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七月派”成就最高的作家路翎去世20周年,十卷本全集出版

澎湃记者 石剑峰
2014-06-09 10:4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980年代“七月派”作家在北京留影。第一排左起鲁藜、曾桌,第二排左起徐放、冀汸、路翎,第三排左起杜谷、绿原,第四排为牛汉。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悲剧命运的文学流派,这个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文学群体,在1949年后因为政治原因悉数入狱,直到“文革”结束后才获得平反。在“七月派”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是被认为天才作家的路翎,他在17岁成名,但在32岁就因为政治中断写作,直到1980年后才重新开始写作。6月8日,为纪念路翎去世20周年,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举行了《路翎全集》出版发布会。

邵燕祥:他是被政治扼杀的文学天才

        1923年出生的路翎,从15岁起就开始发表作品,17岁时以短篇小说《“要塞”退出以后——一个青年“经纪人”底遭遇》受胡风赏识而于文坛初露头角,自此成为20世纪30年代“七月派”的主力作家。胡风也成为路翎一生中最亲密的导师和友人。“七月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阵地而形成的文学群体。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七月派”是唯一的在一位文艺理论家的思想影响下,并通过他个人的杂志、丛书而形成的文学流派。

        1942年后,未满20岁的路翎进入创作高峰,相继创作了被评价为“在中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中放射出一道鲜明的光彩”的《饥饿的郭素娥》(1944年发表)和《财主底儿女们》(1945年发表)。1955年因受“胡风冤案”牵连,路翎在当时被错划为“反革命集团”成员,被关了10年,1965年保释出狱。但在保释的一年内,路翎写了三十余封上诉信,结果被以书写反动信件的罪名再抓起来,精神从此变得失常。1975年路翎出狱,参加劳改,发配在街道扫马路。1980年,路翎平反,中断写作20多年的路翎重新开始写作,主要创作诗歌,以及多部没有发表的长篇小说。1994年2月12日,路翎因脑溢血而遽然去世。

        路翎和“七月派”因为“胡风案”而饱受摧残、折磨,很多人从1955年起失去了自由。此次的发布会来了多位路翎生前的好友和所谓“胡风分子”。在发布会正式开始前,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说,这样一个会让他回想起2002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胡风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在世的‘胡风分子’能来的都来了,10多年过去,多位老先生已经过世,只来了罗飞、王观泉、胡风的女儿张晓风、路翎的长女徐绍羽等,所以开这样一个会,就是找个机会让大家聚一聚,缅怀我们的前辈。”

        老作家邵燕祥夫妇专程从北京来上海参加这个和老朋友路翎有关的会,“这套《路翎全集》可以告慰路翎的在天之灵,是对他苦难一生的小小补偿。做这样一套全集,不是要急忙对他做文学史上的定位,不是要经典化他,他本身就有经典意义。”“想起路翎,就会有些沉重,会想起过去的年代。看到过他年轻时候的照片,那么年轻的照片,但经过劫难的路翎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路翎,想起这些让人痛苦。”邵燕祥说,这样一个文学天才,在32岁时,实际上已经被宣判了艺术生命的死刑。“可是谁知道,他在1980年代后还孜孜不倦地写东西。他完全可能成为文学大家,但被政治截断了。1955年到1980年,他因为是胡风集团骨干而忍受了25年凌辱。这样一个文学天才被政治扼杀。”

跳出“左翼”看路翎

        此次发布的《路翎全集》由路翎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主编。据张业松教授介绍,全集共10卷,另附卷1卷。前6卷以1955年以前的作品为主,列为上编;第7至10卷以路翎因胡风案入狱25年重获自由后的作品为主,列为下编。此外,附卷收入路翎夫人口述“路翎与我:余明英口述历史”及相关研究资料,随本集发行。《路翎全集》收录了路翎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话剧、诗歌、散文、书信等,是国内迄今最权威、最完成的版本,全面展现了这位成就最高的“七月派”作家的文学创作和艰难的一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集中包含4卷从手稿中整理的路翎晚年作品,这批作品从未发表出版,在张业松看来,这批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后一笔大宗手稿。此前,外界对路翎一生经历所知不多,在“路翎与我:余明英口述历史”中,借余明英的回忆揭开了路翎天才又苦难的一生。张业松教授认为,《路翎全集》的出版不仅推进作为历史文化事件胡风集团的研究,推进“七月派”的研究,还推进他的个人创作与“左翼”内部的研究。

        作家李辉与晚年路翎有接触,1982年他第一次去北京虎坊桥拜访路翎,“那时候他才重获自由不久,满脸呆滞。”李辉在昨天的会上,也着重提到了1980年代后路翎的创作,在他看来,路翎在1980年代创作的诗歌,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创作的艺术和价值水准。“很多人说他平反后,他的创作力消退了。但在我看来,在他平反后的10多年生命里,他最好的作品就是诗歌。由于政治上的不幸,平反后的路翎很少与外沟通,但他可能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他是一个精神压抑的人,但那种情绪在诗歌中爆发了。”1980年代被认为是诗歌的年代,但读者和文学史更多关注的诗歌和诗人是那一辈年轻的诗人,从未关注过路翎,但在李辉看来,其实在路翎身上可以看到他的作品与文学史的衔接,“而且更为奇怪的是,他当年的创作不是为了发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多次在现当代文学大家贾植芳先生那里看到路翎的手稿,“他多次把路翎手稿给我们看,他想帮朋友也没有办法。现在全集里很多作品,我都是在贾植芳先生家中看到的。路翎平反后还有10多年的创作,这10多年正好是所谓‘新时期文学’阶段,是文学爆发的时期,但他的写作是否可以放到1980年代的文学史中去?”

        在张新颖的阅读经验中,20世纪现代文学史上,经得起反复阅读的作品不多,《财主底儿女们》是其中一部。“我想说的是,我们是否需要破除对‘左翼’概念的一些框架,我认为需要把路翎从‘左翼’中解放出来,再来看他的文学创作,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的巨大能量。但,他当然是‘左翼’的。” 路翎的文学创作与“左翼”之间的关系,也是发布会当天重要的讨论内容。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这些年也一直在研究“左翼”文学,“让我选择20世纪长篇小说,首选就是《财主底儿女们》。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谁会想到在四川重庆有一个作家写出了《饥饿的郭素娥》,当时延安的主流是‘左翼’文学。”现在再次谈“左翼”问题,‘左翼’与‘左派’进行一个区分,还有很多论争。“在这个前提下如何看路翎的价值?路翎在1940-1950年代的写作,给我一些困惑,但从他的创作上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张力。路翎因为政治消失了25年,后来口耳相传说他生病了,但他到底有没有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他内心有什么样的挣扎,到底是路翎世界的分裂还是我们分裂?路翎的病与写作之间有不可思议的张力。”

        陈思和的观点同样,他说,“‘左翼’是一种概念不是规范,‘左翼’文学要从‘左翼’概念中跳出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