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7本书还原诺曼底真相:德军为什么输得那么惨
诺曼底登陆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登陆战,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起,很多战争中都有登陆作战行动,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登陆作战多数是不成功的,被认为是最危险的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发生前,纳粹德国控制了整个法国北部,盟军在这一带“无立锥之地”。然而战役打响后,盟军就一路凯歌。先是登陆强建登陆场,尔后在六天内把五个小登陆场连成一片。一个月后,登陆盟军歼灭德军近12万人,同时把登陆场的宽度扩展到100公里,纵深达30-50公里。又过了两个月,盟军几乎解放了整个法国,直逼德国边境。盟军能从海上进攻陆地,并取得神速进展,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欧洲战争的进程,也在人类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这场战役中,一向精准善战的德国军队输得如此惨淡,在其他战役中经常受阻的盟军却进展神速,这一结果经常引起后人的感慨和好奇,并希望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了解真相,破解迷津。
艾森豪威尔在接受远征欧陆总指挥的重任前,国际知名度并不高,当时不少人认为该重任将落在美国的巴顿将军身上。艾森豪威尔虽然毕业于西点军校,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还只是个步兵团长。以后虽升任师长和集团军参谋长,但如果在1941年前离开舞台,将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然而,由于他在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协调能力,尤其是同其他盟国的协调能力,被授予了指挥“霸王行动”的重任。
他在回忆录里,较为全面地纪录了自己作为最高指挥官,在战役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内部的各种决策和关系。战争结束后他一路高升,直至担任了两届美国总统。由此,读者也许会担心他的回忆录是否像官样文章,或者至少充满着官气。事实正好相反。他描述过法莱兹战场,在那里,原来用于防御加来方向的德国精锐部队——第七集团军力图对美军实施反突击,盟军将计就计,两军协作将德军包围,由于袋口未收死,1/3的德军逃了出来。
艾森豪威尔在书中描写道:“这里无疑是所有战区中最巨大的一个‘死亡阵地’,所有的道路、公路和战场都被击毁的装备以及死亡的士兵和牲口所阻塞,所以要通过这个地区特别困难。在这个包围圈封闭后的48小时内,有人领我步行通过这个地区,那里的景象只有但丁才能形容,你完全可以在死尸和烂肉堆上一气行走几百码而不踩别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第五卷《紧缩包围圈》,即涉及诺曼底登陆的内容。只是由于其是个政治人物,在军事问题上还谈不上精通,更因“霸王行动”的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连英国著名战将蒙哥马利的指挥岗位也很微妙,开始时负责协调英美两军的地面部队,算是充当艾森豪威尔的副手,地位略高于负责指挥美国陆军的布莱德雷,但随着登陆战的进展,“协调”的职责被取消,仅负责指挥英国陆军,退回到与布莱德雷“平级”的地位。因而,丘吉尔回忆录在诺曼底登陆问题上,深度一般。
德国方面对盟军登陆战地点的估计失误,是德方快速失败的重要原因。盟国方面制造了一系列假象,推动德方把防御重点放在加来附近。然而,利德尔-哈特在书中提到,德国高级军政首脑中,只有希特勒对诺曼底登陆产生过“预感”。
从1944年3月份起,他一再向他的将领们提出警告,说盟军可能在冈城和瑟堡之间登陆。利德尔-哈特提出,希特勒怎么会得出这一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判断呢?据希特勒的参谋军官说,这是从在英国的部队的总部署情况——美军驻在西南端——得到的启发,以及相信盟国会谋求尽早占领一个大的港口,而瑟堡很可能就是他们心目中要占的地方。希特勒的想法影响了隆美尔。但包括西线司令官龙德施泰德在内的其他高级将领,都排斥这一想法。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到战役真正打响时,希特勒也彻底改变了想法,坚持认为诺曼底的战事只是佯攻,主要的进攻将发生在加来附近,并迟迟不肯把精锐部队调往诺曼底。
早在1942年3月,希特勒就通过《第40号指令:关于海岸地区的指挥权》规定了统一指挥权的原则。然而,在诺曼底登陆发生时,这方面却问题甚多。当时该地的作战主力是1943年11月组建的B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已在北非战场声名鹊起的隆美尔,他常常会在兵力部署和作战指挥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越过中间环节直接与希特勒沟通。然而,B集团军群与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之间,1944年5月又增设了西线总司令部,由龙德施泰德任总司令。后者尽管在欧战初期即已担任集团军群司令,然而在此之前,只是担任与B集团军群平级的D集团军群的司令,1944年5月,即诺曼底登陆前夕,才成为隆美尔的顶头上司。德方西线指挥系统内的微妙之处削弱了德军的抵抗能力。
围绕着如何抗击登陆战的战术问题,西线指挥官之间也有意见分歧。隆美尔强调要把来敌击溃在海上或滩头,因为盟军掌握着优势,一旦让他们占领了滩头阵地,就等于开辟了新的战场,即使德军装甲部队能阻滞盟军的登陆部队,也不可能把它们赶回去。他力主构筑起由一系列支撑点构成的、纵深达三英里的防御地带来抗击敌军的登陆。各支撑点周围设有雷场,由步兵坚守,并由具有良好防护设备的火炮提供掩护。防御地带的后面再配置装甲部队,这些部队的前沿火力必须能够炮击到海滩地区。这样,连水雷包括在内,就能构成三层防御线,当步兵遭到敌军的攻击,很快就能得到装甲部队的支援。但是,龙德施泰德和西线装甲部队司令莱奥·冯·施韦彭堡认为该想法很好,但难以实现。他们主张把守卫重点放在陆上,即先以靠近海岸的火炮尽量杀伤向登陆地区靠拢的敌军舰队,同时利用守备部队构成力量较为薄弱的封锁线来拦阻盟军登陆,当地预备队则负责反击夺取滩头阵地的敌军。等到敌军试图压制这种抵抗时,再派出机械化部队将他们赶回大海。但两人在这一大前提下,又有小的意见分歧。龙德施泰德设想反登陆的决战将在海滩附近进行,而施韦彭堡格则估计这一战役将在较远的内陆进行,因此他将自己指挥下的装甲师隐蔽在诺曼底南面的森林地带和巴黎周围地区。隆美尔认为,他们两人的意见不无道理,但当时战场制空权掌握在盟军手中,等到敌人建立滩头阵地后,就很难再实施强有力的反击。高级指挥官们的意见分歧不仅使得第40号指令确定的“统一指挥”原则难以真正实现,甚至还影响到具体的兵力部署,严重损害了西线德军的防御能力。
同前一本相比,这本由记者撰写的书籍,文笔流畅,视野开阔,几乎像一部纪录片一样,全景式地展示了战役的发展过程,对非专业人员有较大的吸引力。德军西线指挥系统的缺陷,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具体印证。诺曼底登陆的当天,包括隆美尔在内的三位高级将领,满以为在这种海水猛涨、恶浪翻腾的时刻,盟军绝对不可能试图登陆,因而离开了司令部(隆美尔去为妻子庆生了)。
然而龙德施泰德和施韦彭堡却坚守在岗位上。但他们两人都受到上级的掣肘,因为根据规定,不经最高统帅部特许,龙德施泰德不得擅自动用战略预备队,而施韦彭堡根本就没有直接指挥战斗的权力。结果6月6日凌晨一时,尽管第21装甲师师长向B集团军群司令部报告盟军伞兵正在附近着陆,但他没有得到出动坦克作战的命令。直到当天早晨六时半左右,B集团军群司令部才获准出动装甲部队,但是由于遭到猛烈轰炸,通讯暂时中断,两小时以后命令才到达第21装甲师。这些情况都严重损害了德军的防御能力。
该书打破了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的一般做法,改为按专题叙述,这样就提供了较大的比较与分析空间。其第八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战略和战争样式”,第三节即为“登陆战”。作者在该节中概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陆战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次登陆战例,使用列表的方式对这些战役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打赢登陆战的主要原因和经验。内中的精妙之处,常常令人拍案叫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