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梁小民:5月读的23本书

梁小民
2014-06-26 14:12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读书总有与别人交流的愿望。但我住在远郊乡下,朋友们都很忙,难得有当面交流的机会,上网我又不会,美梦就无法变为现实。所以,当编辑建议我“晒”自己每月读的书,我就欣然接受了。我会每月坚持下去。当然,如果读者不喜欢,我也会“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读的书既有今年出的新书,也有过去所买但没读的书。读书中会做一些眉批。读完后也会写一点评论与感想,并记下读书的时间与地点。在晒书目时,也会把这些评论写出。不过在此并不是照抄,而是有选择性的。因为自己写时很可能感情色彩太浓,评论极端,动不动就批上哪本书烂不可言之类。写给自己看无所谓,但评出来会有不好的影响,甚至引起诉讼,卷入官司之中。

        到今年5月底,我共读书135本。5月份仅读了23本,低于平均量27本。以下按读书的时间排序列出。

        1.《北大回忆》(张曼菱,三联书店,2014年1月)。据说网上恶评如潮。我觉得还不至于如此烂,还可以看。我听过张女士当年竞选海淀区人大代表的演讲,是一位个性张扬的女士。回忆录还是这种张扬的内容。但读完让我想起当年的情景,而且我对写北大的书,只要能找到,无论好、烂都读,也是老人的一点忆往情怀吧。

        2.《天天见面》(朱晓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3月)。我作为山西人极爱吃面,讲面的书我当然会买、会看。作者也是爱面者,写了各地面的特点,也有历史知识,不过,在今年读的关于吃的三本书中,我把它排为“探花”(另两本是《刁嘴》与《民国吃家》)。

        3.《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美】埃里克·杰·多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写美国人最早与中国的相遇。写历史,但不是学术著作,以叙事为主,写得轻松,读文,既是休闲,又增加了一些知识。且还是我偏爱的史学著作。

        4.《重新发现市场》(【美】约翰·麦克米兰,中信出版社,2014年2月)。作者并非我们熟悉的经济学家,但对市场经济的一些探讨极富启发性,比如专利权应受一定限制,等等。一本书不是重复人所共知的教条,而是提出一些新看法,无论对错都值得看。

        5.《我的闲闲书友》(梁由之主编,文汇出版社,2010年9月)。天涯社区闲闲书话板块上网友文章的选编,良莠不齐,良者不多。我不上网,读读这些网友的东西,也是另一种学习。

        6.《莎士比亚书店》(【美】西尔维娅·毕奇,译林出版社,2014年2月)。极好的一本书,写得好,译得好,印刷、装帧,版式都好。作者在法国开书店,与乔伊斯、海明威等名人交往甚多,而且是出《尤利西斯》英文版的第一个出版社。特别要提出恺蒂的译文出神入化,且有许多注释说明,对读者颇有意义。译者也是散文大家,译文水平“高,实在是高”。整本书让人爱不释手。

        7.《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4月)。五位社会学家的论文选,评论未来资本主义的走向,有左有右。我不了解社会学,但觉得这本书甚为浅薄,尽管都是名家,都让人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起码他们的观点无论左或右都没有让我信服。

        8-9.《溥仪藏宝录(1-2)》(景旭枫,华山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版)。这两本书是网上买的,只知书目不知内容。外出讲课带了读,在飞机上打开第一页,我就感到自己读过。读了几页后想到了,这本书以《天眼》为名,2007年就曾由同一出版社出过,我当时买了,也读了。这次换了马甲,我作为新书买了。不过这本书写得相当好,情节极为曲折、紧张,于是又读了一次。上当也不算吃大亏。

        10.《胡若望的疑问》(史景迁,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3月)。史大师的作品,我全买。这本书讲了一个叫胡若望的落魄文人被洋人带到法国,由于个性不适应,进精神病院后又被送回之事,反映了明代早期中外文化之冲突。这么一个小人物的事,考证功夫之细令我敬佩不已。不过就书而言,不如史景迁的其他书有意义。

        11.《传国玉玺》(殷谦,东方出版社,2014年2月)。这是一个系列小说中的最后一本,但从这一本看,以前的打死我也不买不看了。

        12.《全球断电》(【奥地利】马克·艾斯伯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写一帮富裕人家的极左或极右恐怖分子,如何利用网络破坏全球供电。属反恐小说一类,也可以看,但在同类小说中,算不上优秀,也就是及格水平。

        13.《鹰翼行动》(【英】肯·福莱特,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福莱特是著名写历史侦探或类似小说的作家,在国内亦有十几本书已经或正在翻译出版。我读过一本《银行家的情人》。这本书其实不是虚构小说,是报告文学。写美国EDS公司的伊朗员工被逮捕后,公司董事长组织人把他救出。情节谈不上紧张、刺激,但相当好看。其中所反映出的人性,亦耐人寻味。资本家不全是贪图剩余价值的野兽,他们也有人性,有爱,有不顾金钱无私行事的时候。福莱特的书,只要能买到,就要续下去。

        14.《鬼谷子的局》(7)(寒川子,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8月)。这是一个写战国的系列,我已看过前六册,这一本无论如何都要读。写吸引人的历史小说,当然难免“戏说”或“大话”。不过大体不离谱,还可以读下去。

        15.《戊戌变法的另面》(茅海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自从读了茅海建写鸦片战争的《天朝的崩溃》之后,逢茅必买必读。这本书以张之洞的私人信件等档案写张在戊戌变法中的活动,他与康有为的分歧,以及他与他人的关系。本书以资料分析为中心,全书共五百五十七页,对专业人士来说是一本相当好,而且有意义的书。不过对我这样的票友而言,太专业了,不是在网上购书,我是不会买,也不会读的。

        16.《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1月)。这本书是在万圣书店买的。顾准的书当然思想深刻。这次读,感到他也有当时的局限性,反对私有制。不过,他的著作的确值得反复读。

        17.《1985》(【匈牙利】道洛什·久尔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买了两年了才读。是奥威尔《1984》的续集,写老大哥死后大洋国的变化。当然远不如《1984》,但也非常值得看,用三个人的回忆写了大洋国以后的改革与革命。作者熟悉中国,有些内容我感到有“影射”,如老大哥之妻老大姐就是指江青。

        18.《浮图》(简直,中信出版社,2014年5月)。我对作者一无所知,一位朋友向我强力推荐,正好中信的编辑寄来了后,我就读了。真是一本好书,写三个青年人迷路误走误撞,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浮图县。以这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的一个和谐社会。自然是乌托邦的书,但写得极好。读完后我也幻想有这样一个地方,与书友交流,摆脱全社会的一切,追求一点精神上的享受。文字亦写得极为通畅,尽管乌托邦不现实,但也会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到一点心灵的安慰。

        19.《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士人学术》(刘仲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又是一本大历史书,五百一十三页。写清代北京文人的生活、遭遇与学术研究的。我这种门外汉,许多人连名字也没听过。书并不难读,写得也相当认真,但毕竟太专业了,太阳春白雪了,如果不是上网也不会买。不过既买之,则读之。增加一点清代文人的知识也不错。

        20.《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英]玛琳娜·柳薇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1月)。其实不是写什么乌克兰的拖拉机历史,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写炼钢的书一样,是一本小说。写一个漂亮的三十六岁乌克兰妇女与丈夫离婚后,带儿子到英国,以诈钱、移居为目的,与移居英国的乌克兰八十四岁老头子结婚,最后未成又回到乌克兰的故事。其中反映了斯大林时期乌克兰人民受的苦难。小说之所以受欢迎,还在于反映了这一段斯大林暴政史。

        21.《秦并天下》(易中天,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这是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七集。易中天的这套书从出版起就争议颇大。不过我觉得用通俗的写法写中国史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用“戏说”的写法,史实又非戏说,且易中天的写作风格、语言,许多人还是喜欢的。专业人士认为,这样写甚不严肃,但何必写历史就要板起面孔呢?从社会效果来看还是相当受欢迎的,这一册,开印就是十万册。我一直在看,这册买来就读了。这册讲秦的制度如何“并天下”,但历史这段通常侧重讲的是秦亡,楚汉相争,还可以把题目改为“秦失天下”。内容不全,但有一处(97页)写到宋义率部到安阳时,解释并非“河北安阳”。我觉得人人都熟知的是河南安阳(殷商之首都),何来河北?是否排印出错?

        22.《迷死人的故事》(郑培凯,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3月)。一本读书随笔集。作者是文化名人,读书甚多,把在读书中的所见、所思写下来颇有意义,且文字通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只有一处似乎有误。在《蚩尤血与蚩尤戏》结尾说,“汉唐之际的古地名冀州,指的是今天的山西中部,大概也就是解县一带。”错了,解县今属运城市,在山西南部,不在中部。看来作者“行万里路”没去过晋南,“读万卷书”也没看山西地图册。作者自己亦不能肯定,所以文中有“大概”二字。但小错不碍事的,本书仍属白玉。

        23.《家庭与社会》(张国刚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一本西方学者关于家庭问题研究的论文集。前六篇是研究西欧近代早期的社会和家庭的,后四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家庭的。我对这些既无研究也无兴趣。书是朋友最近送的,就拿出来读了。西方学者收集资料之丰富、研究之谨密,让我受益不浅。当然,这类书专业性太强,非专业读者读不下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