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晒太阳会上瘾:小鼠实验揭示日光浴的“副作用”

澎湃见习记者 周辰 编译
2014-06-21 09:05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皮肤科医生史提芬•费尔德曼说,公众还未意识到日光浴的成瘾性。  IC 图

        阳光明媚的海滩带来的诱惑不仅仅是娱乐和放松。

        6月1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发表的最新论文显示,暴露在紫外线下的老鼠表现出类似成瘾的行为。

        研究者发现重复暴露在紫外线下的老鼠体内会生成一种阿片类物质:β-内啡肽,它会缓解疼痛,并与毒瘾相关。当使用药物阻断阿片物质效果时,老鼠变得很萎靡,爪子摇晃,牙齿打颤。

        这个实验结果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不顾一切继续日光浴,即使其中一些人已经被确诊为皮肤癌,如果这个研究结论同样在人类身上适用。

        “研究提供了一个潜在机制来解释紫外线为何是有益的但又是会上瘾的,这至关重要。”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成瘾精神科医生布莱安•阿迪那夫博士说。

不健康的奖励

        在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肿瘤专家戴维•费舍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了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色素生成的分子机理之后,对日光成瘾发生了兴趣。6月19日他们刊发在《细胞》期刊的论文中,他们发现在老鼠体内,一些皮肤细胞会对长时间低剂量的紫外线作出反应,生成β-内啡肽。

        生成的β-内啡肽能增强小鼠对疼痛的耐受性,改变它们的行为。比如老鼠本来喜欢黑暗的环境,但如果训练老鼠将黑暗环境与纳洛酮治疗联系起来,纳洛酮能阻断β-内啡肽的效果。那么这只老鼠暴露在紫外线下的老鼠会去选择一个光线明亮的盒子,而非黑盒,但是一只经过基因改造,根本上就无法生成β-内啡肽的老鼠会一直选择黑盒,因为反正都不能产生β-内啡肽,喂不喂纳洛酮,它都没感觉。

        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虽然研究中,老鼠是剃毛后进行实验的,但作为夜行性动物,它们可能模仿不了人类对阳光的反应。阿迪那夫博士表示,暴露在紫外线中,老鼠的确得到了生理上的“激素奖励”,但它们好像还没上瘾。

        β-内啡肽的效果没有吗啡强,但费舍提醒,如果研究结论适用于人类,那么β-内啡肽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因为晒太阳的人比嗑药的人多多了。

一个被低估的问题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对人们将自己晒成古铜色的原因感兴趣。阿迪那夫博士和他的团队就发现,紫外线能加速人类的血液流向大脑的“奖励脑区”。

        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皮肤科医生史提芬•费尔德曼说,公众还未意识到日光浴的成瘾性,费舍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洞察力。“这个研究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我们早该知道却一直忽视的东西。”

        虽然阳光是会上瘾的,社会压力可能还是会迫使人们去享受日光浴,尤其是年轻人, “我们一直在坚持告诉人们不要暴露在阳光下,”费尔德曼说:“但是在年轻人却觉得如果他们晒了日光浴,周末就更可能有个约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