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就这样被击中后脑—— 聊聊电影《归来》

特约撰稿 汪海林
2014-05-20 07:2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在去杭州开会的旅途上,著名编剧王力扶是少数提前看过电影《归来》的观众之一,我急切地想知道她的观感,王力扶很文艺地说:这部影片击中了我的后脑。我被这个评价给震撼了,我以为是电影界的新术语,不敢问什么叫“击中了后脑”,只能自己去揣摩,我苦思冥想后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一部影片应该击中人的心灵,为什么击中的是后脑?因为,后脑同样很脆弱,被击中也很疼。但,这儿被击中,对于看一场电影来说,还是相当意外的。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被击中后脑”的多重阐释中。

        公映第二天,在一片观众的抽泣声中,我看了这部影片,走出影院时,感到生活很美好,今天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有人说故事更像话剧,为什么不可以像话剧,像话剧的电影也是电影!

        听说有人骂这部电影,我看了看,他们骂的好像都跟这部电影无关。

        有些人看电影不是去看电影,是去寻找政治归属感的。于是,愤恨地觉得政治批判不够狠不够深刻,或觉得政治批判过于狠过于恶毒,在我看来这都属于误读。作者写了一个悲剧故事,但这个悲剧,未必是政治的(尽管在故事里它的起因肯定是政治),在某个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悲剧,说到底其实是人类社会的问题。因为人类社会,不是这儿出问题就是那儿出问题,不管什么朝代什么国家什么种族什么体制,都会有悲剧。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悲剧将永远伴随着我们人类,阿门!幸运的是,我们有电影打发悲伤,上帝保佑!

        起初,我们会觉得韩剧用滥了的失忆梗儿咱就别再玩了吧,但,逐渐我们发现,作者在把现实剧写出荒诞感,或把荒诞剧写成现实,最后,我逐渐说服自己,用看待品特的眼光来看待《归来》。

        大雨中,幽灵般的归人,与妻子隔着门的见面,与女儿的相遇不敢认,逃离时被女儿认出,返身回去留字条,楼外的监视者,这几个空间对切,这一场戏中任务明确,但任务略嫌多了点儿,场面调度一团乱,剧作没问题,但拍得一点儿也不漂亮,还显老气笨拙。

        而陆焉识从西北回到家中,这场戏我喜欢,巩俐的失忆是逐渐显现的,剧作上很收敛,很有技巧,最后,充分依靠演员的表演,将陆焉识即将面对的困境呈现出来。这比女儿告诉父亲要好。在情感上,也更有力量。

        我知道邹静之从北大荒逃跑回家的故事,他为此被判刑,为什么逃跑,他告诉我说:我想我妈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陆焉识的逃亡,有邹静之的影子。我觉得张艺谋是一个不敢逃跑的人,我这么说完全没有依据,但我觉得邹静之敢逃跑,坐牢也要跑,张艺谋不会跑,他属于死磕的,困死也不会跑。一个逃跑的艺术家和一个不敢逃跑的艺术家的合作,该多么的有趣。

        邹静之跟我谈起那些日子,他被罚苦役的日子,他的讲述,全是笑,充满了自嘲和豁达,尤其是,我没有听到过他对时代对自己受过的苦有半句的抱怨。一个男人,让人产生敬意的原因很多,邹静之让我感佩的就是:他不抱怨,甚至,他感谢苦难。所以,陆焉识的信里没有苦难,他写“今天我们在戈壁滩,挖沙子,遇上龙卷风,直上云天,煞是壮观。”一个失去自由的人,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但他没有忘记欣赏风景,这个范儿比期期艾艾自怜自恋要可爱得多,也强大得多。

        所以,当女儿终于说出当年出卖父亲得人是自己时,对于陆焉识来说,天空中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陈道明演过《围城》里的旧知识分子方鸿渐,我们可以把陆焉识当作是方鸿渐在解放以后的样子,事实上,当方鸿渐成了巩俐嘴里的“方师傅”,这个中国故事好像才完整了。不过,真的是有一个方师傅的,专案组已经把他抓走了,文革早已结束,但有些人的悲剧才刚刚开始。编剧和导演在这里,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了,所谓的政治,不过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你们谁也别逼着我控诉,谁都差不多。这也就是我们时常在国外影片中看到会有反战的战争片。《归来》好像述说了政治,其实却远离了政治。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电影开始真正地在拍电影,而不是拍政论,在拍人物的故事,而不是拍理念的故事。

        其实很难,就一家三口内部的故事,一个每月去火车站接人的故事,写得这样动人,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哪怕不明白工宣队和居委会,因为,这个故事是属于人类的。

        我们远离简单的故事太久了,其实,只需要少数几根弦,也能弹出美妙的音乐。同样是邹静之编剧的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对白: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归来》则是每一次久别重逢,都是一次新的相遇。为什么会感到美好,因为有相遇,而相遇本身就是浪漫的高级阶段。

        后来,我们在南宁吃宵夜,王力扶也在,我转述她看《归来》的观感,“她说她被击中了后脑。”王力扶震惊之余,大笑着纠正我:我说的是,这部影片里的筒子楼,自行车,书信,这些回忆没法不让我感动,因为我是一个厚道的人,这部影片击中的是我的厚道!”

        好吧,我听岔了。我自认为我不是个厚道人,但,我依然感动了,这种感受就如同……还是被击中了后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