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院士点名、博导现场打卡,贵阳这个机场卫生间布满化石残骸?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沈树忠近日登上中央电视台 《开讲啦》,给观众看了一张自己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卫生间拍摄的挤满化石的石材照片。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尚斌那几天正好在贵阳参加会议,临走时到机场卫生间“打卡”,也拍了几张贵阳机场卫生间的石材照片发在朋友圈,这引来多位地质专家的分析鉴定,最终确定了化石的种类。一些网友也到机场卫生间里“打卡”,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让机场方面也感到意外。
石材业内人士4月28日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种建筑石材以前和普通石材差不多,现在因为多位专家的晒照和打卡而走红,价格直线上涨。
中科院士点名
矿大教授打卡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沈树忠登上中央电视台 《开讲啦》,带大家回顾地球曾经经历了什么样的生物灭绝事件。节目一开始,主持人撒贝宁就放出一张挤满化石的石材照片,这是沈院士亲手拍摄的。而拍摄地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竟然是贵阳龙洞堡机场的卫生间。
贵阳龙洞堡机场卫生间的化石
沈院士说:“大家可以看到洗手台上面有各种各样白色花纹的石材,这叫做腕足类化石,这都是几亿年前的化石,我真有把它们取下来的冲动,因为从这些壳体里面可以知道很多地球过去的秘密,比如当时是什么样的环境,海水是什么样的温度。”
就在这期《开讲啦》播出的时候,贵阳正在召开两个地质学方面的会议,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地质学会会员陈尚斌教授从徐州赶到贵阳参加,陈尚斌也收看了节目,了解到贵阳龙洞堡机场卫生间化石的事儿,于是4月25日晚,参加完会议的陈尚斌,也去该机场卫生间里“打卡”,拍了几张化石石材的照片。
贵阳龙洞堡机场卫生间的化石
陈尚斌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沈院士发这张照片的意思是说,在生活中有时可能就会看到化石。当时我正好在贵阳参加会议,结束后到机场乘飞机,看到他的照片,觉得有些好奇,就想去卫生间看看有没有,结果一进去就看到了,于是拍了几张照片。”
因为那些石材不能敲不能划,经过了打磨和抛光,没法做鉴定,虽然看起来像是腕足类古生物化石,但是陈尚斌无法确定属种,就发了个朋友圈,当作打卡一般。
也没想到打卡照片火出圈了。
陈尚斌发了朋友圈之后,很多人来问情况。打卡化石照片这么火,让他感到有点意外。
同样感觉有点蒙的还有贵阳龙洞堡机场。紫牛新闻记者致电该机场,想了解卫生间石材发现化石一事,工作人员说最近也接到很多电话,都是询问卫生间化石的问题,机场方面确认为化石残骸,系采购而来。
多位地质专家鉴定
讲述石头背后的故事
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詹庚申在朋友圈看到陈尚斌的照片,就发给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地质学会首席科技传播专家钱迈平博士,请他鉴定。
起初,钱迈平感觉这种密集堆起来的腕足类化石是国内常见的鸮头贝,“但是再仔细一看,发现有问题,因为鸮头贝一般都是完整的,而且产地在广西武宣至象州一带。贵阳机场卫生间里的那些化石很多是破碎的,很可能产地在贵州,所以肯定不是鸮头贝。”
钱迈平与沈树忠院士进行了交流,最后确定贵阳机场卫生间的化石是五房贝目枝线贝科拟房壳贝属的石矸拟房壳贝,距今大约有4亿3900万年。
钱迈平说:“虽然鸮头贝和拟房壳贝的切面比较难区别,但是仔细看一下,贵阳机场卫生间台面中的贝壳有些已经分离散乱。而鸮头贝是长期堆积埋藏,两壳合在一起,没有分离散乱。拟房壳贝有些是分离散乱的,它们的埋藏环境和广西中泥盆鸮头贝的埋藏环境完全不同。”
他说,因为贵州的拟房亮贝化石大多散乱破碎,所以经常被制成建筑用板材出售,而广西的鸮头贝保存完整,可以当作观赏化石出售,价值比拟房壳贝高很多。
贵阳机场的化石建材属于石灰岩,为什么它是黑色的呢?这里面可能有比较曲折的故事。
钱迈平说,这些化石的形成可能与风暴或者海啸有关。生物本来都是生活在有阳光和氧气,水比较清澈的地方,但是它们形成的化石是黑色的,说明当时的水是混浊的。海底的水如果长期不流动,就产生一层含有硫化氢的淤泥,风暴或者海啸把它翻搅上来以后,堆积形成的岩石是偏黑色的。这些化石之所以散乱破碎,可能很多生物已经死掉并且沉到海底,被大自然的力量搅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生物外壳或者骨骼被打碎了,然后混在一起堆积成岩。
化石既不遥远也不神秘
贵州铺路石上也有化石
詹庚申把专家鉴定发到微博上,引起更多网友的关注。
网友阿末正好路过龙洞堡机场,她对沈院士说的化石石材同样感到好奇,之后认出了机场卫生间里的石头,并表示贵州铺路石上也有化石。
钱迈平说,建材里的化石还是挺常见的,“南京长江大桥的电梯墙壁在上世纪70年代使用的那种红颜色的石头叫叠层石,是从徐州采过来的,大概是八九亿年前的一种叫蓝细菌的微生物形成的化石,也很漂亮,人们都拿它做建材,北京老火车站也用过。”
这种石头有颜色或者花纹,切出来很漂亮,经常被当作建材,商家卖的时候一般都把它叫做大理石,实际上是石灰岩。它上面的花纹不是大理石花纹,是化石形成的。
钱迈平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贵阳机场卫生间里的化石种类比较单一,而在贵州关岭和云南罗平等地,发现过更漂亮的化石,生物种类有很多种,包括腕足类、珊瑚类、双壳类等,甚至还有鱼龙和各种古怪的爬行动物,全都埋在一起,估计它们遇到了突然性灾变。
知名科普博主“江氏小盗龙”很关注公共场所建材里的化石,他告诉记者,这类石材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在南京的德基广场和六朝博物馆,都能见到化石石材。
科普作家刑立达说,化石没有那么遥远那么神秘,以前的粉笔通常用天然的白垩,其实是藻类钙质遗体的堆积物,煤就更不用说了。
化石石材会讲故事
才能火起来
化石出现在石材里不稀奇,不过它能让石材增值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古生物化石爱好者竹子进一步确定了这种化石石材的产地,他告诉记者,这种石料的主产区应该在遵义正安,但是近些年因为环保等原因而相继停产。
竹子介绍说,含有这类化石的石材在市场上还有个艺名,叫“海贝花”,其实就是腕足灰岩(也叫贝壳灰岩)的统称,里面有很多种贝类化石。五房贝目生物是当时在这一地区的优势物种。他举例说,就像在南方的臭水沟里看到满满当当的水葫芦一样,非常繁盛,所以现在能够在那里发现这么多化石。
地质和古生物专家对化石有研究,而对于商业性的建筑石材市场不是很熟悉。在这方面,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创始人刘良是权威。刘良本来学的是生物化学,误打误撞进入石材行业,如今他创建的英良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石材集团之一。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做了20多年的石材生意,跑过很多矿山,世界各地的石材都见过,看到过非常多的化石石材。
他说以前当地人并不觉得“海贝花”是化石,只是当作普普通通的建材使用。
刘良说,石材里有化石是很普遍的,现在装修时经常用的德国米黄石材,就含有很多生物化石。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些世界各地进口来的石材,里面都能看到化石。
石材里有化石,能不能卖得贵一些?
事实未必如此
刘良告诉记者,对古生物化石爱好者来说,石材里有化石是非常有意思的。
但是,化石可能会破坏材料的纯净度,而且化石堆积的密度不一定均匀,切出来的石材花纹很难一致,不够美观。因此,以前在建筑中可能不喜欢用“海贝花”之类的石材。
如果从化石的角度来解释这样的石材,那些不均匀的花纹反而包含很多故事,对于喜欢化石的客户来说,可能更有意义。
刘良说,不同的人对于化石石材的价值有着不同理解,所以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把石材的建筑用途和化石的自然科学用途高度结合到一起,他创建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就是尝试着做这件事,要让石头会“说话”。
刘良曾经去过遵义正安的石料产地,他说沈院士拍的龙洞堡机场卫生间里的化石石材质量非常好,花色很均匀。不过那里出产的很多“海贝花”石材不一定有这样均匀的花色,而且没有人做推广,所以在市场上没有普及。
刘良认为,国产石材的增值是一个建材行业的问题。龙洞堡机场卫生间那种黑色石材本来应该挺流行的,只是因为里面有了化石,显得特别乱,所以从前用的比较少。
如果能从化石的角度入手,把这种石材的历史和文化讲出来,让它有故事,一定能火起来。
沈树忠院士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点名龙洞堡机场卫生间里的化石石材,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历史和意义,不仅是很好的科普,一不小心还成了“带货”能手。
刘良28日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贵州“海贝花”石材原来每平方米的价格只有200元,现在很多人都来购买,价格已经涨到1000元左右了。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原标题:《【紫牛头条】院士点名,博导现场打卡,这家机场卫生间火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