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精英的好莱坞,草根的美国
“美国的主流价值是自由主义,相信宪法、代议制。整个社会中间偏右,大众传媒则是中间偏左。好莱坞掌控在知识分子手中,美国的草根一般都读《圣经》。这两者就一定有冲突。”6月22日,蜚声中外的华人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应杭州枫林晚书店邀请,和广大书友们一起聊聊好莱坞电影中的那个美国,和真实的美国有何差别。
孙教授说,我的讲座主题是:两个对立的美国——基督教美国vs好莱坞美国。如果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好莱坞就是另一个美国。如果站在好莱坞的立场上,基督教就是另外一个美国。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的演讲摘录:
文化价值并非大街上的表象
每个人眼中的美国都是不同的。我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在国内出版时变成了《美国的弑母文化》。网上有一篇书评,有网友回应自己已在美国留学或移民三五年,书中提到的事情都没有看见过。这就如同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意大利写回忆录说,我从来没在中国看到割骨疗亲、郭巨埋儿,这些事情是夸张的。写该段回应的网友没有将文化价值和马路上看的现象这两个层次分开。所以,所谓“另一个美国”很具体,就是从基督教的角度看,好莱坞是另一个美国,而从好莱坞看,基督教又是另一个美国。重点讲这两点的对立。
好莱坞电影中的反基督教暗示
好莱坞通过高科技大众传媒在影视方面向全世界呈现的美国是全面世俗化、个人优先于集体、崇拜青春歧视老年、肯定赢家否定输家的一种形象。美国人不重视对错,而重视输赢。性与暴力是衡量个体雄健性的一个指标,由性而发生暴力。现在更加自由和多样化,异性恋、同性恋、多性恋、双性恋,一律平等,不得歧视。如果异性恋歧视同性恋,就会被看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是异性恋霸权。好莱坞电影大致传递了这样的价值。当然电影很多元,也会有其他表达。
以我多年来的观影经验,好莱坞丑化基督教徒的形象可以归纳为性压抑和干涉别人私生活。美国流行性骚扰,但是美国人很怕(中国人不当回事儿的)两类骚扰:一、婚姻骚扰(教别人怎么去过他的生活);二、偏见分子(歧视看不顺眼的,尤其是同性恋)。更广泛的是好莱坞在荧幕上的反基督教暗示,如美国南部压抑的气氛,闭塞的基督徒和子女之间的冲突。好莱坞是青年文化,丑化父母。性压抑造成心理变态,系列杀人狂等荧幕形象,往往不直接点出是基督徒,但是说在美国南部保守地带,他的挖苦对象就很明显了。
1916年一战以前,电影《Intolerance》,网页翻译《党同伐异》是不准确的,其实是不宽容别人跟你不一样。我举片中几个例子。
比如,里面有一段是耶稣将水变成酒,是在调侃将要来临的大禁酒时代。基督徒在19世纪以来就有禁酒社。耶稣在禁酒前夕喝酒其实是一种对基督徒的调侃。
还有,居鲁士大帝是波斯帝国的奠基者,在《圣经》中是比较正面的形象。作为一个拯救者,旧约中的居鲁士被基督教新员作为耶稣的暗喻(旧约是基督教对《圣经》前一部分的常用称呼,后一部分称为新约)。在这部电影里将居鲁士描写成一个穷兵黩武的军阀。
再有,美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一位宣教士要拯救一位在旧金山有案底的风尘女郎。大家在酒吧等待雨停,雨是欲望的代表。宣教士威胁风尘女郎,如果你不信教我就告密。宣教士对风尘女郎有欲望而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他把这种欲望转化为我要拯救你。后来宣教士和风尘女发生关系后羞愧自杀。
偶有的蜜月期
但好莱坞和基督教也有蜜月期。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好莱坞发明了宽荧幕,很适合拍大场面的古装片(罗马帝国或基督徒)。《你往何处去》、《圣袍千秋》都描写了基督徒怎样对抗罗马帝国的暴政,基督徒成了烈士,旧约中的浪子回头。在一部虚构的小说中也出现了耶稣,虽然是以背面的形象出现。美国在冷战时期将基督教的价值绝对化。以基督教为名代表西方。《king of kings》(1961)和《最伟大的故事》都表现的是耶稣传。从这些电影以后,好莱坞和基督教就没有蜜月期了。这不是我的判断,有学者专门研究美国电影中罗马帝国的表述,到了这部电影,罗马帝国用来暗示美利坚帝国本身,暗示衰亡,可能有些讽刺。里面并没有出现基督教徒,只是讲述罗马帝国。
还有1950年代,受国际冷战格局的影响,为了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价值观,美国也曾将基督教的价值观绝对化,以基督教文明代表西方,与东方对抗。
但蜜月期总是很快就过去了。
美国电影的很多宣教士,表面上很阳光,心理很幽暗
1960年有一部电影《Inherit the Wind》,中文翻译为《风的传人》,讲述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一位中学老师教达尔文进化论,违反了州宪法被一个牧师逮捕。保守势力和进步势力的大对决。美国落选总统布莱恩,主动请缨担任主控官,并聘请名律师。而辩方民权保障团同盟也请了名律师达罗。这个案子即猴子审判(Monkey trial),审判的过程受到全世界的耻笑。达罗把布莱恩请到证人席上,询问其关于进化论的问题。达罗:“《圣经》里说上帝先创造了光,才创造的日月。没有日月哪里有光?你相信上帝在某一星期一早上9点开始创造世界吗?9点是东岸时间还是西岸时间?”布莱恩脸色苍白,无力回击。
1961年电影,作者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代表作《80日环游世界》。其电影《海底两万里》里面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宗教狂人阻碍主角拯救地球。
Steven King的恐怖小说里,有一位妈妈压抑性欲,从不传授女儿性知识。女儿第一次来月事吓到惊叫,被同学耻笑。女儿有一种超能力,是一种破坏的能量。妈妈想杀女儿,反而被女儿所杀。妈妈死的形式很讽刺,女儿施法力让厨房的刀飞起来将妈妈钉在墙上,妈妈的姿势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是对基督教一种不敬的讽刺。
1987年有部电影影射了1971年的案件。一名企图追求完美家庭生活的中年男子,在杀人之后用假身份到别的城镇娶了一名寡妇,他表面上的温文有礼形象得到新太太的喜爱,但女儿却发现了继父精神不正常的种种迹象,因此再度引致新的大屠杀。这名中年男子必须要有和谐的、理想的家庭,如果家庭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就要毁掉。里面有一幕,男子家门前有一个鸽子屋,在他拥有家庭的时候,鸽子也有家。当继父被母女消灭,鸽子屋也被毁。1987年处于里根总统和老布什转接时期,民主党屡屡输给共和党。老布什的副手提倡家庭价值,family values。美国自从60年代性解放革命、嬉皮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瓦解家庭、女性主义、同志解放,这波解放浪潮有些过火。到1971年美国人的离婚率超过结婚率,共和党中美国的宗教右翼的竞选口号就是要重建家庭价值。好莱坞就用电影来否定和瓦解家庭价值,他们认为家庭价值杀人。
美国电影的很多宣教士,表面上很阳光,心理很幽暗。
《The Cell》,《囚室》,讲述了变态杀手卡尔•斯塔格在一处废弃的农场修建了一所玻璃密室,在那里他溺死诱拐来的少女,用她们的身体进行一种虐待狂的后现代仪式。变态杀手的心理变态源于其小时候被虐,爸爸把他按在河里受洗礼。
关于2004年的一部电影。在一所基督教学校里,一名同志歧视未婚先孕的少女,最后证明这个同志才是反面角色,做了很多坏事。美国的文化中崇尚青年化,具有叛逆性。讨厌说教,反对性压抑。
《绝望的主妇》中用基督徒代表伪君子的形象。
问答环节:
我们印象中,好莱坞代表美国主流价值观。但是听您讲好莱坞呈现的主流价值观和美国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主流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的主流价值是自由主义,相信宪法、代议制。整个社会中间偏右,大众传媒是中间偏左。好莱坞控制在知识分子手中,美国的草根一般都读《圣经》。这两者就一定有冲突。好莱坞大众文化的卖点是享乐主义。美国电影有一种套路和程式来迎合观众。现今超过50%的观众是24岁以下的,处在人生荷尔蒙最旺盛的时期。符合他们口味的电影一定要反抗权威,充斥暴力和性。再者,同性恋多集中在艺术领域,很多电影制作者作为同志厌恶基督教。基督徒往往成为他们笔下的丑恶代表。做礼拜、在家中祈祷等关于基督教的情节如果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一般是作为被丑化的对象。权威也一般作为被打倒、丑化、挖苦的对象出现。而美国人的实际生活中经常在家中祈祷、做礼拜,随处都有教堂。
您可以谈谈关于中国人缺失信仰的问题么?
有点离题。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中国人很多都迷信,类似风水。中国大陆反迷信,但是在台湾,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相信风水。中国人的信仰很现实,与基督教正好相反。对待神灵的态度,认为神灵可以利用、收买、左右。现实中,中国的民间信仰泛滥。当然美国的宗教也有闭塞之处。美国的学校受校董会控制,家长有代表权。基督教家长坚持学校教《进化论》同时,要教同等学时的《创世论》。但是公立学校教《创世论》是违宪的。一批信教的科学家研发出含有创世论内容的教科书,要求校董会通过。反对基督教的家长则抵制这些教科书。两方争执不休。
中国市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好莱坞的电影?
如今的资本没有国界。好莱坞电影已经全球化了。美国《变形金刚》都是从日本漫画改编的。李安拍了《色戒》,很难去辨别这部电影是台湾的还是好莱坞的。
您个人怎么看基督教?
从历史的角度看,基督教有其厉害之处。他的成功不完全因为西方势力的上升。从人神关系来看,世界上宗教分为印度系的宗教和亚伯拉罕系的宗教。亚伯拉罕系例如伊斯兰教相信存在一种神超脱世界之外。印度系宗教的人神关系,神无时无刻都有化身。伊斯兰的神不能用人像来表示,绘画也会亵渎神灵。印度教系神的分身太多,丧失尊崇感,而伊斯兰教的神太高远,难以接触。基督教宣扬,神来到人间只有一次,这一次是历史性的,他来救赎人类。这种人神关系策略非常有感染性
美国主流社会为什么允许好莱坞电影如此污名化基督教?是美国本身就允许另一种声音的存在吗?
美国的基督教不占绝大多数,一方面不是国教,一方面宗教信仰自由。美国伟大的革命家杰弗逊是理神论者(即指当今无神论)。18世纪末起草的宪法对“上帝”一词绝口不提,这在当时来说是革命性行为。美国是启蒙运动的长子,法国大革命的次子。法国政教对立,美国没有对立,因为包括华盛顿等一干起草宪法的领导者在宪法中只字不提上帝。一般老百姓不是启蒙思想家,大部分是从英国、法国、西班牙来的非国教分子。他们与英国的国教对立。从宗教革命的角度看,美国1776年的独立战争很像伊斯兰革命。比如说非国教分子反对英国,称英国为撒旦。伊朗革命也称美国为大撒旦,苏联为小撒旦。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独立战争可称为宗教战争。所以为了保持社会和谐,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美国独立战争背后的宗教背景是大崛起运动,即第二次宗教改革。启蒙思想和第二次宗教改革共同构成美国独立战争的基础。这两种传统在现今的美国依旧存在。知识分子控制大众传媒,精英意识让知识分子看到愚昧迷信的人总有挖苦、启蒙他们的冲动。
(录音整理:实习生 周雨。亦感谢吴方远先生对此文的贡献。)
演讲人简介:
孙隆基,著名华人历史学家、文化比较领域的重要学者。1980年代中期即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两岸三地均引起轰动。出生于重庆,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硕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坎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2005年离开美国,到台湾中正大学担任讲习教授至今。
已在国内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2004年),《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2004年),《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2010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