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利益面前,利他,利己?
原创 Yoder&Decety 神经现实 收录于话题#深度 | Deep-diving176个
利己行为自人类存在以来就一直是生存的关键。
但关心自身利益并不仅是协助人们在演化中胜出的唯一特性。一群倾向于合作、互相协助并且维护平等社会规范的人,相对于其他群体更可能存活与扩张。而这致使了亲社会动机*(prosocial motivations)的激增。
*译者注
见后文译者的话。
所以如今,利己的想法与利他的想法共同促成了我们的平等感。它们一同促进人与人间的合作,这在人类中很普遍,但在自然界中却很少见。
关键问题是,人们在决策时如何平衡这两种动机。
基思·尤德(Keith Yoder)和让·迪蒂(Jean Decety)在芝加哥大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aboratory)研究了这个问题。通过将行为经济学与观测成人/孩童大脑活动的神经成像结合,他们已发现证据表明,人们既无私也自私——但是自身永远最优。
即使是小孩子也很清楚他们得到的是否公平。
—
freepik
学着公平待人
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公平很敏感。
例如,如果你给一对兄弟姐妹不同数量的饼干,拿到较少的那名可能会发怒。3至6岁的幼儿对平等问题高度敏感。如果每个人得到的数量相同,那么资源分配就是“公平的”。到6岁时,孩子们甚至宁愿抛弃资源,也不愿不平等地分配它们。
随着他们的成长,孩子学会了揣测他人想法并且开始关心社会规范。很快他们开始理解“公平”的原则——若是考虑到人们的需要、付出或是功绩,所谓“公平”的分配便可能不公平。例如,某个做了更多家务的兄弟姐妹可能有理由得到更多的饼干。这种对“公平”的转向似乎在人类中很常见,并且在不同的文化中都遵循相似的模式。
有趣的是,孩子的自身行为需要数年的发展才能践行他们心中的公平——这时,他们会选择更公平地分享资源,而不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研究人员为孩子带上EEG脑电仪以监测他们在观看成人分发零食时的大脑活动。
—
Jean Decety/University of Chicago, CC BY-ND
为了调查孩子们发育中的大脑是如何引导他们对公平的理解,两位研究者邀请了4-8岁的孩子来到他们的实验室。研究者给他们4颗糖果,并让他们分给另外2人。在他们决定分享多少之后,研究者用非侵入性脑电仪监测他们的脑活动,同时让他们观看成人如何分配10个糖果,硬币或贴纸给另外2人。分配可能是公平的(5:5),略微不公的(7:3)或是极度不公的(10:0)。
起初,不管孩子们在观察对零食的“略微不公”或是“极度不公”的分配时,他们的脑活动看起来都没什么变化。但在400毫秒后,看见7:3不公分配的孩童拥有了与看见5:5分配的孩童的大脑相同的脑电反应。
尤德和迪蒂的解释是幼年的大脑利用这段短暂的延迟时间来思考为什么大人会以一种略微不公平的方式分配零食,随后认定这或许实际上是公平的。
此外,在观看“公平分配”与“不公分配”时脑活动模式最为不同的孩子,在观看成人分配前,最可能将“价值”和“需要”纳入自己分配糖果时的考量。
因此,脑电记录显示即使是4岁的孩童也会期待绝对平等的分配,因为这符合他们喜爱平等的天性。当孩子们,尤其是5岁以上,看到大人做出完全不公平的分配时,他们会努力去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先己,后人
在你成年后的日常生活中,你面对的决策不仅会影响你自己,还会影响周围人。你会为了帮助一个陌生人捡起他们洒了的包而错过自己的公交车吗?你会自己拿大块的蛋糕,而把小块的留给你稍后到来的同事吗?
如果帮助他人会损害你的利益,像是错过公交车去帮助别人捡洒了的东西,你会如何设置帮助他人的优先级?
—
Chris Ryan/OJO
更普遍的说,当这些动机发生冲突时,人们如何平衡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
为了回答这个疑问,两位研究者邀请了参与者进行一场经济游戏。每轮中,一个匿名的提案者将在他们自己与另外两个参与者和玩家间分配12美元。参与者可以决定接受分配,让3个人都获得钱,或是拒绝分配,这意味着没有人能得到任何东西。当参与者做出他们的决定时,研究者用EEG脑电仪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测量了他们的神经活动,其中fMRI通过监测血氧来揭示大脑的活跃区域。
这名提案者实际是一台电脑,这样研究者可以操作提案的公平性。他们发现“于己公平”以及“于人公平”都对参与者的决策十分重要,但如果他们自己受到了不公的提案,那么他们更愿意容忍于人不公的提案。
这样的设计也使两位研究者可以调查大脑的同一区域对于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是否敏感。认知科学中有一个常见的概念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共情他人,是因为我们用相同的部分来理解自身。该理论认为,大脑会依据手头的工作激活并管理这些共有的表征。
但在当前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并非是共享的大脑区域,而是独立的脑区涉及对自身平等与他人平等的考量。
对自身平等(红色)或对他人平等(蓝色)敏感的大脑区域在实验中并没有重合。
—
Jean Decety/University of Chicago, CC BY-ND
尤德和迪蒂还使用机器学习来测试是否可以通过观测大脑信号来预判参与者收到了怎样的提案。他们可以确切地解码多个大脑网络中的信号,这些信号对应着于己公平——也就是,“我至少得到了4美元(12美元的1/3)吗?”这种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主导了决策制定的早期阶段。
训练机器学习算法的准确性以使用EEG的数据,将分配方式分类为对自己或他人公平或不公。深色的线是算法正确率高于概率(50%)的时候。它更善于识别大脑对于自身平等的确切模式。
—
Jean Decety/University of Chicago, CC BY-ND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人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在这之后才会考虑他们的选择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所以尽管人们确实在乎他人,自私自利的行为也仍然充分存在,甚至在行为经济学游戏中也如此。一旦人们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一份,之后他们也愿意公平待人。如果你知道10分钟后有另一趟车,而不是一小时的时候,你就更有可能帮助一个陌生人捡他的包。
探索更为复杂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只是像实验室中的游戏那样,仅仅作为反应者(被试)。尤德和迪蒂感兴趣的是当人们必须要做出涉及他人的决策时——如团队成员间的责任委托,或者当个人亲自影响资源分配方法的能力有限时,像政府开支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尤德和迪蒂得出的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当人们想要达成共识,确保没有人感到被利用是很重要的。人类的本性似乎是,在你考虑他人利益前,先确保自身利益。
译者的话
人类的亲社会性是基因-文化共同演化的产物,并且依赖于在发育早期就出现的诱因。其中包括了不同的动机、机制和行为,并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合作。发展社会神经科学在阐明参与社会决策和亲社会行为的近因机制,以及它们在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渐成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译者认为此处符合“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中的“利他主义取向的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的“基因决定论模型”。
即,在“亲社会行为由基因决定,并且这种行为的发展是因为它使人类的繁衍更为成功”的假设下,演化心理学家相信,人们帮助他人有三个根植于人类基因的因素:亲属选择、互利规范和学习社会规范的能力。亲属选择是指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人们通过帮助基因亲属来使他们的基因繁衍下去。互利规范是指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自己的可能性、遵循互利规范有生存优势,因此人们帮助陌生人,希望他们需要时得到帮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认为,对于个体来说,从社会其他成员那里学习和遵守各种社会规范是高度适应的,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有生存的优势。另一学者认为,通过自然选择,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人们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Decety, Jean, Nikolaus Steinbeis, and Jason M. Cowell. "The neurodevelopment of social preferences in early childhood."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68 (2021): 23-28.
2. 甘琳琳; 佐斌.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J]. , 2006, 27(12): 17-21.
作者:Keith Yoder & Jean Decety | 封面:Jon Han
翻译:阿朔 | 审校:Bulbasaur | 排版:北方
原标题:《利益面前,利他,利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