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党史·我打卡】怎样评价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021-04-27 1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答案: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它是在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因而又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主要是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和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也提出了正确的路线。但是,由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党对当时的形势做出了一些错误判断,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通过这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总路线的制定,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符合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客观历史要求的,也是八大一次会议正确路线的继续。但是,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客观经济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加上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所以这条总路线有很大的片面性,它过于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的作用。尤其是在后来的宣传工作中,片面强调总路线的基本精神是“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等等,使“左”的指导思想蔓延,盲目求快压倒了一切,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不应有的严重损失。

(资料来自《党史党建知识1000题》《辉煌岁月:党员干部党史知识必修》)

原标题:《【学党史·我打卡】怎样评价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