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历史学者座谈《章太炎全集》出版:全集就是要全

澎湃记者 石剑峰
2014-06-12 18: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晚年章太炎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诞辰145周年,“《章太炎全集》(第一辑)出版座谈会”6月10日在杭州余杭举行,参加座谈会的包括周振鹤、陈平原、陈尚君、罗志田、马勇、严佐之、虞万里、虞云国、刘永翔、傅杰等四十余位学者,以及章太炎嫡孙章念驰等。目前出版的第一辑共8卷,是对1980到1990年代的旧版进行修订的重修版。《章太炎全集》共19卷20册,将于2016年前全部完成出版。与会学者们表示:全集就是要全,为研究者提供便利。
章太炎手迹

《章太炎全集》与朱维铮

        早在1979年,《章太炎全集》的整理出版规划就已制定;1980年代,《章太炎全集》开始出版,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章太炎全集》的出版,按照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说法,历经几代学人的努力。如果要找个起点,也许可以追溯到“文革”结束前成立的章太炎著作注释组,其中2012年去世的学者朱维铮先生为《章太炎全集》的编辑和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元旦,朱维铮先生从工厂来到了章太炎著作注释组,和组里的18个工农兵一起“攻克”艰深晦涩的章太炎著作。朱维铮先生曾回忆,“他们没有历史知识,也不懂文言,完全不懂章太炎。我的工作是从教他们查字典开始。”工农兵注释完成后,所有稿子都由朱维铮先生来改。1976年,朱维铮先生还从上海写作组那儿接了一个任务,将章太炎的《訄书》做成大字本,给毛泽东看。大字本在毛泽东去世前完成。“四人帮”倒台后,章太炎著作注释组并没有立即解散,又维持了一段时间。1978年朱维铮先生得以平反,才又重新回到复旦大学历史系。

         1981年,朱维铮与其他学者合作编选、注释《章太炎选集》出版。1982年,《章太炎全集》第一卷出版。朱维铮编校的《章太炎全集》第三卷《訄书》出版于1984年。《訄书》是章太炎最晦涩的一部著作,朱维铮曾说过,“鲁迅说章太炎反对康有为体系的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是《訄书》,但是就连他也读不懂这本《訄书》。章太炎的文章都刻意浓缩,每一句话都用典,注释起来非常麻烦。”

        《章太炎全集》一搁就是近20年,该项工程的参与者姜亮夫、王仲荦、徐复、朱季海、蒋礼鸿、朱维铮等学者已经先后辞世。

最有学问的革命家

章太炎(中)与孙中山(左一)胡汉民(前右一) 汪精卫(左四)等人合影


         章太炎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对于章太炎的认识和研究,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影响最大。在这篇文章中,他对章太炎有一个重要评价。鲁迅写道:“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纪念者自然有人,但也许将为大多数所忘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章太炎研究目前并非是学术界的显学,但朱维铮生前曾说过,“章太炎是值得研究的,这个人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影响非常之大。在鼓动辛亥革命方面,他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就是由他主编的。‘五四’运动以后那些比较活跃的人物,如陈独秀、鲁迅兄弟、钱玄同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章太炎反清,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骂光绪皇帝是小丑,和邹容一起坐了3年牢。辛亥革命后,他反袁世凯,又被袁世凯软禁3年。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的王汎森在他的早年代表作《章太炎的思想》中,对章太炎也有类似的评价,他说:“章太炎是一位国学大师,最大建树是对中国古代整体历史、文化进行广大而深刻的诠释。章太炎也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在前天的座谈会上则谈道,章太炎不仅是有学问的革命家,“同时也是大政治家。1923年,他就认为,做国务总理最行的就是他自己,还说,如果邀请他,他不会推辞。虽然他是辛亥革命的元老,甚至是国民党的元老,但他从来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而不是某一派的立场上。”只说不做,会说不会做,这是对章太炎的一个评价,但罗志田认为,其实不是这样的。罗志田举出章太炎建言蒋介石让红军去东北抗日等政治策略的例证,说明“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同时也是大政治家。他把立功放在立言之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尚君则认为,鲁迅的文章影响太大,“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章太炎秉持一贯的立场,他的晚年与早年,是没有隔绝的。”

还有很多章太炎外围材料

         在学问上,章太炎被认为是旧学的终结者,新学的开启者。如何对待章太炎留下的那么多著述?或者说《章太炎全集》该如何编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建议对于《章太炎全集》,在准确性方面要有所考虑。

         但其他历史学者并不十分同意陈平原的看法。马勇说,“全集就要全,不要轻视只言片语。是他的就要收,如果是别人说的,就做好说明。”陈尚君教授则认为,编全集,最重要的还是完整保存文献,为研究者提供方便。

         复旦大学史地所教授周振鹤则表示,对于准确性问题,是可以通过研究来判断的。以最“不可靠”的演讲为例,比如,章太炎在日本的时候,几乎每周或者每隔两周都会有讲演,在钱玄同日记中,都有详细的记录,朱希祖的日记里也有很多记载,但没有钱玄同日记详细。

         在周振鹤教授看来,章太炎研究目前其实有很多新的方向可以去做,比如从日本的材料来研究。“2000年,我去日本的外交史料馆,里面有很多关于章太炎的材料。”“还有很多章太炎的外围材料,通过这些外围材料看能否把章太炎做成‘完人’。因为我们现在对章太炎的一生,还是有很多不清楚之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