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武昆乱不挡 91岁国学名家吴小如去世
作为学者,吴小如被称为“文武昆乱不挡”(编者注:京剧界说法,指京剧演员戏路宽广、才能全面,文戏、武戏、昆曲、乱弹都擅长)的全才:书法艺术已臻一流;戏曲史研究则与刘曾复、朱家溍并称“三贤”;诗词造诣令他在今年3月还获得了《诗刊》“子曰”诗人奖;至于他对学界流弊的谠言,早已越出书斋,进入公共领域,乃至被不喜者称为“学术警察”;在北大任教期间,他被称为中文系的万金油,哪个讲堂都可以上;而他学术的重心,还是在古典文学领域:已出版的近二十种著述,主要是古代诗文与戏曲小说研究。
一
吴小如祖籍安徽泾县,1922年9月8日生于哈尔滨,原名吴同宝,父亲是获著名书法家启功“三百年来无此大作手”赞誉的书法家吴玉如。1935年,吴玉如回母校南开大学任教,举家由京迁津。
吴小如幼承庭训,能诗善书。抗战爆发后,吴小如辍学一年,后入天津工商学院商科会计财政系,之后在天津几所中学任教。抗战结束后,吴小如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但感其“洋味太浓、官气太重”,不到一学期后坚持退学。后考入复校的清华中文系三年级插班生,受教于陈寅恪。时为陈助教的王永信曾表示,吴小如当时的论文,陈寅恪给了最高分,且私下对其评价极高。
但吴小如在清华只待了一年,之后即转入北大中文系重读三年级,当时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为之叹息:“好不容易招了个好学生,可惜转学了。”究其原因,因彼时吴小如已婚育,家累繁重,而清华位于西郊,出入不便,无“副业”可寻。沈从文便建议他转学到位于市区的北大,“城里就有办法想了。”转学之后,沈从文即将自己主编的《华北日报》文学副刊交给这名年轻人负责。
游走名校之间,除了上述大师,吴小如还受业于俞平伯、废名、游国恩、章士钊、梁漱溟、魏建功、顾随等学者。本科毕业后吴小如先后在津沽大学、燕京大学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吴小如并入北大,除中国文学史外,还开设过中国小说史、中国戏曲史、中国诗歌史、古典诗词、散文等课程。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中流传有“讲课最生动的吴小如”之说。特别是讲中国戏曲史时,讲到动情处,吴先生可清唱以示范。
私淑吴小如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研究员刘宁介绍,即便在古典文学领域,吴先生的研究也以通达广博闻名:“讲文学史,他可以从《诗经》讲到梁启超;研究诗文,从先秦贯通于明清与近代,对戏曲小说也有深入的发掘。在学术日趋专门化的今天,这样的学术格局已经越来越成为空谷足音。”
1960年代以来,吴小如为北大中文系注释并统稿、定稿《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至今仍为美国一些大学的古汉语必修教材,其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纲要》则是“北京大学优秀教材”。浓缩其学养识见的《读书丛札》不仅为周祖谟、吴组缃、林庚等前辈学者称道,新近去世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还曾主张“凡教中文的老师应该人手一册”。而其另一力作《吴小如戏曲文录》,则被启功称作“真千秋之作”。
二
1980年,因林庚、吴组缃的联名推荐,吴小如终于由讲师直接晋升教授。不久,在周一良、邓广铭先生的联合推荐下,吴小如进入历史系工作。在《周一良自传》中,这位北大历史系主任认为自己任内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促成考古专业独立成系,二是将吴小如留在北大:“我们觉得吴先生博闻强记,讲授中国文学史各段均胜任愉快,堪为青年教员的好老师……我们说服校系两级有关负责人而留住了吴先生。”
周启锐表示,早期吴小如在中文系任讲师时,带四个助教,其中之一是后来写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袁行霈,上两三百人的大课。到历史系后也希望有机会多给学生开课,但他这个心愿并未实现:开课不多且学生寥寥。北大青年学者孟繁之介绍,吴小如当时在历史系开的中国戏曲史没几个学生去上,独有个日本留学生非常感兴趣。当时金克木慨叹道:“现在让日本人把你的东西学去,过几十年,让我们的学生从日本再学回来。”
“这未尝不是一种机会,”周启锐说,“虽然对他来说可能也是一种遗憾,学校占用的时间少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多了,他可以更充裕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是他在今天为人所知的原因。”
吴小如的爱好有三:诗词、戏曲与书法。作为古典文学专家,吴小如的作诗填词的功夫自不待言。而在戏曲方面,他三四岁听唱片,五六岁看戏,十多岁就开始写剧评,十五六岁开始拜师学戏。“文革”前,吴小如每周必看京戏,一生看过一千五百多场,玩票学过四五十出戏。成果则是近百万字的《吴小如戏曲文录》和《京剧老生流派综说》,金克木称之“绝学”,启功先生则称此书“内行不能为,学者不屑为,亦不能为”,“如评诺贝尔奖于文学域中,非兹篇其谁属”。
书法则有其家学渊源。值得一提的是,与治学上讲究实学基础一样,书法上吴小如也强调基本功。《已老莫谈艺》中他提到:“当年我学习写毛笔字,根据父师辈的教导,首先要求的不是写字,而是文化素养,即要求写字的人多读书阅世,写出字来能脱俗,有‘书卷气’。然后从横平竖直入手,讲究基本功,必须临帖,不许胡来。也就是说,既要学‘书’(习字),就得有‘法’(规范)。”而对于当下书法界,他亦曾讥刺:“尝谓今之所谓书法家,有一批人只是为写字而写字。甚或有的人专门为追名逐利而跻身于书法之林。他们一不读书,二不‘识’字,尤其近年来世风丕变,有人竟连前代碑帖都不屑临摹研读,一提笔便想自成流派,自我作古,且动辄自封为‘书法家’。”
如对“书法家”的批评那样,吴小如臧否人物、针砭时风的文章常见于报端,这也与他治学风格一脉相承。面对的哪怕是好友恩师或者名人泰斗,吴小如亦敢直指问题:萧乾把“美国胜利唱片公司”写成“法国百代公司”,他去信更正;好友周汝昌论文中提及皇帝“登基”,吴小如致电正告学者不应从俗,仍应作“登极”。大众传媒的误读别字,吴小如总是去信纠正,对于“学术警察”的批评,吴小如说:“现在不是‘学术警察’太多,而是太少。电视、电台、报纸都是反映文化的窗口,人家看你国家的文化好坏都看这些窗口,结果这些窗口漏洞百出、乱七八糟。”
三
直到1991年退休,吴小如也没有评上博导。但自认门生、慕名求教的学生络绎不绝。刘宁的父亲是1951级的北大中文系学生,她则于1987年入学,两代人都拜于吴师门下,“这种师生情谊一直没有中断。我在学术道路上遇到问题,吴先生总是不遗余力帮助我。”乃至北大之外,都有不少学生受到吴小如的教益。曾有一位四川绵阳师范学校的学生,想做《北史》研究,苦于本地资源匮乏,写信给吴小如,请求获得相关资料。吴小如不仅帮他查阅了相关资料,还写了热情洋溢的回信。
2012年,《吴小如讲杜诗》出版,但此书因缘,却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谷曙光被安排开设杜诗专题课,谷向吴小如问计,吴小如道:“我总算对杜诗还有兴趣,你去给学生开杜诗专题课,我还不放心。这样吧,我先给你系统讲一遍,你再去给学生讲,这就保险了,叫做‘现趸现卖’。”
因此从2009年大年初五开始,87岁的吴小如在家中给古曙光、刘宁等学生讲杜诗,每周一次先后15次,选讲杜诗八十余首。在《古典诗词丛札》中,吴小如自述道:“我本人无论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亲聆吴小如讲杜诗,刘宁对上述规矩深有体会。
坎坷的经历并不止于学术。2008年吴小如去清华园拜访何兆武,吴小如抱怨道:“北大平时把我忘了,没有这么一号人,更谈不上什么福利。我老伴病了快三十年,蓝旗营的房子也买不起,根本没人管。”
吴小如早婚,老妻多病,生活负担很重。居室简陋,吴夫人和保姆各据一卧室,年近九十的吴小如在书房搭一个行军床。吴夫人在世时常年卧病,80多岁的吴小如需要躬身照料,如接待访客在书房聊天,夫人召唤亦需随传随到。就在讲完杜诗不久,吴小如突患脑梗,身体一落千丈。去世之前,他只能进食流食已经一年多了,今年3月他获得《诗刊》颁奖,身体原因不能到场,现场播放了录制的视频,当时他已经瘦得脱形,但说话得体,思路清爽,不改当年。
吴小如去世前一天下午,周启锐还前去探望,当时一切表现都正常。吴小如突然离世后,周启锐反复思考这个知识分子的一生:“如果早十几二十年出生,以吴先生的天分,他的学术成就会更高,作品会更多更厚重;而现在的吴小如作为一个戏曲史家、书法家等的公众所知,所依靠的恰是他在1950年代以前学到的‘杂学’基础。这是一个复杂时代下的知识分子命运。”
附:媒体人翁思再忆吴小如京剧研究造诣
资深媒体人、京剧学者翁思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结识了吴小如,近30年的交往使两人保持着深厚的感情。翁思再告诉早报记者,吴小如晚年一直身体状况不佳,子女们都不在身边,夫人离世后更觉孤单。但他也并不希望朋友们多去看望他,因为不想让人看到他病后的模样。
翁思再回忆说,自己最早知道吴小如是在1980年代一本学术期刊《学林漫录》上,当时吴小如在这本刊物上连载了几期《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从京剧老生老三派一直讲到四大须生,让人耳目一新。“吴小如用了学院派的文科治学方法,而且分析研究得十分到位,可以说以前对老生艺术的研究从未像他这么系统,他对于整个京剧学的学科有着创造性的贡献。”
也因为吴小如的文章,翁思再得以知晓一代京剧研究大师刘曾复,并成为他的学生。翁思再来到北大找到吴小如求教。吴小如把他推荐给了刘曾复。翁思再担任新民晚报驻北京站站长期间,常向两位大师问学,并一起票戏。
此后20多年里,吴小如和翁思再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经常书信往来,吴小如也因为身为记者的翁思再的牵线搭桥,经常给新民晚报和文汇报撰稿。“他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评判力,这也使得我们有很高的艺术眼光去做一些事情。”翁思再说,吴小如的学术研究涉猎很广,明清小说、古典散文、诗歌和外国文学翻译等均有很深造诣,由于家学渊源,他还是一位书法家。
在翁思再看来,吴小如对京剧学研究是一位开创性的人物,在他这样的后生晚辈看来,都是“心中仰望的高山”。一来吴小如把文科治学的方法,系统地引进京剧学研究。二来他是俞平伯的学生,因此也把考据学的很多方法运用于戏曲研究。翁思再回忆说,吴小如非常重视细节问题,经常会写文章指出别人的不准确之处,“虽然我们是多年的忘年交,有一年看我一篇文章后,他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特地指出我的漏洞和失误,他这种严肃的学术态度令我印象深刻,也是对我的一种爱护。小如先生精于考据,避免了戏曲研究中很多以讹传讹的问题。
除了一些学术论文,吴小如生平还写过很多关于京剧现状的评论,以及对自己看戏经历的回忆。和齐如山等人不同,吴小如对京剧的治学完全出于兴趣,加上他对京剧黄金时代有着非常深刻全面的了解,因此他的文章现在看来有着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除此之外,吴小如还开创了京剧唱片学的先河,他生平收集了大量京剧老唱片,并在前人基础上做了修订、梳理和研究,在京剧唱片研究领域可谓独领风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