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连续四年闯滩上海,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再来沪首演新作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21-04-28 09:1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这里有最期待创新的目光,也有最懂行的观众,还有最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最良性的市场平台。我们希望借助上海的全球影响力提升乐团的知名度,也希望能通过上海观众的‘火眼金睛’来为新作亮分。”作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艺术总监,彭家鹏如此说道。

彭家鹏

5月7日,在彭家鹏的带领下,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全新创排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江河湖海颂”,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首演。这也是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长三角联动”单元的重头戏。

“江河湖海颂”特邀钢琴家谭小棠加盟,包含了作曲家姜莹的中国管弦乐《艰难与辉煌》、张朝的钢琴协奏曲《琴动山河》、唐建平的第一民族交响曲《江河湖海颂》。

《艰难与辉煌》以《国际歌》为素材,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气质;《琴动山河》对标钢琴协奏曲《黄河》,以钢琴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的形式奏响对党、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江河湖海颂》展现了长三角的风土人情,歌颂了蓬勃、开放、进取的人文精神。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

三部作品皆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为庆祝建党百年委约的新作,之所以将首演都放在上海,乐团负责人成从武说,“上海之春”历来主推新人新作,“我们这支平均年龄不过28岁的团队,是中国最年轻的乐团,自然是新人,而此次推出的三部作品,又都是最新出炉的新作,登上‘上海之春’再契合不过。”

从《艰难与辉煌》《琴动山河》《江河湖海颂》,再到此前的《丝竹里的江南》《华乐苏韵》《风雅颂之交响乐》……这支年轻乐团诞生至今不过4岁,却已经连续4年闯滩上海,且坚持一年来两次,坚持将原创新作的首演放在上海。

“我们看重这个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环境,也想在这方国际范的平台,不断扩大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影响力。”成从武解释。

为了突出重围,在业内站稳脚跟,打响品牌辨识度,作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灵魂人物,彭家鹏始终坚持民族音乐的“交响化”尝试,而坚持将新作带来上海,也正是信赖这个包容的城市,信赖上海观众开放的目光。

4年来的坚持,收获满满。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每次到上海,前来现场捧场的业内同行和民乐爱好者不在少数,乐团同时又扩大了朋友圈,在上海圈了一批“苏粉”,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市场化之路。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