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峨眉山市:峨眉武术传承人祭祖大典再振武林雄风

2021-04-27 14: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4月26日下午,正值峨眉武术联合总会成立11周年之际,

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髓,峨眉山市笫三届峨眉武术传承大会暨峨眉武术传承人祭祖大典在峨眉山大佛禅院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武术名人、专家、“峨眉派”弟子及各界嘉宾近千人齐聚峨眉山下,共同见证“峨眉武术”国家级、省级、乐山市级和峨眉山市级的4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祭祖大典,并参加“峨眉派”文化照壁揭幕仪式和峨眉武术功夫表演团武术展示活动,回眸光辉历程,再展武林雄风。

仪式现场

 

龚德勤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

活动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龚德勤,四川省武术协会主席肖家泽,副主席温佐惠,乐山市体育局局长向蕾,峨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峨眉武术联合总会名誉会长释永寿为“峨眉派”文化照壁揭幕;峨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卞茜为“峨眉派”宣传使者马赵凌云带上花环;峨眉武术联合总会会长满霖致欢迎辞;“峨眉武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超率各级“峨眉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着汉服,行大礼,拜谒峨眉武术历代宗师。

“峨眉派”文化照壁揭幕

 

为“峨眉派”宣传使者带花环

龚德勤在会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期望峨眉武术重登颠峰,常态化地向全国武林同道展现峨眉武术发展的新辉煌,代表峨眉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武术故事、讲好峨眉武术的故事,成为峨眉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为峨眉山的发展、为中华武术的弘扬、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中国三大武术流派之一的峨眉武术起源于峨眉山,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峨眉武术历代武僧辈出,成就辉煌,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创编了通臂拳、通臂剑而成为峨眉武术鼻祖,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北朝东魏时期的淡然法师将军旅攻防竞技传入到峨眉山佛门之中,为峨眉武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南宋时期的白云禅师创立了“峨眉临济气功”使之成为峨眉派的镇山之宝;德源法师创立了白眉拳并撰写出《峨眉拳术》一书,是峨眉武术走向成熟并自成体系的标志;明代普恩禅师创立的“峨眉枪法”成为古代武林名枪,大大丰富了峨眉武术的内涵和理论;清代湛然法师撰写的《峨眉拳谱》一书,将峨眉派武术划分得更加系统,使峨眉武术进一步走向了成熟。

传承人展示峨眉功夫

多年来,峨眉山市高度重视峨眉武术的保护、传承工作,自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非遗”之后,于2010年成立了峨眉武术联合总会,为天下“峨眉派”弟子建立了认祖归宗的峨眉武术宗祠,涌现了国家级传承人王超、省级传承人释通永、汪健、扬烈洪等一大批成绩卓著的老、中、青武术名家和优秀弟子,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中获奖。2019年,峨眉形意拳、峨眉十二庄、峨眉刀、峨眉刺、峨眉剑、峨眉拳、峨眉枪、峨眉棍、峨眉通臂拳、峨眉派僧门八段锦、峨眉猴棍、峨眉猴拳、峨眉武术罗门等13个单项申报为峨眉山市级“非遗”。2020年,成功将峨眉通臂拳、峨眉拳、峨眉十二庄、峨眉武术罗门等4个单项申报为乐山市级“非遗”,开启了峨眉武术文化保护、抢救、弘扬的新征程。

从2002年峨眉山市戍功举办中国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精英赛之后,先后举办了六届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 两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并承办了第十二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等高规格的武术赛事,四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先进武术之乡”称号,202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峨眉武术”被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目前,峨眉山市共有武术健身站点59个,武术馆、校、队、会、团等组织机构11个,遍布全市社区、乡镇、企业、高校及中小学、幼儿园等,全市习武总人数达到4万余人,峨眉山大佛禅院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非遗”项目峨眉武术体验基地,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承会上,王超等老拳师与“峨眉派”弟子们共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峨眉功夫。王超表示,首次举行峨眉武术传承人祭祖大典,旨在通过缅怀“峨眉武术”宗师,激发峨眉武术传承人及全球峨眉派弟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髓,薪火接力,世代传承,让峨眉武术这一国字号的“非遗”文化进一步闪耀神州,走向世界。(林立 四川经济网记者 苟邦平 文/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