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个月构建反腐“天网”:中央纪委官网折射中央反腐理念之变

澎湃记者 卢梦君
2014-05-06 18:5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人民日报》5月6日头版瞩目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

        第一时间发布案件信息,点击鼠标直通中央纪委,点名道姓通报曝光,7位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做客在线访谈与网友交流……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称,开通8个多月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种种举措,从一个侧面折射中央反腐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之变。

        早在今年1月28日,澎湃旗下微信公号“饭局阅读”已刊文分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七大先进理念。

        这七大理念分别是:坚持认为该网站属于政务网站性质,而非新闻网站;将网站打造成为中央纪委反腐倡廉信息“第一出口”;中央纪委副书记上访谈,回答网友的提问;建立纪检系统信息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查处信息;该披露的一定披露,决不搞无谓的神秘化;迎战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以及做政务网站,但采用典型的新闻报道手法。

        在这篇名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如何做到政务网站NO.1的》的文章中,澎湃记者认为该政务网站去年9月2日上线后,所获得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鼎力支持。

 第一时间发布,开放透明反腐

        《人民日报》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评价为互联网时代的反腐新平台,并在第17版用整版阐述,通过这一新平台所折射的中央反腐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之变。

        报道认为,网站做到第一时间发布,让群众早知情,体现了开放透明反腐的思路。

        5月3日11:40,“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栖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4月17日18:30,“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4月12日20:55,“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

        从开通至2014年5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已第一时间发布接受组织调查和移送司法机关的省部级干部和其他中管干部案件信息32条。

        2014年1月22日,因网站在24小时内密集发布了省(区、市)纪委查办的7个厅级干部案件,引爆舆论场。境内外媒体评价,“中国打击腐败力度令贪官胆寒”。很多网友称赞:“打虎拍蝇,清除腐败,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人民日报》报道称,“案件查处”栏目已成为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关注度和点击率最高的栏目,体现了公众对反腐动态的高度关注。

        在政务网站定位上,中央纪委肯定不是要做一个以各地反腐倡廉工作宣传信息为主的政务网站,而是要打造中央纪委反腐倡廉工作最权威信息的第一出口,如果还不能称为唯一出口的话。

        显然,他们做到了。

        稍微留心一下新华网、人民网的报道,你会发现,在去年9月2日之前,这些中央级网络媒体多以“记者从中央纪委监察部获悉”开头,报道省部级以上官员接受组织调查的信息。

        去年9月2日之后,这类快讯的开头大多变成了“记者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获悉”。

        据记者所知,全国不少专司反腐倡廉报道的媒体记者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看看有没有最新发布的信息,尤其是“案件查处”一栏发布的官员落马信息。

        从反腐信息获取渠道上,地方媒体记者和中央媒体记者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第一手信息源。

        3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再次启动机构改革,整合了原有的6个内设机构,新设3个机构(2个纪检监察室和1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同时重新组建了2个内设机构。

        这一信息也毫无意外地由网站首发,27个内设职能部门的职责介绍亦首次被搬上网站。

走进中央纪委,开放敏感领域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主动策划推出的“走进中央纪委监察部”系列报道和“在线访谈”栏目是反腐走向开放透明的又一力证。

        网站自上线之日就推出了“走进中央纪委监察部系列报道”。第一次介绍新网站,第二次介绍组织机构,第三次开始指导网民“如何向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

        “走进中央纪委监察部”系列报道目前已推出8期,介绍了如何向中央纪委举报、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机构、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纪检组组长名单、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等,很多内容都是首次披露。此举被公众解读为“中央纪委越来越开放透明”。

        1月25日,网站又顺势推出了“走进省区市纪委监察厅(局)系列报道”,一天内推出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逐一展示了各省份纪委监察厅(局)的领导班子、组织机构和工作展示。

        并且,该网站还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带广大网友“巡礼”一遍全部31个省份。

        这些带有明显新闻报道手法痕迹专题的推出并非偶然。据记者了解,中央纪委开门办网站,除了既有网站工作人员,也获得了多位来自中央媒体单位网站媒体精英的鼎力支持。

        正是由于这些同时熟悉网络和新闻的媒体人才加入和先进办网理念的应用,才使得该网站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为政务网站的翘楚。

        此外,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去年9月2日,王岐山亲自开通了中央纪委新网站。

        一位当时参与开通中央纪委新网站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当时,王岐山就明确要求一起参与开通仪式的多位中央纪委副书记等领导应该参与网站的在线访谈,与网友们直接交流。

        该网站上线10天后,2013年9月12日,推出首期在线访谈节目。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崔少鹏担任“嘉宾”。当天有210万人次在线观看了直播。

        截至目前,已有7位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2位省委书记、6位省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做客在线访谈。其中包括4位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吴玉良、张军、陈文清。

        中央纪委副书记随便在访谈时透露一点权威信息,都会成为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

        例如,在去年11月5日在线访谈中,张军首次证实,廖少华严重违法违纪案,就是巡视中发现的。这一信息迅速成为各新闻网站的醒目标题和第二天报纸的头条标题,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央纪委高层领导参与在线访谈的受关注程度。

        《人民日报》报道称,这些访谈及时传递了中央反腐声音,回应了网友关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

        “纪检工作对百姓来说曾高度神秘,如今也公开办了网站,接受网上举报。国家核心机构的开放性、它们与社会的互动都迈出坚实的步子。在纪检这个最敏感的领域,如今听到了民意的回响。”《人民日报》援引评论称。

打开正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人民日报》关注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醒目位置设立举报专区,开设“我要举报”“举报查询”等多个栏目,无论何时何地,群众的监督举报、诉求、建议等都可以“一键直达”中央纪委。

        “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中国很早就有了纳言听讼的传统。而网站创办之初就十分注重加强与群众交流互动,了解、收集社情民意,畅通监督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鼠标直通中央纪委”,为群众参与监督举报提供了便捷通道。

        据中央纪委信访室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后,网络举报数量呈现明显上升之势。2013年9月2日至2014年5月2日,8个月共收到检举控告类网络举报74049件,是网站开通前8个月的近2.5倍。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还公布了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信访举报、查办案件、办理政纪申诉案件等工作程序框图,便于群众了解监督举报渠道。

        同时,网站还链接了其他党政和司法机关的举报网站和举报电话,方便按图索骥。所有门户网站都在首页设置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链接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等6个党政和司法机关举报网站。

        《人民日报》评论称,大道不畅,小道必昌。面对群众的反腐热情,只有打开正门,让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人民的监督力量才能够充分发挥。

        另外,今年4月8日,网站根据中央纪委狠抓“五一”重要节点强化执纪监督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推出“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专题。

        截至5月2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已通过网站“‘四风’问题举报窗”收到各类举报近2万件,反映“四风”问题的举报大幅增加。此外,网友通过网站“每月E题”栏目,围绕“晒晒‘四风’隐身衣”话题揭露10多类隐形“四风”问题,为纠“四风”建言支招。

        《人民日报》报道称,媒体和网友对网站突出设置网络举报板块、曝光台、廉政留言板等畅通监督举报、虚心接纳建议的做法赞赏有加。

        “这一封封来自人民的‘鸡毛信’,通过网络直达中央纪委,实质上是构筑了一张监督党员干部的天网。”在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看来,网站犹如纪检监察机关在互联网上的“千里眼”“顺风耳”。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评论称,这些与时俱进的反腐通道,把网上可能无序化的诉求导入规范化的法治程序,提高了网络监督举报的成功率和正能量,用互联网增强反腐机制的效率、弹性和张力,让每一起网络举报的落实都能增强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粘合度。

点名道姓,老虎苍蝇一起打

        《人民日报》认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对每例违纪违法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均点名道姓,这种“真点名、真曝光”,传递的是“刹风肃纪正能量”。

        中央纪委网站还建立起了一个各级纪委、各单位之间的信息联动机制,第一时间通报各地官员落马信息。

        今年4月以来,网站“每周通报”栏目分4期发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719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998人。网友称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通报曝光,力度空前。“直通车”实现了通报信息和举报信息的双向对流,也是对群众监督举报的回应。

        同时,网站发布的每例违纪违法案件均是点名道姓。无论是省部级领导干部还是基层村干部,都一律实名曝光。过去一些地方常用的“某某”不见了,通报全部具体到人、具体到事、具体到处分结果。

        “每一个案件信息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发布都是一次震动和震慑,是在传递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反腐高压态势就是要让领导干部不敢腐。”

        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点名曝光主要以基层违规个案为主。祝华新认为,恰恰是基层干部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公众观感和干群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拍苍蝇”与“打老虎”意义同样重大,遏制群众身边的小微腐败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基层治理中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互信和社会和谐,这是管长远的反腐举措。

        一些地方纪委负责人反映,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内容展示的创新,也倒逼地方加大了案件曝光的力度。

        《人民日报》报道称,2013年底,网站对“曝光台”专题进行了改版升级,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组、监察局(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的通报分类显示,方便对比查询。

        有网友认为,“曝光台”将各地区、各部门单列,各地区、各部门通报了什么案例一清二楚,这也是接受公众监督的有效办法。

 迎战移动互联网络时代

        去年9月2日上线的中央纪委网站只是网站PC端,接下来,中央纪委还要在移动客户端大有作为。

        去年9月12日,崔少鹏成为第一位做客新网站“在线访谈”时说,“网站采用最新的网页开发程序,非常适应手机、平板电脑使用,我们将适时推出网站的移动客户端等其他一些应用服务,以满足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网友随时随地随身应用。”

        显然,崔少鹏所说的“网站的移动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中央纪委网站APP版。

        崔少鹏同时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网站还准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

        尽管他并未给出“适时”和“条件成熟的时候”的具体时间表,但他的这一表态起码表明:迎战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中央纪委准备好了。

        《人民日报》报道称,互联网这场革命使得今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用好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监督,如何主动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倾听意见和诉求、回应关切,正深刻地考验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监督能力。

        最近,网站还将围绕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部署,开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专题,对各省(区、市)和部委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进行重点报道。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各职能部门和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网站的大力支持,是办好网站的关键。”网站有关负责人说,“作为网络平台,可以发挥受众面广、参与便利的优势,更好地为职能部门的工作服务,把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可用网站丰富的大数据资源,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现状的分析和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的研判等,提高执纪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成为政务网站翘楚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无疑已成为中央各部委政务网站、各地方纪委网站改版的样本。

        《人民日报》报道称,四川省纪委在建设“廉洁四川”官方网站时,就明确提出建立网络信访举报“日处理周排查”、网友诉求“快速反应、公开回复”等机制;上海、重庆、广西、湖南、河南以及南京、广州、成都等地纪委在办好官方网站的同时开通了官方微博……

        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带动下,已有20多个省(区、市)纪委纷纷“升级”原网站,重新调整网站定位、增设栏目、加强互动、提升服务,构筑纪检监察机关互联网反腐平台。

        相信,不远的将来,一旦中央纪委网站开通了官方微信,势必会掀起全国各级纪委抢滩微信公号的热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