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媒再议“狗肉节”:前所未有网络抵制正丑化玉林
围绕广西玉林市“夏至荔枝狗肉节”上爱狗人士与当地食狗文化之间的冲突,国内不仅引发一场大辩论,同时全球范围内也在继续予以关注。
法新社一篇“爱狗人士与狗贩之间的冲突”的报道,将这场“餐桌上的冲突”推向国外。报道援引前往当地进行宣传活动的动物维权人士的话称,力图改变当地人习俗的努力已经“证明失败”,“很多人说,‘我不吃狗肉’,但就是因为这些‘白痴们‘,我决定去买狗肉,同时也给我的朋友们分享狗肉”,一位50多岁的动物维权人士对该媒体表示,外界对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已经在当地导致了“一场冲突”。
“很多自称爱狗人士的人从全国各地赶过来,但却仅为玉林制造混乱”,该人士表示。
法新社称,围绕是否吃狗肉的话题,已经在当地引发了一场地域争端。
“作为玉林人,我不吃狗肉,但当他们(爱狗人士)用他们的方式侮辱玉林人,今年我一定去参加狗肉节”,该报道援引一位当地居民的话称。
《赫芬顿邮报》援引亚洲动物基金会成员邓一丹(音)的话称,公众对于玉林这一传统行为的抵制,正在“伤害玉林与中国”。
他表示,“关于狗肉节不断增加的负面报道——偷狗、犯罪活动、食品卫生、狂犬病——以及关于支持吃狗与抵制吃狗的社会分裂,正在逐渐丑化玉林”。
但这篇作者为Sara C Nelson的报道采访了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IS)中国政策顾问Peter Li,后者称与一名兽医在玉林部分商家进行了实地采访。
Peter Li宣称,在部分屠宰作坊看见了还带着狗链的名贵哈士奇以及萨摩耶犬,部分狗是被毒死的。
Peter Li表示,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前一直是西方动物权益组织批评残忍的狗肉交易活动,但今年大规模的批评来自于中国国内。
“年轻一代以及崛起的中产阶级正感到有道德义务去抵制这一残忍的传统习俗。”他表示。
《时代周刊》以“前所未有的网络抵制”为题,注意到虽然食狗肉在中国有数百年的传统,现代中国也没有出台一项专门保护动物权益的法规,但今年抵制玉林狗肉节的网络热潮却前所未有。包括大批中国明星参与到抵制活动中来。该媒体还注意到,在2011年,浙江省金华市曾迫于民意取消了在该地举行“狗肉节”,在此次“玉林狗肉节”中,玉林政府表现的格外低调。
BBC则注意到,中国的宠物行业在近几年曾爆炸性增长,已经形成一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玉林狗肉节引发的“尴尬处境”不足为奇。
该媒体称,中产阶级与社交网络的迅速崛起,让中国有超过4亿民众能够通过手机随时接触网络,这些人都在积极发微博。
该报道称,不单单是中国,同样有吃狗肉传统的韩国也面临同样的大辩论,一方认为随着城市化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摒弃恶习。另一方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需要捍卫传统。
“围绕玉林狗肉节的讨论或是对中国政府的警醒,即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一件很小的道德、或社会事件会以空前的速度引发全国范围的关注。”该媒体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