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埔90年|专访曾庆榴:黄埔军校的最大遗产是政治教育

澎湃记者 张婧艳 发自广州 实习生 袁勇
2014-06-16 10:36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曾庆榴说,黄埔军校的最大遗产是政治教育。 澎湃记者 周平浪 图

2014年4月,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内,即将公开发行的《黄埔军校史料汇编》。 澎湃记者 周平浪 图


        1924年,孙中山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得到苏联支持,国共两党的共同参与。

        1927年,随着国民政府迁都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更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历经多次更名。

        不过,因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这一称呼更为深入人心。

        不同于当时中国一般军校,黄埔军校的最大特色是建立俄国式的政治工作制度。军事与政治训练并重,是黄埔军校的双重目标。

        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九十年后,黄埔军校留给当今时代的最大遗产是什么?为此,澎湃记者专访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黄埔军校资深研究者曾庆榴。

        澎湃: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革命史,黄埔军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曾庆榴:黄埔军校建校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决定要办校,3月份实际上已经开始招生,5月份第一批学生入学,正式开学是1924年6月16日。

        从筹办开始,就有共产党员参与,已有一些人到军校工作。第一期学生有许多是共产党员。第一期学生总共是600多人,其中共产党员占了100多人。

        黄埔军校从创办之日起,就是国共两党成员共同参加的。从第一至第六期,都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共产党员一部分是在此工作,有一部分是学生。

        据“黄埔同学会”1929年公布的数字,从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共党嫌疑”者达1522人。这些人就是“跨党”的人,有双重党籍的人。

        现在还无法完全把这1500多人查个清楚,现在有姓名、有事迹可查的有600多人,比如蒋先云、陈赓这一部分人,我们经过多年的调查,一个一个落实,目前查出了600多人。

        所以黄埔军校一校有两个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是客观存在的。

        澎湃:黄埔军校的创办得到苏联的支持。目前有观点指出,当时国共两党共存在黄埔军校是为了能相互牵制,吸纳对方先进的人才。

        曾庆榴:办校的过程是一言难尽的。建校的时候孙中山有选择盟友的过程,苏联也是有找寻同盟者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磨合。

        在1922年的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陈破裂。两年后,黄埔军校特意选择了6月16日开学,孙中山要黄埔学生记住这个日子。

        孙中山经过这些事件,他需要寻找一个支持者,同时,苏俄在中国也要寻找他的同盟者,曾经物色过吴佩孚、陈炯明,最后选择了孙中山。两者有磨合过程,最后苏联决定支持孙中山,支持孙中山建军。

        黄埔军校的创建当然是苏联支持的结果,这个毫无疑义。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黄埔军校也办不起来。

        共产党人可以加入黄埔军校,这里的背景是孙中山要取得苏联援助,所以要“容共”,也有苏联的一部分因素,因为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它当然需要一个与他合作的人。所以会有两个党共存。

        澎湃:孙中山建校时,希望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当时校内的政治、文化活动也非常活跃。比如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等学生团体。

        曾庆榴:是的,在第一期学生里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当时广东的话剧运动正在兴起。

        黄埔军校的“血花剧社”小有名气,时常巡演,剧目内容主要为反军阀、反帝国主义,有寓教于乐的功能。那些学生的业余生活比较丰富,蒋介石也很喜欢“血花剧社”。

        当时广州社会发生的事件都有黄埔学生参与。他们支援沙面罢工、省港罢工和广东农民运动。黄埔军校当时是广州的四大革命活动基地之一,其他三个是广东大学(如今的中山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省港罢工委员会(东园)。

        澎湃: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为什么会把政治工作交给共产党?

        曾庆榴:国民党过去没有一套政治工作制度,老国民党人对此不热心。

        对当时的社会而言,政治工作是新事物。不是喊一个口号就可以了,把这个当作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说是共产党员的专长。

        当时共产党员费了很多功夫做这个事情,有一部分政治课是苏俄教官亲自讲授的。

        澎湃: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的工作经历,对他的政治生涯有什么影响?

        曾庆榴:周恩来进黄埔军校才26岁,确实是一个小干部。当时他是中共广东区委的委员长,也叫两广区委委员长,两广区委管辖范围大,也是很重要的干部。周恩来的军事生涯的起点是黄埔军校。

        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他是政治部主任。他把军校的政治教育,发展到军队政治工作,又发展到战时政治工作。这里面有三个跨越。

        可以这样说,这一套东西都在周恩来手上开创的。

        黄埔军校给了他一个发展平台。战时(两次东征时)军队有建党、建政的实践。革命军每攻下一地,就地建立国民党的组织,周恩来被任命为国民党东江组织主任。

        第二次东征时,他出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东江地区,在当时是25个县,他是25个县的行政长官。

        所以,建党、建政的实践他都经历了。周恩来之后当总理是从这里起步的。这时他才27岁。

        澎湃:那当时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传统,对后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有没有起到一些什么作用?

        曾庆榴: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对黄埔军校的承传,主要在政治工作方面。

        可以这样讲,黄埔军校主要的遗产是政治教育和军队政治工作。

        至1927年在广州办了六期,军校内设党代表、政治部,军校教导团成立后,又将校内政治教育扩展为军队政治工作。

        这一套体制,是黄埔军校最大的、历史性的建树。

        1927年“清党”以后,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工作,就一步步淡化了,或者说抛弃了。政治处、政训处这些名堂或者还有,但“政工”人员在国民党军队中是不受重视的,没有地位的。

        为什么国民党军队那么松散,总会出现山崩似的大溃退,这和它们淡化和抛弃政治工作是有关系的。

        后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直将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坚挺党的领导,部队政治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这恰恰是黄埔军校的传统,是共产党的部队把它继承下来了。

        澎湃: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年来,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风云激荡。现在来看,黄埔军校在历史上扮演怎样的角色,有何意义?

        曾庆榴:1887年,广东水陆师学堂就在黄埔岛上开办学堂,从那时到1924年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已经37年。

        30多年来,在这座仅有8点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军校一所接一所地办着,如水师鱼雷学堂、黄埔海军学校、黄埔武备学堂、黄埔陆军小学堂等,黄埔岛称得上是军事教育的摇篮。为什么当时军校这么热火?

        因为那时国人认为,要振兴军事,就要努力实现军事近代化,就要振兴军事教育,就要办好军校。

        所以,黄埔军校的创办,与近代中国振军经武,以军兴国的潮流是一致的,与历代强军、强国之梦的宗旨和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座小小的江中之岛,联系着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黄埔军校史至今仍然吸引人,仍然魅力不减的原因所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