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欧洲向右|纳粹罪恶史的沉默一页:焚烧犹太圣经
【编者言】
极右翼的标签之一就是反犹,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纳粹的种族清洗罪恶史有一页是沉默的,那就是焚烧犹太教的启示性经典文献——希伯来圣经,以此消除犹太人的精神合法性。
“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
关于水晶之夜(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袭击日耳曼和奥地利的犹太人的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和大屠杀的研究都忽略了焚烧犹太教的启示性经典文献——希伯来圣经。它只在反映纳粹残忍的图册里被提及,没有被强调。这一沉默是需要解释的。
近来对于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国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的思考都没有涉及焚烧希伯来圣经,因为人们都认为纳粹的种族意识形态是那些导致大屠杀的动机、信念和价值观的来源。根据这种观点,纳粹的动机来自于建立种族和生物意义上的社会。所以在理解纳粹时,那些种族的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事实上,纳粹创造的反犹太主义认同是更为复杂的。焚烧希伯来圣经,与其说是纳粹的怒火朝向一个种族象征,不如说是朝向一个宗教象征。
大屠杀研究中很多人强调行政和官僚机器,从犹太人的运输到集中营,官僚机器使大屠杀成为可能,还有人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使得日耳曼士兵走向了犯罪。这些观点都能帮助我们理解大屠杀的各个面向,但是不能帮助我们阐释希伯来圣经的焚烧。
回答“为什么纳粹和其他日耳曼人焚烧希伯来圣经”需要历史的想象力,来理解日耳曼文化的敏感之处和历史记忆。把希伯来圣经的焚烧视为纳粹创造新日耳曼认同的一部分,承认这里面的情感与大屠杀息息相关,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
1933年德国纳粹焚书事件,彻底烧灭了德国古老的自由主义传统。
焚烧希伯来圣经是一个有意的行为,当时在德国处处可见,故意选择公共场合让所有人看见。不管支持或反对焚烧,烧的人和观看的人都感到它是一个僭越的行为。焚烧是一个大故事的一部分,日耳曼人在第三帝国期间自己给自己讲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关于他们是谁,从哪里来,怎样到达此处,还有将去向哪里。
对于纳粹来说,犹太人所继承的传统威胁着第三帝国,像一把匕首刺向纳粹实验的心脏。水晶之夜不仅仅戏剧性地体现了犹太人在德国不被欢迎这一观念——这一观念在1933年就很清楚了——因为焚烧希伯来圣经所攻击的不是那些玷污纳粹德国日常生活的犹太人个体,而是从整体上攻击犹太主义。不是修理现代,而是修理过去。不是迫使犹太人迁移出德国,而是消除犹太人体现在圣经中的精神合法性,以此创建一个种族文明。
希伯来圣经必须被毁掉,因为它让纳粹非常困扰。焚烧的举动使得要“被消灭的敌人”看的见摸的着,参与焚烧的德国人有的知道摩西五经(希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经典:《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的内容,有的毫无概念,只是加入朋友的队伍。关键不在于他们对犹太的宗教实践和仪式具有多少知识,参与者只要知道经书是犹太教堂中最神圣的,这就够了。经书是犹太主义的形象,火中的经书是对经书作者、阐释者和读者的象征性摧毁。
纳粹并非默默销毁圣经,而是进行一个戏剧性的表演,表演者和观众都陷入令人震惊的沉默。纳粹进一步确认了犹太人永恒的、有罪的种族起源。种族意识形态为犹太人的原罪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但是在水晶之夜中,纳粹创造了一种日耳曼、基督徒认同,这种认同区别于犹太教的根源。通过这种方式,犹太人过去的邪恶和现在的邪恶相互联结、相互印证。
纳粹的做法是发明出一个过去。犹太人象征着时间,而纳粹想操控时间,操控历史和记忆。因为纳粹本身就是一个激进的历史断裂。扩展开来,现代世界的革命运动无不想通过发明和建构历史记忆来创造一种新生活。
让我们从1933年开始,纳粹掌权后,就在把犹太人当做一种异质性元素从日耳曼社会中抹除出去。犹太人代表了某种现代性,与现代世界里那些令人排斥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且犹太人还要为一切负责: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平主义、世界主义、物质主义、无神论、民主,要为一战和魏玛共和国(指1918年至1933年期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因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的问题负责,为卡巴莱(cabaret,一种具有喜剧、歌曲、舞蹈及话剧等元素的娱乐表演,盛行于欧洲)歌舞表演和俱乐部的娱乐活动负责,还要负责的包括:性解放、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同性恋、堕胎,甚至包括种种艺术形式:抽象绘画、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
当时很多日耳曼人和纳粹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自由主张。然而这并非反现代,而是通过摧毁共产主义、自由民主和犹太人的影响,来建立一种不同的现代性。对于纳粹来说,犹太人象征的东西常常是矛盾的,既象征马克思主义又象征自由主义,既象征民主又象征布尔什维克主义,既象征共产主义又象征立体主义(不仅仅指社会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犹太人象征的东西大于各部分之和。纳粹认为犹太人站在邪恶的现代历史的核心,甚至代表整个邪恶的历史。
纳粹的叙事从1933年到二战结束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清除犹太人意味着征服时代的不同面向。首先是征服现在,1933年开始把犹太人驱逐出日耳曼社会。其次是征服精神上的过去,1938年消除犹太主义和圣经。最后征服历史本身和人类的未来,1941年整体上使犹太人从地球表面消失。
其逻辑依然值得今天的人们反思。
(澎湃记者 李丹编译自Commentary Magazine)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