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律·量 | 杨杨律师:深扎基层,心系群众

2021-05-06 18: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在我们的周遭,总有一些平凡而真实的力量,牵引我们、推动社会向上而行。为此,“广东律师之家”特开设“律·量”专栏,发现、记录、感受律师行业在为群众办实事中,有温度、有希望、有信仰的平凡力量。

近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公布了2021年3月“平安之星”榜单,广东理恒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党支部纪检委员杨杨律师成功登上“平安英雄”榜,位列第六名。

他扎根基层,从粤西农村走来又回到农村服务中去;

他心系群众,善用调解“好方法”化解矛盾纠纷;

他耐心细致,成为信访群众的“贴心人”。

从乡村回到乡村,深扎基层

杨杨说,自己就是从粤西农村走出来的,深知农民迫切需要法律服务。自2014年11月起,他一直担任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化龙社区的法律顾问。

“刚开始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时候,许多村民对我并不在意,他们觉得我只是来‘镀镀金’的,不是想真正在那里办实事。”对此,杨杨表示理解,但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准时值班,不迟到,不早退。

遇到村民矛盾纠纷时,杨杨耐心调解,工人拖欠工资、打架斗殴、闹离婚等纠纷事件时常有之,他积极与各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争议焦点,并促成矛盾双方“握手言和”,一天下来,连转轴都顾不上吃饭。慢慢地,杨杨成为沙亭村的“和事佬”,村民们有问题也主动来咨询他。

2017年9月25日,“沙亭村杨杨律师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这是广东省首个以律师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该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杨杨经常往返村居,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成功调解了近80起矛盾纠纷,受到基层党委、政府、干部群众的好评,广州市其它地区的人也慕名而来寻求帮助。

鉴于“沙亭村杨杨律师调解工作室”在社会上产生的好影响,番禺区政法委和番禺区文明办于2019年7月在番禺区沙亭村设立了“番禺好人工作室(杨杨律师)调解服务队”,杨杨担任该调解服务队的负责人。该好人工作室成立后,杨杨更加忙碌了,每天经常忙于利用电话和微信等方式解答群众的咨询。虽说这些工作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但杨杨还是乐此不疲,心中没有一丝怨言。

心系群众,善用调解“三助法”

在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过程中,杨杨把成功调解的经验总结为“三助法”,一是有“助人之心”,要做到心中有百姓,心中有村居;二是有“助人之力”,要有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作为开展调解工作的保障;三是善用“助人之巧”,要学会聆听、灵活运用“面对面”“背对背”调解法,重视现场调查、找准法律依据、发挥团队优势互补作用等。他的成功经验先后受潮州市司法局、广州市花都区司法局、广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等单位学习借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杨一直坚持到村居值班,为村民干部群众提供线上以及线下的法律服务,化解了多起基层矛盾纠纷。2020年5月20日,杨杨第一次在网律学院进行“律师开展好村居调解的三助法”直播,当晚观看该直播的人次达32000次。

耐心细致,成为信访群众的“贴心人”

近年来,杨杨积极参与番禺区信访局、番禺区中立法律服务站、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的涉诉信访接待工作,今年以来接待来访群众已近300人次。

在接待的过程中,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来访人的心声,了解其诉求,并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为来访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分析意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引导来访人运用合法正当的方式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杨杨曾说“在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让我直接服务村民,帮助他们解决矛盾纠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等,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内心有所收获,干得也起劲!”

资料来源 | 广东政法、南方+客户端、杨杨律师

原标题:《律·量 | 杨杨律师:深扎基层,心系群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