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全国劳模 | 吴运铎逝世30周年

2021-05-03 09: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30年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劳动模范

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

“中国的保尔” 吴运铎

在北京病逝

享年74岁

△吴运铎

时间回到1991年5月2日。那一天,吴运铎的大女儿吴克在医院陪着父亲,当天上午先后来了三拨客人。谈话中,吴运铎始终精神专注、微笑地面对客人,给人感觉他是个没什么大病的人。所以,客人们都谈了很长时间,并与他合影留念。

吴克虽心疼父亲的身体,但却不敢劝阻。因为,父亲给家人“约法三章”:凡是有他电话,有人见他,有人采访他,谁也不准阻挡。

时近中午,客人们都走了,吴运铎却累得喘不过气来,喉咙里的痰憋得吐不出来,经医生抢救无效病逝。

这位受人尊敬的兵工功臣,在人生道路的余晖晚照中,还在为党和人民忘我地工作,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而我们的事业却无限长久。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上述这段话,摘选自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用“把一切献给党”的信念与行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铸就一位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

在新四军时,日伪军在淮南津浦路四处修筑了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在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碉堡即刻土崩瓦解。后来他又把炮的口径从36厘米扩大到42厘米,增加射程到4公里。他设计制造的枪榴弹,射程达540米。

上世纪50年代的江南兵工厂,手榴弹弹壳打孔采用的是一个简易模具,三个孔要转三次、打三次。吴运铎得知后,立即着手进行改造,为此,他经常熬到深夜进行研究,南方的多雨季节,身上的伤口痛得他大汗淋漓也不休息。

这就是吴运铎,为祖国兵工事业鞠躬尽瘁,奉献终生。

吴运铎在新四军医院养伤的时候,听到前线由于武器缺乏,打完了仗还要把弹壳捡回来上缴以重新复装,他在医院再也躺不住,不顾伤口未痊愈,便拖着伤残的身体、拄着树棍回到工厂。第二次负伤时,他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这就是吴运铎,铁一般的吴运铎,伤痛绝不是他休息的理由。

一次,美军飞机轰炸日本占领区时,投下的炸弹有8颗未炸,吴运铎便去拆卸。此时,炸弹里面的机件因震荡变形,落弹又相距很近,一个爆炸就会引爆其它炸弹。吴运铎让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不顾生死,上前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不仅为民消除了危险,而且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

这就是吴运铎,在危险之境,眼里只有他人,没有自己!

1953年7月,由工人出版社首次编辑出版的吴运铎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引起全社会轰动,之后陆续被译成七种文字出版。由于主题的永恒性、文本的可读性,《把一切献给党》穿越了时空,受到不同时代读者的认可和欢迎,迄今已发行一千余万册。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各个版本

吴运铎身上所展现的

“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品质

如同一座灯塔、一座丰碑

成为穿越时空、继往开来的精神坐标

注: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

2021年,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广泛开展第五届“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阅读交流活动暨“把一切献给党· 劳动创造幸福”全国职工党史学习教育读书活动,通过重温《把一切献给党》等红色经典读物,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亿万职工重温并传承红色基因,奏响“把一切献给党”的永恒主题。

△《把一切献给党》

原标题:《今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全国劳模 | 吴运铎逝世30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