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化社会学也研究抗日神剧?
梅雨季的一个周六早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会议室传来抑扬顿挫的伦敦腔英语。耶鲁大学文化社会学中心的主任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教授正在向该系的学生们讲解文化社会学的思想起源。学期尾声,暑假在即,原本慵懒的校园周末晨间,依然有二三十位学生前来听讲。并且几乎每个人手中都有各自准备的英文阅读材料,厚厚一沓。
第一天的讲座由史密斯教授主讲,连讲三天,后面两天则留给亚历山大教授。当一位嘉宾主讲时,另一位则会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充当听众、提问者和点评人。五天的主题分别是:
文化社会学的思想起源:内容涉及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索绪尔的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等。
神圣与世俗:内容涉及涂尔干的理论,以及二元文化符码。
仪式和叙事:内容涉及亚里士多德、弗莱和涂尔干的理论。
呈现,创伤和象似性(Iconicity)。
公民领域。
全程出席的除了好学的学生们,还有上大社会学系的徐冰教授,他既是主持人也兼职助教,会体察学生的反应,在例如专有名词对不上号、理解费力等疑难处向学生用中文解释,也会在需要时帮助学生向嘉宾翻译他们的问题。
史密斯教授是英国人,自嘲是位出了名的语速过快者,所以他讲课时有意放慢,英式口音尤显字正腔圆。讲座开宗明义,首先介绍了文化社会学的几个基本要素。他指出这一学科旨在解释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尝试找出社会行动和社会秩序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他认为文化社会学关注的是“意义”,并由此引发对动机、认知、行为与合法性的思考。
亚历山大教授补充时,提纲挈领地指出:文化社会学是现代性的产物。该学科思考的问题其实都是进入现代之后产生的问题。
为了清晰阐释这些抽象的理论,史密斯教授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第一次来中国的他,抵达才两三天,就已经能把当地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之处作为例子信手拈来:抗日神剧,电视相亲节目,狗肉节的争议等。每一个都的的确确是百姓热议的话题,不禁让人赞叹他身为文化社会学家敏锐的洞察力。
提问阶段,学生们十之八九都能用英语表述自己的问题。两位嘉宾应对积极而自如,互相补充,话筒里英英与美英轮流切换。
思考永远是一件辛苦又愉悦的事。同学们听课时屏息凝神的表情,转化成下课后略带满足的轻快神色。
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
耶鲁大学社会学Lillian Chavenson Saden教席教授。在经典社会理论,文化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领域都著述颇丰。生于1947年,1969年哈佛本科毕业,1978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1974年至2001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2001年加入耶鲁至今。
已译成中文的著作有《社会学二十讲》(2000)、《迪尔凯姆社会学:文化研究》(2001)、《世纪末社会理论》(2003)、《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2012)。
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
耶鲁大学文化社会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知识社会学,越轨社会学,犯罪与法律,政治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等。
代表著作有《为何有战争?伊拉克,海湾战争和苏伊士运河的文化逻辑》(Why War? The Cultural Logic of Iraq, the Gulf War and Suez)、《惩罚与文化》(Punishment and Culture),以及合著的教科书《文化理论:导读》(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由享有盛誉的Blackwell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再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