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父亲节前,冰心女儿吴青忆父母:爱、责任和尊重
父亲节前夕,吴文藻冰心夫妇的小女儿吴青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她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这不仅源于他对子女的爱,还源于他对母亲的爱,源于他是个正直的人,一个爱做学问的学者。
说起2012年冰心孙子吴山到冰心夫妇墓碑上泼漆事件,吴青表示,其哥哥吴平作为父亲在教育上是有问题的。
6月13日,澎湃记者在上海见到了吴青,今年已经77岁的她,短发,着T恤和九分裤,穿凉鞋,背着两个包,走路轻松,神采奕奕。
一进门吴青就和在坐的各位打招呼,和谁说话就走到谁的面前,未语先笑,语速较快,让人感觉到她的热情和真诚。
吴青说,自己这辈子活得真、自由,源于父母对她的教育,可以用“爱、责任、尊重”来概括。
4岁时,吴青跟随父母到重庆。那时的她正是调皮的时候,爬树、抓鸟、玩弹弓,什么都会玩。
他们从来不会说“我是你妈(爸),你要……”
妈妈冰心也从来不会说“你是女孩子,你要……”
吴青记得,自己当时和男孩子比撒尿谁撒的远,自己“败下阵来”,但是自己弹弓玩的好,爬树也比其他男孩厉害,也就很自信。
看过电影《人猿泰山》自己就敢拿根绳栓在树上荡来荡去,结果摔破了腿;看到电影里有跳伞镜头,自己就敢拿把雨伞从山坡上往下跳,结果伞弄坏了,自己磕破了头。事后都是自己洗洗,哭一会儿就算了。
因为敢于各种尝试,小时候的吴青知道很多,比如蛇吞了鸡蛋后会去撞树帮助消化,野菜哪样能吃哪样不能吃,等等。
由于贪玩,吴青小时候的读书成绩并不好,很多考试分数也就在及格线以上,这跟总是考第一的姐姐吴冰没法比。父母却从来不拿吴青跟姐姐比,也不拿她跟邻居孩子比。
当然,父母对学习也不是没有要求,考试及格还是要的。哥哥吴平作为男孩子更加调皮,有一阵子学习比较差,还因此挨过父亲的打。
相比学习,父母在其他方面的要求更严格,那就是坚持不说假话、尊重生命。
吴青记得,自己小时候用盆子加食物做诱饵抓鸟,玩到天黑都舍不得放。妈妈跟她说:“小妹,天黑了,把小鸟放了吧。”吴青舍不得。
妈妈说,“天快黑了,你想回家最想见到的人是谁呀?”吴青一把保住妈妈说,“是妈妈”。
“对呀,小鸟也有妈妈,天黑了,她回不了家看不到妈妈该多害怕呀。小鸟的妈妈也会担心它。”
听了妈妈的话,吴青一下子想通了,并且以后再也不抓鸟了。以此类推,小吴青也爱护起花花草草来。“这可比大声呵斥,或者打我一顿有效。”吴青现在回忆起来忍不住大笑。
让吴青影响深刻的还有妈妈对“爱是责任”的诠释。
2岁的时候吴青跟父母一起到昆明生活,她一直想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养只小狗。妈妈问她,“养狗可以,你能保证自己按时给小狗喂饭、喂水、刷毛吗?能坚持晚上叫它回家吗?”
吴青觉得自己不能保证每天做到这些,因此放弃了养狗的念头。却也因此懵懂中知道喜欢一样东西不仅仅是喜欢而已,还得为它负责。
当然,教育并不都是和风细雨的,吴青不记得自己有一次是说了假话还是脏话,被母亲听到了,让她用肥皂刷牙,别人求情也没用,一定要把一块肥皂头刷完。吴青也因此记住了这个教训。
父亲吴文藻因“直肠子”被划为右派
貌似以上的教育活动中,都是母亲冰心在教育孩子,父亲吴文藻却极少出面。吴青说,自己小时候父亲吴文藻忙于政务确实不经常管家里的具体事务,孩子们的教育也由主要在家里写作的母亲冰心管理。“但是我爸爸对妈妈管孩子的原则是绝对支持的。”吴青表示,孩子们别想从父母不一致的言行中找到缝隙从而“抱一方的大腿达到自己的目的”。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吴青记得,自己父母的做事原则,互敬互爱、互相尊重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在吴青眼里,父母可谓志同道合的伴侣,两人在家里几乎没有争执,有的是一起读书的温馨场面。到周末家里就热闹起来,父母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很多朋友是他们双方共同的,大家一起聊天、吃饭,其乐融融。
相对于母亲冰心的善于与人沟通,父亲吴文藻行事“直来直去”,他觉得和客人话题聊完了就回自己屋里看书,留下冰心招呼客人。
父亲因为说话直受到母亲的青睐在吴家一直是个美谈。
吴青听母亲讲起和父亲相识的过程时说,1923年,两人同在赴美留学的船上。冰心在1920年就已经出名,出版了诗集《繁星》和小说集《超人》。因此在船上遇到之人都对她说“久仰、久仰”。只有吴文藻没有。
听说冰心留学学文学,想选修一些英国19世纪诗人的功课。吴文藻就列举几本著名的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问冰心看过没有?冰心答都没有看过。
吴文藻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冰心,但也让冰心对吴文藻刮目相看,因此有了以后的交往。
吴青说,也是因为这幅“直肠子”,父亲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
此后,有人到冰心家里劝她和丈夫划清界限,冰心坚持不会这么做,更不会和丈夫离婚。在她的影响下,吴青和哥哥姐姐也没有和受到冲击的父母划清界限,虽然这样会让各自的前途坎坷。
文革后,吴文藻和冰心恢复工作后,家里重新恢复了温馨场面。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在书桌两边相对而作,一起看书。他们一起翻译了《六次危机》、《世界史大纲》等著作。
尤其是吴文藻,为了把耽误的时间追回来,抓紧一切时间看书,把朋友、学生从国外买的专业书籍全部看完。
据姐姐吴冰回忆,吴文藻做事极为勤奋。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学习、收集资料,各类书籍和卡片存放的地方,都有一定规矩。当年他在牛棚里要家人给他取书籍资料时,东西放在哪个抽屉里,在第几个信封里装着,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这勤奋,吴文藻很快补上耽误的时间。80年代,他早期的一个学生的妻子从美国回来看望他,她怀着和丈夫一样无限敬佩的口气对说:“真奇怪,和外面隔绝了几十年,吴先生怎么对专业的最新发展如此了解?!”
吴青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爱读书爱做学问的学者。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求真的品格将影响自己的一生。
冰心在咸宁和沙洋干校期间很多家信是围绕第三代的教育展开的。1970年,冰心给家人的信里写道:
“这里饭菜很简单,早晚饭是干饭稀饭咸菜。午饭是干饭还有点简单的菜。回想家里的饮食那样丰富,却大部分浪费掉了。孩子们吃饭那样费事和下面相差太远了!以后一定要节约,为不久以后的适应,打好基础。”
“现在恐怕是丹丹和普通劳动者的差距最短了,其余的不久也要接受锻炼。这一切都为他们好,只愿做父母的不要溺爱,遗无穷的后患……”
字里行间体现了冰心老人对第三代从小培养独立品格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第三代们长大了,冰心老人的家信里谈的多是他们的学习,也谈孩子们回家带给老人们的欢乐。
“山山上中专后,有了进步,对校刊很热心;江江也不错,做了课代表;冰冰近来也常得优。”
“当然孩子们也还乖”,“孩子们虽然皮,有时也不听话,不过跟‘姥姥’都好,一来就抱着亲,用脸偎我。”
孙子吴山回忆说:“那时候每个礼拜去奶奶家一次,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我跟我妹妹、父母,那会儿真是特幸福,围着奶奶有说有笑的,童年特别欢乐。”
吴青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秉承了父母的教育原则,给与爱和自由,但是做事要有原则有底线。
吴青淡然评冰心墓事件
2012年,吴家却发生了一件震惊社会的事。孙子吴山在吴文藻和冰心墓碑上用红漆涂写“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大字。有报道指起因是吴山与父亲吴平因家产起争执。
事后,吴青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这件事时情绪很激动,“吴平的儿子在我父母的肖像前做一些不规矩的事情,我很气愤但也不奇怪,因为道德底线已经没有了。教育有父母、学校、媒体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赞成依法处理。同时也值得反思。”
当澎湃记者再次提起此事,吴青情绪比较平稳,她认为,吴山作出这种事情主要还要怪哥哥吴平没有教育好,一个人的成长是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和媒体等影响也会逐渐加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影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