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皇岛监测到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2倍以上,近期不要食用
4月30日,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海虹”又称贻贝,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双壳黑褐色。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预警通告,提示贝类海虹近期毒素升高,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近期不要采集、买卖和食用。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介绍,根据近几年的监测,已发现海虹体内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逐渐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现正处于上升期。海虹之所以会有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海虹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
据介绍,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的监测显示,黄渤海域的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0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会导致人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近年来,类似食用海虹中毒的事件已在北方沿海县市频繁发生。
因此,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一旦发生食用海虹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赶往医院就诊。
北京科学中心曾专门发布过一篇科普文章,解释好吃的贻贝为什么可能有毒。文章称,贻贝的安全性和所在水质有直接关系,如果当地爆发赤潮,或产生了其他有毒藻类,那么贻贝也会随着滤食藻类而在身体中积累大量毒素,可能含有的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PSP)、神经性贝毒(NSP)、泻痢性贝毒(DSP)、失忆症贝毒(ASP)等。而且这些毒素都耐热,不会因为长时间高温烹煮而被破坏,也难以通过味道来发现它们。
因此,这篇科普文章建议,尽管贻贝价廉物美,切忌不能在海边随意采集食用,还是要从可靠渠道选购,并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警示声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