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八零九零》:想过没有,我们以后怎么养老?

曾于里
2021-04-28 16:0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八零九零》这个剧名很容易让人误会是80后和90后,但实际上,“八零”指涉的是80岁的老人,“九零”指涉的是90后。《八零九零》关注的是,两个90后年轻人与养老院里一群老人的故事。这部剧是当前电视剧市场里比较少见的养老题材作品,并且随着剧情推进渐入佳境,可看性尚可。

《八零九零》海报

林素芬(吴冕 饰)是一家叫做“阳光之家”的养老院的院长。她在一次检查中查出肝癌晚期,时日无多。养老院是她一辈子的心血,她开始为养老院物色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但面试了几个人,都是把盈利挂在嘴边,这与她的经营理念背道而驰。林素芬遂希望把养老院交给自己的孙女叶小妹(吴倩 饰)。

林素芬与孙女叶小妹

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开始并不知道奶奶病情的叶小妹,拒绝了奶奶的请求,并表现出强烈的不情愿。她的爱好是画漫画,她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当她得知奶奶患病的消息后,叶小妹迅速醒悟过来。90后的养老院院长,能够与老人们和谐相处吗?

叶小妹成为新院长

对于过三爽(白敬亭 饰)来说,与老年人打交道,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事。他的职业是保健品推销员,目标客户就是一众老年人,伶牙俐齿、巧言令色是他所擅长的。但众所周知,很多老年人的保健品压根就不保健,所谓的推销其实就是忽悠。

过三爽忽悠老年人

在领导的“部署”下,过三爽接到打入“阳光之家”养老院的任务。为了顺利完成目标,他决定把爷爷过江东(倪大红 饰)送进养老院,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进出养老院推销保健品了。

过三爽这个小忽悠并不太惹人嫌,一方面是他够惨,“遇人不淑”、天降债务,为了讨生存有些无奈。另一方面,他个性阳光,自带喜感,倒有点像春晚小品《“儿子”来了》葛优的年轻版。在得知叶小妹奶奶罹患的是绝症后,他赶紧把房子租了,用房租还叶小妹买保健品的钱。他心不坏,底线也是有的。

过三爽本性不坏

过三爽与叶小妹就这样不打不相识,从互相看不对眼,到共同扛起了一家养老院。

在刻板印象里,养老院是老年人的事儿,养老院的题材也不受年轻观众青睐。《八零九零》则找到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让年轻人与老年人产生新老碰撞;它既是养老院的故事,也是两个年轻人的成长故事,是一代年轻人承担养老责任的故事。

年轻观众可以对养老院的故事不感兴趣,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要面临养老的责任(其实很多人已经在承担这一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1%。一边是老年人越来越多,一边是“少子化”情形加剧,年轻人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我们真的想好应对之策了吗?“老有所养”所指涉的“养”,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赡养吗?

《八零九零》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老年人群像。当一个人老去时,他的很多行为反倒像是小孩,“阳光之家”也像是“阳光幼儿园”,老年人各有各的“调皮”。比如有人爱偷偷抽烟喝酒,有人热衷于养生,有人爱吹牛,有人很臭美,也有人不是那么讲理……

倪大红饰演的过江东个性可爱

如果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无论孩子有啥缺点不足,家长一定会选择包容接纳,并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父母昔日那么疼爱孩子,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却不见得会像昔日父母对待自己那样对待父母。有人说这是生命繁衍生息的“规律”,我们总是牺牲上一代人来成全下一代人。但其实又不仅仅是如此,老年人对物质的需求并不是很高;他们真正需要却同时匮乏的,是子女精神上的赡养,是子女愿意给予他们时间,愿意倾听他们、关心他们、陪伴他们。

李建义饰演的不高兴生日时装病,希望子女们记得他生日,结果只有林院长记得。

很多子女反而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不耐烦”,没什么耐心。他们眼里父母就是成年人,活了大半辈子应该自立、懂事、不要矫情、不要给自己添乱。所以,很多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有着巨大的空洞。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推销趁虚而入。老年人倒不见得是真的相信保健品的功能,他们只是在“儿子/孙子”“女儿/孙女”(推销员自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嘘寒问暖里,感受到“亲情”,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是被关心的。

《八零九零》就很形象揭示了保健品骗局背后的现实问题。过三爽的领导说:“对待客户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因为父母的钱迟早是我们的钱。”年轻人得想想,为什么老人愿意相信“假儿子”而不是“真儿子”?因为真儿子的精神赡养,缺位了。

保健品都是这么趁虚而入的

养老院养老也会慢慢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但当前而言,不同地区、不同价位的养老院,在服务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说到底,无论是育儿还是养老,我们需要的都是专业化、规范化。幼儿园里有幼教,我们也亟需培养更多年轻的、专业的护理员。有数据显示,我们养老产业存在200万护理员的缺口,并且大多数护理员的年龄偏大,很多护理人员本身就是老人。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加入?除了这是一个苦活累活外,还在于不怎么赚钱。好一点的养老院收费不菲,超出很大一部分老人的支付能力,大部分收费低的养老院都是小作坊式的(这是市场主流),只能是满足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也无法吸引年轻护理员加入。巨大的养老需求与低水平的支付能力是我们养老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花大力气解决。

《八零九零》无力探索这么沉重的话题,它的风格是温暖治愈的,试图给出的纾解之道也非常理想化。剧中的“阳光之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养老院,也为我们塑造了理想中的九零后过三爽、叶小妹,它指向的是对年轻人的一种精神感召:爱与责任。

老人们唱着老院长最喜欢的歌送别老院长,是很动人的一刻。

这听起来有些空,可在社会结构性问题未解决时,的确只能依靠个体的精神力量。每一个年轻人都不妨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以后要怎么养老”,也许我们就能够对老人有更多的同理心,能够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耐心和陪伴。这群老年人的未来,大概率也是我们的;怎么对待他们,未来的年轻人也会这么对待我们。

单凭一部电视剧没办法一劳永逸解决养老困境,但《八零九零》的选题还是有它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八零九零》不妨成为讨论的起点,也期待日后会有更多电视剧关注养老题材——它真的值得更多关注。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