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研究近50万人后,性倾向基因被证明不存在

2021-05-01 1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第四分队长

2021年3月 26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 刊发了一篇题为 Comment on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same-sex sexual behavior”的文章。再次将“同性恋成因”和“同性恋遗传特性”这两个话题推到大众面前。

科学界一直在探索性取向的成因,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些研究的背后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无论是“怀孕间母亲激素异常”的先天说,或是“缺乏男性关爱”的后天说,都没有决定性证据能够证明性取向是由什么物质决定的。

考虑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中同性恋始终存在,既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于是一些研究者推测,人类的基因当中应该含有某种触发机制,在某些情况下触发后会使得人表现出不同的性取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现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Xq28,到2005年发现的8号染色体的8q12,这些区域中的突变被认为可能与同性取向有关。困惑在于这些研究样本的数量太少了,连研究者自己也无法得出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问题,在2019年,包括麻省总医院基因组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在内的多方学者发起研究,这次研究借助了一家英国公司提供的接近50万人的基因数据库进行分析,文章在结论处给出了与同性恋有关的五个基因位点。按照当时的分析结果,每一个基因位点对性取向的影响程度上限只有8%到25%。这5个位点能够共同解释的性取向变化不到1%。

 

文章在结论说强调,性取向的成因仍然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与遗传特性的相互作用,对复杂的人类行为来说,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

文章在刊发一年多以后出现了质疑者,也就是开头发表的那篇针锋相对的评论:

 

包括美国国家癌症中心遗传学专家在内的质疑者们,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定义一个人是不是同性恋。

在2019年的研究中,研究者让受试者自行选择:即“你是否曾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如果回答“否”则被归为“异性恋者”,倘若回答“是”则被归为“非异性恋者”。

上述分类方式被质疑者猛烈抨击。在《金赛报告》中,有近 46% 男性反映在成年阶段曾对两性皆有性反应,而37%至少有一次同性性接触。如果单纯按照发生同性性行为就能判断性取向,那这样的结果也未免太不可靠了。

而同一天,实验的研究者迅速发文对质疑者作出回应,他们同意“有过或者没有过同性性行为”不能代表人类性取向的多样性,并且他们在论文里也阐述了这一点。

 

但是他们也强调在后续的研究中,他们以性吸引和认知为基础,重新验证了上述几个位点,吸引和认知是怎么做的呢,就是问受试者“有过几个异性/同性对象?”某一比例至少在9%以上才会被引入变量并分析。

并且研究者认为,金赛量表中衡量同性或异性恋的方式并不恰当,因为实际上人可以同时对同性和异性保持很高的吸引力(双性恋),而有些人对同性和异性都不感兴趣(无性恋)。

如同神仙打架的两个顶尖科学团队,到最后也没有拿出决定性证据去批驳对方的观点,质疑者重申,有关于遗传学研究都需要精确有效的量表测量,同时考虑到社会、政治和个人对性取向的影响,这一点尤其重要。

最初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尽管我们更希望大规模的基于生物样本库的样本具有我们感兴趣的主题的深度、详细表型,但这种性质的数据目前还无法获得。”

同性恋什么存在,又是怎样通过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现在还没有科学家能给出回答,毕竟,连左撇子怎么产生的也还没有人完全弄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同性恋跟精神疾病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人类性取向中的一种罢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