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王炳华:重新发现小河墓地,与彭加木同赴罗布泊

澎湃记者 于淑娟
2014-06-24 13:2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王炳华在楼兰
        6月15日在中华艺术宫,79岁的王炳华教授以新疆古尸为线索,讲述他在新疆从事考古三十余年的故事。下面是澎湃记者节选的部分讲座内容。

70年后重新发现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是1934年瑞典青年考古学家F. 贝格曼在罗布猎人奥尔得克的引导下,在罗布沙漠地区实施考古调查时发现的,1939年贝格曼在斯德哥尔摩出版《新疆考古记》一书,对这次考古发掘进行了详细的报导。时隔近70年,王炳华教授带领队伍在2000年底重新发现小河墓地。

        “这个墓地1928年发现之后,再也没人见过,那会儿我当所长,就想曾经做过的(墓址)都能去走一趟,这样便于分析资料。但小河墓地就是怎么找也找不到。斯文赫定的著作中有个很简单的图,他标示了五号墓地的存在。我们就根据那个图,用GPS画了一个图,就是距离我们在的地方最近的一条线。

        “2000年我们去(五号墓地),那时候没有钱,一个旅行社答应给钱,等我跟他要钱的时候,他说不行,我们现在审计阶段不能给你钱了。后来深圳有个朋友是个私人企业家给了我们八万块钱。八万块钱去沙漠那是绝对(很紧张的),但是实在不舍得放弃,就用这八万块钱组织了一支队伍进了罗布沙漠。当时我们给塔尔拉玛干油田上的工人说,万一什么时间,没有我们的信儿,去救我们。于是,我们走了四天,基本是徒步,当时配了一个骆驼,因为我年纪大,大家换着骑。整整走了四天,分析不应该偏离这个方向。后来(找到墓地的)前一天的晚上,大家说,哎呀,糟糕,劳民伤财走了四天也没找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跟小伙子说去个最高的地方,用高倍望远镜扫扫看,能不能找到一点线索,然后在4公里外找到了。

        “2000年12月,回来之后,香港《大公报》在2001年的元旦搞了一个特刊,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实际上,人家在1930年代就已经发掘了,中国隔了70年才找到,一点也不英雄。但是,那时候要去要找这个地方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进去以后,我说谁也不要上,摄影家先上去摄影。

小河五号墓地

        “后来考古所发掘了,也取得非常辉煌的成果。这些高木柱子,曾经留给贝格曼和当地老乡很多悬念。这些高木柱子,高的有四、五米,上面是尖的,下面挂牛头,我分析是《山海经》中的‘建木’(注:《山海经》中,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因为萨满教必须有这么个东西,让人们的灵魂向天上通报情况,再到地下来。在东北地区,你看大院子里也有这样的木柱子,也是这个意思。”

彭加木怎么进罗布泊

        提到罗布泊,彭加木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1979年彭加木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就在这一年,王炳华教授曾与他一起走进罗布泊。

        “1978年邓小平向世界宣布,我们要改革开放,日本NHK电视台随即向中央电视台提出合作,想把中国古代中西交流很重要的一条路——丝绸之路展示一下,沟通中国古代开放精神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当时由日本出钱,我是顾问,(中央电视台先遣组)找到我,让我设计路线,选一些重要的地方。我说,那要去罗布淖尔。因为我在新疆工作,六十年代中期就想去罗布淖尔。那时候人家笑我,你真是太闭塞了,罗布淖尔是你能去的吗?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就问我们当时科学院的院长,他说,这是很重要的核试验基地,一般人是绝对不能进去得。但是脑子里一直有个想法,很希望能去。

楼兰木雕

        “我当时跟人家(中央电视台)说,这个进不去呀。他们说,这个你不用管,你只要把楼兰城找出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你在里面工作,出来我给你找个地方休息一个月(因为是核试验基地,有很强的辐射)。当时能进去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他说什么我都答应。于是,组织了队伍进去,这一行彭加木也去了。彭加木是搞生物病毒的,他很希望去看看那个时期,经历过核试验,那个地区的环境是个什么样。我们当时是要通过国家军委、军事科学院、国务院,当时审查得很厉害。我说都已经办完手续了,他说,反正你给个什么名义都可以。后来他以学术顾问身份随行,当时还有黄盛璋等科学研究的名家。这一次没有出事儿,但是也给我惹了一点小事儿。

        “当时跟着我们一直随行的,有个部队的团一级的参谋。后来要了一辆车子让他们(彭加木等)走,他悄悄跟我说,要沿着孔雀河上游走,看看生态环境。作为学者来讲特别能理解,但是一个礼拜要回来。一个礼拜以后,基地的参谋长(是北大同学)说,怎么搞的,万一出什么事儿谁负责呢!十二、三天后,他们几个人跑到了库尔勒理发、洗澡,因为当时已经发了通知,谁看到他们要把他们留住。后来部队的人把他们送了回来。

        “彭加木这个人很让人佩服,那年这个事情取得很大成绩,走的时候基地司令员请我们吃饭。席间彭加木提出,我有些工作还想做,明年4月来行不行,手续怎么办。领导说,他同意自然就可以了。

        “晚上,我跟彭加木说,你4月份去干什么呢,这时候风季起来了。(罗布淖尔从3月底到6月是风季。)彭加木说,你想想看,今天这个司令员答应说让我来,万一他走了,换一个领导不让我来了,怎么办呢。所以夜长梦多,不如趁热打铁。没想到后来出事儿了。他当时想做两个事情,一个是在罗布淖尔湖盆底部找到重水。第二个是找到钾盐矿。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钾肥进口是很大一笔外汇。他说我们如果在罗布淖尔找到钾盐矿开采,这会改变农业发展的面貌。这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但当时也难做,很艰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