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身边的非遗 | 建湖杂技艺术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建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共有26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13个,县级10个。为大力宣传推介我县的非遗文化产品,提升我县文旅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本平台特推出“身边的非遗”系列专题,为您介绍建湖非遗项目,让您感受近在身边的非遗魅力。
建湖杂技
建湖杂技,是一种产生和流传于建湖境内的汉族传统杂技艺术。这里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杂技艺术三个发祥地之一, 以具有独特的汉族文化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饮誉中外。
历史上,建湖庆丰镇所属的十八个村庄,统称叫作“十八团”。明朝初年,朝廷在建湖一带实行垦殖政策,许多外地杂技艺人与回乡的建湖人一道,令十八团成为杂技家族聚居之地。至康熙年间,每年重阳前后,这里都会举行时长半月余的杂技汇演。来自各地的艺人各显其能,观者超万名,场面盛况空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十八团传人走出国门,活跃于世界各地的杂技舞台上。著名的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均就源于“建湖十八团”。2013年,盐城市杂技团受邀参加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开幕大戏,这是来自世界最大的艺术会场邀请。2008年,建湖杂技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建湖正式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杂技也成为建湖最具风情的名片之一。
与往昔不同,传统意义上人们所熟知的杂技多为顶碗、走钢丝、变戏法等单纯的技艺。如今的建湖杂技艺术,注重以人为本,在优秀的传统技艺基础上,赋予恢弘绚丽的场面、活跃欢腾的氛围,注重剧目的叙事性、情节之间的互动。以杂技的形式,表述人的故事,杂技成为表达的媒介,配以舞美、音效,打造沉浸式杂技舞台,让杂技表演鲜活有情。
近年来,省杂技团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好各类资源,抢抓机遇、积极奋进,不断在艺术创作、服务人民、文旅融合、对外交流等方面突围、建功,用工作成绩和成效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20年,省杂技团因“双服务”工作量足质优,被中宣部授予“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称号,全省仅两家文艺院团获此殊荣。
2020年12月,省杂技团凭借技艺精湛、构思精妙的杂技作品,演员扎实的功夫,设施齐全的新阵地资源,成功创建首批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全市仅此一个项目创建成功。
“十三五”期间,省杂技团积极承接并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省、市多项华侨文化交流、体验、巡演等活动,受到华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被授予“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称号。
为献礼建党100周年、新四军重建军部80周年和鲁艺华中分院建院80周年,以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首批重点推出的10个题材之一的“华中鲁艺”为素材,成功创排了大型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将于2021年6月23日在江苏大剧院参加“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艺演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