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1

亚洲安全体系的构建须从推动信任与协作开始

澎湃见习记者 王泳桓
2014-06-24 10:21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东方早报:目前亚洲尚没有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大陆的安全体系。如果亚洲各国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并且各国都接受的亚洲安全体系,该如何处理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存在?      

        许涛:首先,在亚洲很难建起一个各国普遍接受的安全体系,这是亚洲安全格局特性决定的。        

        事实上,亚洲现有的安全对话平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与美国互动。亚洲各国对构建地区安全的不同预期和组合决定了它们对域外大国的态度。        

        东方早报:在亚信安全对话机制建设中,大国(比如说中国)应不应该起主导作用?如果大国起主导作用,有何优势与劣势?        

        许涛:大国主导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看这个大国以怎样的安全观来引导(或主导)地区安全对话,是追求影响力的扩大,还是通过有效的安全对话减少对立与冲突。        

        目前中国如果要发挥这样的主导作用,“主导”恐怕应用“促进”或“推动”代替。        

        东方早报:在您看来,亚洲安全是否有其特性存在?如何在这些特性中构建亚洲新安全观呢?        

        许涛:亚洲安全特点是区块化和碎片化,它基于亚洲地缘文化和政治格局多元性的特点。所以亚洲安全体系的构建就须从推动信任与协作开始,这是缝合亚洲破碎状态的开始。       

        东方早报:在学术界有些观点认为,亚洲的安全问题由亚洲人民自己来解决。但也有其他的学者表示,亚洲自身还未完全主导亚洲的安全。您觉得这两方面的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许涛:这是个历史的悖论:亚洲的发展和现代化取决于亚洲人有能力解决亚洲的问题。但是亚洲的事情从来很难由亚洲人自己说了算。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亚洲的事情要由亚洲人来解决,应该确信这是个正确而光明的方向吧。        

        东方早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亚洲应该通过亚信会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打造共同的价值、共同的规范。您觉得打造亚洲共同的价值、共同的规范可能性大吗?应该如何做?        

        许涛:不仅不大,这样也不符合我们“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和地区观。        

        中国都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何况如此大、如此不同的亚洲。因此,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不同,并不妨碍共同安全观的形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热评论
    曝光避免后面人踩坑
    2020-12-16 ∙ 未知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曝光避免后面人踩坑
      2020-12-16 ∙ 未知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踏雪向未来
        • 美俄回暖是否影响中俄合作?中方回应
        • 国防部回应美在菲部署中导系统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 2024储能电芯海外出货排名揭晓,宁德、比亚迪、亿纬、远景动力、瑞浦霸榜前五
        • 哪种岩层可以找到化石?
        •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月有阴晴圆缺”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