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浙江记忆(一)——定海三总兵

2021-04-28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浙江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千百年来,各族同胞在这片土地上汇聚融合、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为弘扬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守好“红色根脉” 、打造“重要窗口” 凝心聚力。今日起,我们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浙江记忆”专栏,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浙江

记忆

定海三总兵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7月5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攻打定海。定海成为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占的第一座城池,也是近代史上西方军队第一次占领中国领土。

1841年9月26日,英军第二次攻打定海,总兵郑国鸿(回族)、葛云飞(汉族)、王锡朋(汉族)等各族将士奋起抵抗,先后殉国,5800余名将士无一人投降。以三总兵为代表的汉、回、畲等各族将士谱写了一曲各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可歌可泣的战歌。

万里赴戎机 慷慨殉国难

1840年7月5日,英军侵占定海。东南沿海疆域告急,郑国鸿受命于危难之际。1841 年2月,这位回族将领与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一起带兵3000人,收复定海。

郑国鸿(1777- 1841),字雪堂,湖南凤凰县人。他出身行伍家庭,从小聪慧,少年时就文武兼备。其伯父郑廷松以镇篁千总阵亡,伯父无子,便以郑国鸿为嗣。1795年,18岁的郑国鸿承袭伯父郑廷松云骑尉世职。1840年任浙江处州(丽水古称)镇总兵,郑国鸿在离开湖南前往处州赴任时表示:

“我虽年过花甲,但救国之志犹存,若英夷敢犯,我当效仿古人墨经从戎之意,杀贼卫国,在所不辞”。

1841年9月,英舰29艘,结集舟山群岛黄牛礁一带,侦察定海港洋面。郑国鸿独挡西南竹山门,守卫入港要道。26日,英舰4艘窜入竹山门。葛云飞在半塘土城,指挥众炮齐轰,击断敌舰前桅。敌舰即退出吉祥门,再攻大渠门,又被守军击退。27、28两日,英军转攻新筑土城及晓峰岭,都被击退。30日上午,英军从城西、城南同时发起进攻。激战至下午6时,一部分英军从城西南岸登陆,郑国鸿带队全力阻击。由于连日激战,伤亡重大,形势万分危急,部属劝其退保晓峰岭。郑国鸿说:“竹山不守,晓峰岭焉能自存。武将效命疆场,份也!”始终不肯后退半步。英军连续五天进攻,发射上千发炮弹,也无法攻克,遂不断调集增援部队。

10月1日拂晓,英军利用大雾天气,分土三路向清军发动总攻。清军寡不敌众,阵地逐次失守。郑国鸿带领官兵饥饿疲惫交加,连日大雨衣甲尽湿,但仍往返泥泞的山路,同心协力,全力反击。郑国鸿得知王锡朋战死,晓峰岭失守后,知战事严峻。随即,他将大印交给部下,冲入敌阵。虽受伤数十处,仍挥刀奋力拼杀,直到被子弹击穿胸膛,壮烈牺牲,时年65岁。

将军百战死 杀敌终成仁

战争爆发前夕,定海总兵葛云飞,正因父亡请假在萧山老家守制。得知军情,即赴前线。行前,他在父亲留给他的两把佩刀上分刻“昭勇”、“成忠”,母亲为他亲手染黑孝服,叮咛再三:“国之忠臣,即家之孝子!”

第二次定海战役从1841年9月26日至10月1日,经历6天6夜。战前,葛云飞率将士阵前誓师,他战袍外套着孝服,对天盟誓:“城亡与亡,誓死不离定海半步!”

战斗打响后,海上被英军封锁,每人每天只有半斤干粮充饥。定海各族民众便自发上火线慰问,还特地熬了参汤给葛云飞喝,葛云飞热泪盈眶:“公等随我守城,忍饥杀贼,我何忍一人独饮乎?”遂将参汤倒入旁边小河,与各族将士一起用手捧喝。葛云飞深知火炮的作用,每战亲自操炮,数战中,敌舰弹药舱中弹爆炸,大火冲天,英军纷纷跳水逃命,死伤无数。

第6天,英军援兵至,竹山门外舰艇增至30艘。英军在密集的火炮掩护下登岸,求救无门的葛云飞决定以死报国,他急令炮手开炮,可城上炮位都是面向大海固定住的。情急之下,葛云飞上前猛一发力,竟将这大铁疙瘩转了个向,随即操炮发射,一直打到炮身红透,无法再打。而后他一声大喝:“好汉子,快跟我杀贼去!”带领城上仅有的二百名守军,冲入十倍于己的敌群!

英舰的火炮如雨点般落下,铁质实心的炮弹射穿葛云飞的胸膛,留下个碗盏大的血洞,顿时血涌如注。围上来的英军用长枪疯狂朝他身上乱戳。葛云飞身中40余枪,浑身血染,须发怒张,一目如炬,双手高擎着两把佩刀,屹立不倒。

继承先父志 火烧敌军舰

定海第二次沦陷后,定海百姓和清军将士在郑国鸿之子郑鼎臣(回族)及抗英义军首领徐保(汉族)、包祖才(汉族)等带领下,继续抗击英军。其中火烧英舰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当时,在浙江任候补批验所大使的郑鼎臣,闻知父亲殉难的消息后,急忙奔上宁波镇海招宝山顶,向定海方向放声大哭。为寻找老父遗体,他冒险渡海到了定海,找到洋岙包祖才家,聚集了顾大槐、王运功等一批义勇,他们高举“黑水党”义旗,在定海、镇海等地袭击英军。

郑鼎臣等人将葛云飞、郑国鸿的遗体抢出,送至镇海大营,又设计从东岳宫智取了葛云飞驻守东岳宫山炮台时留下的三麻袋炸药。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10月14日,定海五奎山海面上,停泊着英国皋华丽号军舰。在夜幕的掩护下,郑鼎臣率领10多人,分乘四艘八桨小船,用绳索登上英舰。摸掉了放哨的红毛鬼子。把火油、炸药等吊上舰来。不一会,甲板上、住舱旁、烟囱里的炸药都放好了。其他人从绳索滑下离开敌舰。郑鼎臣等三人点火后跳入海中。

他们刚浮出水面,整个英舰已成了一片火海。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和鬼哭狼嚎般的叫喊声汇成一片。不久,英舰机舱爆炸,很快就被大海埋葬了。

继烧毁皋华丽号英舰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郑鼎臣先后率水勇、壮勇、乡丁数百人,采取乔装接近、雾天突袭、声东击西等方法,又烧毁英舰三艘、大小舢板船数艘,夺获舢板船一艘,消灭英军官兵300多人。

供稿:省民宗委民族二处

原标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浙江记忆(一)——定海三总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