论现象,辩证地看待那个“道出于二”的世界。   

    

有关中国慰安妇问题的英文著作首次出版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日本是否应该就二战期间的慰安妇问题承担历史及政治责任并作出正式道歉这个议题,一直议论纷纭。然而,关于中国妇女被日军绑架和奴役,学界的研究却很薄弱。

        美国瓦萨学院教授丘培培与上海师大苏智良、陈丽菲教授合著的Chinese Comfort Women: Testimonies from Imperial Japan's Sex Slaves(《中国慰安妇:日本帝国性奴隶的见证》)于2013年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该书平装本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本书共分“战争记忆”、“幸存者声音”、“战后抗争”三个部分,深入挖掘了包括调查报告、地方史志、目击者证词在内的诸多史料,详细记录了二战期间“慰安所”内中国妇女所过的恐怖生活,填补了有关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慰安妇问题”英文资料的空白。 

           

发掘中国革命的传统,裴宜理《安源》中译本问世

        

        裴宜理《安源:发掘中国革命之传统》(Anyuan :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2012年10月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香港大学出版社今年7月将出版中文译本。

        费正清当年研究中国,把中国革命看成是苏俄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一部分,而本世纪主导社会主义的是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何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是裴宜理在本书中所要解释的问题。

        在中共革命初期,毛泽东和李立三、刘少奇曾在安源煤矿发动过一次影响深远的工人运动,裴宜理教授以此地为案例进行分析。最终认为,中共持久生命力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能力,而不是其运用苏俄模式的能力。李立三早期在安源发动罢工,就是把人们熟悉的文化资源重新整合,掺入新的思想,来为共产党的革命服务。建国以后,则是国家主动去操控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形象,并使之深入日常生活。因此,她认为目前共产党的持久活力在于能从更深的文化储备中汲取资源,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   

    

毛泽东时代如何开发非洲?

        2014年4月,海军协会出版社(Naval Institute Press)出版了《开发非洲: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加纳和坦桑尼亚的影响》(Exploiting Africa: The Influence of Maoist China in Algeria, Ghana, and Tanzania)。本书作者Donovan Chau是加州大学的政治学副教授。

        《开发非洲》一书考察了中国从1950—1970年代在阿尔及利亚、加纳和坦桑尼亚的作用。最初,中国人默默无闻地来到非洲,然而他们做的事情却比革命更加务实。尽管中国官方在支援非洲建设的表述上充满意识形态的修辞,但他们在非洲的目标是使之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巧妙地利用它有限的外交、情报和经济手段去保持它在非洲大陆的持续影响。为了能够准备把握中国当下和未来的政策,就必须知道它过去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同样,理解中国与非洲的真实关系,不只需要展望未来,还需要我们回顾过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