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蚂蚱养殖助农户飞“蝗”腾达

2021-04-26 20: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棚蚂蚱再有半个月就长成了,看这个头儿长势不错,估计能收200来斤。”家住常郭镇柳林庄村的邓金峰一边给他的“宝贝”蚂蚱喂食草料,一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邓金峰的蚂蚱大棚高约2米,与普通蔬菜大棚略有不同,全部使用透气的纱网和塑料膜建造,出入口处装有拉链,看上去好像一个个巨型蚊帐。大棚里,密密麻麻的蚂蚱“铺”了一地,它们或爬或跳,非常活跃,大概有数万只。邓金锋告诉记者,这样的养殖大棚他有20个,另外还承包了三亩土地专门用来种植蚂蚱食用的黑麦草、玉米草等作物。

早期,邓金锋与妻子刘青种过庄稼、开过饭店。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人工养殖蚂蚱。起初,邓金锋养殖蚂蚱的规模还没有这么大,由于两人技术有限,蚂蚱成活率不高,产量跟不上,效益也很低。于是,邓金峰多方打听,找到了官庄乡一位有经验的养殖户,通过参观养殖棚、学习养殖技术,慢慢有了底气。加上邓金峰善于琢磨、喜欢实践,凭着一股子钻劲,他的养殖经验变得越来越丰富,蚂蚱的产量也上来了。夫妻俩变得更有干劲儿了,每天一大早儿俩人一起去割草,回来后顾不上歇息马上给棚里的蚂蚱喂食。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但两人从不叫苦叫累,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日子也更有奔头儿了。一晃六七年过去了,邓金峰夫妻尝尽了创业的困难与艰辛,但同样也收获了成功、幸福和喜悦。

如今,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养殖棚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邓金峰夫妻忙碌的身影,割草、喂食、育苗、销售……邓金锋抓产量的同时,妻子刘青不忘跑市场,联系了北京、天津、河南等地的收购商,推销自己的蚂蚱。“我养殖的蚂蚱只吃青草,个头足够大,蛋白质高,甲壳素高,现在都提倡绿色无公害食品,咱们这是最绿色的,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现在销路也不愁了,各个供货商都抢着要。”刘青笑着说。邓金峰夫妻俩,为人实在、踏实肯干,大家喜欢和他们合作,销售渠道打开了,小小的蚂蚱让邓金峰夫妇走上飞“蝗”腾达之路。

邓金峰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笔帐,家里八亩地种粮食的话一年毛收入是一万元出头,养蚂蚱20个棚一茬能出3600斤以上,每斤蚂蚱的批发价是16元,一年能收四茬,毛收入就在23万元左右。

“养殖蚂蚱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生长周期短,只要达到了生长所需的温度,产卵、生长就不是问题。有想养蚂蚱致富的可以上我这来,我无偿地提供技术。”邓金峰说。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蚂蚱养殖助农户飞“蝗”腾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