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季卫东:今天又回到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刻

澎湃记者 郑景昕
2014-07-09 08:0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在季卫东看来,今天的中国又回到了杨小凯当年提出的“中国向何处去”的时刻。  CFP 图

        “印象中,他是慷慨激昂的一个人,但是非常平和,对人非常好。”7月5日,在杨小凯追思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这样描述他印象中的杨小凯。

        在季卫东看来,今天的中国又回到了杨小凯当年提出的“中国向何处去”的时刻。

        他提出,一方面,中国走向法治,我们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腐败,也就是用小凯的话说,中国腐败到了这个程度,真的能够实现法治吗?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的发言实录:        

        与各位新老朋友相比,我在这里大概是一个异类,绝大部分在座的都是经济学界的专家。我来自法学界。大多数人可能和小凯都有比较长时间的交往,我见小凯的机会不多,但印象很深。

        首先,谈一谈对小凯的整体印象。从我们研究法律的人来看,觉得小凯是一个先知者。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全国那么多人,都狂热地认为在奔向真理和天堂的时候,他提出来了,《中国向何处去》,而且只有17岁。当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候,而且经济学者认为仅仅通过讨价还价,我们就有可能博弈出一个新形式的时候,小凯提出了一个腐败的问题。这个我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当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时候,我们都非常自豪、高兴。但是小凯这个时候,2003年7月,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让宪法得到尊重》。小娟(妻子吴小娟)女士可以确认一下是不是他最后的文章。我感觉到他很多的思想,是超越于时代的。

        我第一次见到小凯,是1991年7、8月份的时候,在日本。当时正好台湾刚刚公布“国统纲领”,那个时候两岸之间的互动还是比较活跃的。后来在日本举办了两岸精英包括学者的一个研讨会。当时请了一些海外学者。小凯是7月29号到的。到了以后,大家都很高兴,很兴奋,因为他很有名。我是第一次见到他。印象中,他是慷慨激昂的一个人,但是非常平和,对人非常好。后来在讨论过程中,他跟许倬云就一个学术问题发生争端的时候,那一瞬间,我感觉他是绝对坚持自己看法的。这就是他年轻时的敏锐、坚守的精神,那时候还在。

        当时他讲经济问题,我讲法律问题,我们有一个讨论,具体讲什么内容,过了这么长时间也记不得了。……他提到一个命题,我记忆非常深刻,就是一个国家由圣贤主持,哪怕是圣贤,有一个人,是危险的;哪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恶魔,如果有两个恶魔,互相之间有竞争关系,那这个时候状况就会比较好。……

        另外一次见面是1999年,当时在美国召开一个研讨会,很多经济学界的精英参加了。我也去参加了。那次是吃早饭的时候,但是因为时差的关系,我起来得比较早,就去找一个咖啡店,正好小凯也在那儿,我们就又聊起来了。他当时好像是正在学帆船。很兴奋地讲他学帆船的体会,然后怎么样跟主流的学界交流,通过这个,大家有一种很融洽的氛围。后来他发言的主题也是这样的,就是比较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经济起飞中宪政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然,当时他特别强调自由这一方面,而不是一贯强调宪制。但是我相对比较注意社会的结构性。我谈到中国的特殊情况,因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结构如果都认为需要改革,有可能会导致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权力,没有一个强大的权力,你没法改变,这是一个悖论,你需要推进宪政,需要保护自由,限制权力,但是你彻底的改变这个社会,又不得不容忍权力跟自由之间的关系。第二,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中国历史说不乏放任的自由,如果放任自由,到了自由至上的程度,很有可能出现我们想不到的问题,就是社会性的问题导致中层、中间总体的跋扈、暴政。这个时候反过来就会出现一些情况。当时就讨论了这些问题。

        我知道他去世,是在网上,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联系、没有见面了。非常难过。后来组织了一场追思会,我写了一篇文章追思小凯。后来国内有一批年轻的法学研究者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跟我联系,能不能把他关于宪法、宪政方面的文章汇集成一个集子,差不多一年之后,我通过朋友问到了小娟的地址,那时候我还在日本,给小娟打电话,希望她支持,把他这方面的文章汇集起来,小娟很支持,马上把这些文章汇集起来打包,发给我,我又转给年轻的学者,让他们联系。后面的情况我就没有follow了。

        这是我跟小凯的一些接触。

        今天我们除了对跟小凯友谊的怀念……(他)在监狱那么长时间,出来完全变成一个在学术界、思想界领先的一个人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奇迹。这些都是他个人的魅力。所以我们怀念他。另一方面,确实好像今天的中国,又回到了小凯当年提出的“中国向何处去”。实际我们看到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中国走向法治,我们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腐败,也就是用小凯的话说,中国腐败到了这个程度,真的能够实现法治吗?这是我现在的一个疑问。不知道经济学家能不能给出解答。因为小凯说,我们只能解决理论问题,实践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共同来思考这个问题,作为我们对小凯的一个纪念、追思。

        (本文根据季卫东7月5日在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主办的纪念杨小凯逝世十周年追思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审订,标题为澎湃记者所加)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