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一轮“越剧牛市”能走多远?

特约撰稿 11楼
2014-05-19 07:3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越剧《甄嬛传》坐实了这一轮了越剧“牛市”

        

        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越剧不卖座的话,戏曲在上海就没啥指望了。”虽然偏激了点,却如实反映了越剧在上海的市场地位。

        2011年9月,上海越剧院被《东方早报》点名批评了一下:“一年都没有创作过一台新剧,在剧院的建院历史上也是个破天荒的事情。”据说,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看到此文后专门召集了会议,至于讨论了些什么,不得而知。

        最近这一年,上海越剧市场走出了一根很漂亮的“大阳线”:去年此时,坊间正在为越剧九代同堂演出的《舞台姐妹情》制造了16小时卖空6场戏票的神话而羡慕嫉妒并且有点恨,有声音说:“不过是最后消费一把平均年龄80岁还多的老艺术家们的‘剩余价值’,虚假繁荣而已”;去年10月,上海越剧院的最小字辈演出新戏《甄嬛》(上本),4场戏,提前数周售罄;今年早春同时推出的两部大戏《风雪渔樵记》、《铜雀台》,前者在开票当天票子就抢了七成,后者首演时瓢泼大雨,剧场里却坐得满满当当;而5月13日至15日,逸夫舞台又高挂起“全满”的谢客牌,上越今年的重头戏《双飞翼》又一次让黄牛笑得合不拢嘴;紧接着,还有《甄嬛》(下本)和60年未见于舞台的“袁范版”《梁祝》……看来,这一轮越剧牛市算是坐实了,而且还会继续走一阵。

        15年前,越剧也“牛”过一次。那是1999年的大剧院版《红楼梦》,真真的一票难求,听说有人甚至以“买不到票是不孝顺丈母娘”为由来求票。客观地说,那次是拜了大名鼎鼎的《红楼梦》+新开幕的上海大剧院+政府指令的宣传轰炸所形成的综合效应所赐,不完全是越剧自身的小宇宙爆发,但当时的剧院决策者好像对那股热潮引起的市场关注度缺少足够理解,后续既没有剧目也没有大型活动跟上,所以那次牛市仅是昙花一现。

        在这一轮牛市来临之前,上海越剧院经历了很长一段令人发指的低迷期。有整整六年,越剧院只出过两部新编剧目,俱是没演几场就草草结束。去年,文化部评选“全国地方戏创作和演出重点院团”,越剧不是上海的地方戏,上海越剧院却成为39家入选院团之一。除了港澳台,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每个省的地方戏是必入选的,上海越剧院为何也能挤进去?据说,响当当的理由是:上海越剧院曾经奠定并长期引领了中国戏曲的创演风尚;90%的中国越剧演员均师出上越。不好意思拿出来说的是:被扣分的项目中,有一项是近5年来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获奖的剧目或个人。

        我们固然不用把评奖看得那么绝对,但这么一个“曾经奠定并长期引领中国戏曲创演风尚”的剧院,近十几年没有影响全国的原创剧目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质疑,要论剧院里囤积的名演员数量,放眼全中国,能与上越并肩的屈指可数。可是,手里攥着一个班的名角儿,就是排不出一部像样的新戏,这是为什么?

        不妨反过来看看促成近一年这轮越剧牛市的原因又是什么。九代越剧名伶同台演出的《舞台姐妹情》是一个偶发的开头,平心而论,这部戏的艺术价值实在了了,却制造了巨大的市场效应,让越剧“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趁着这股势头,上越马不停蹄地推出《甄嬛》、《风雪渔樵记》、《铜雀台》和《双飞翼》,很聪明地延续利用了市场热情。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剧目的质量。

        《甄嬛》改编自当红小说和影视剧,选材属于上越十几年间难得的“睁眼看世界”,一班青春靓丽的小演员虽还稚嫩,却毫不羞涩地张扬了年龄带来的优势;《风雪渔樵记》和《铜雀台》呢,其实是十几年前创演的剧目,都是演过几十乃至上百场、经过市场考验的戏,今年翻出来再演,剧本推倒了重来,新版与旧版孰优孰劣莫衷一是,但剧目自身的号召力和底子还在,几位中生代主演蛰伏数年后复出的表现也是“杠杠”的;《双飞翼》则打上了“上越顶级配置”的标签,有评论说这是编剧李莉写得最好的越剧本,好在哪儿呢?戏剧结构、情节铺陈、张力情感之类的专业问题就不分析了,全剧半数以上的叙事抒情都是唱腔,形式多样、酣畅淋漓的唱腔,听得观众直呼过瘾,掌声震天。而三位主演加起来有十几年没演过新戏了,那么多年累积的市场饥渴和自身沉淀一朝喷薄而出,能量自然不容小觑。接下去的《甄嬛》(下本)和《梁祝》,可以make a safe bet(打个安全的赌),一定又是一路飘红。

        挺为上越高兴的,这回他们没像上回《红楼梦》那样坐失大好的市场时机,用接二连三质量上乘的剧目创造了一轮大牛市。但同时,也挺为上越担心的:四部已经上演的剧目当中,李莉编剧的就有三部;导演、作曲、舞美、灯光设计,竟然没有一位是上越自己的,硕果仅存的唱腔和服装设计,一个已经退休多年,一个快要退休。这一轮越剧牛市,说白了是有质量的剧目激活了上越的演员力量,而在空前闪亮的聚光灯下,却更加突出地暴露了创作力量匮乏的隐患。“奠定并长期引领中国戏曲创演风尚”不是光靠演员成就的,造就当年上海越剧院的是几十人的创作团队,在每个重要的工种上都有大咖级的人物,吴琛(导演)、徐进(编剧)、刘如曾(作曲)、苏石风(舞美),在各自专业领域里的声望都绝不亚于袁雪芬、徐玉兰。

        可是,如今呢?一个剧院的衰落,常常是以演员断层和剧目无力为外在表现的,创作力量的凋零往往是隐蔽却致命的。令人可叹的是,类似上越的院团在上海不是少数而是多数,比如同样入选地方戏重点院团的上海沪剧院,顶峰时期有“十大编剧、十大导演”,现在呢?好歌者需要好歌曲,好演员需要好剧目,没有创作力量,再好的演员也只能是没有弹药的士兵!上海越剧的这一轮牛市能走多久,就看后继的创作力量能够接济多久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