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确定碳排基准线要先行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21-04-26 20:21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难度不大,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碳排放基准线设定等问题。”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陈白平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对澎湃新闻表示,完善上述“基础设施”对于企业制定自身减排路径及引导金融业助推碳减排而言至关重要。

据波士顿咨询测算,从资本投入角度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2020年至2050年累计需要90万亿-100万亿人民币投资,约占这30年间累计GDP总额的2%。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是完全可能的,绿色技术投资至2050年将贡献2-3%的中国GDP,同时带来就业率提升。 

碳减排的关键抓手 

陈白平表示,去年,波士顿咨询曾基于国家部委相关研究机构的基础数据制定中国气候路径报告,该报告将碳中和目标层层分解到不同行业部门,测算了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转型成本和可行性。能源、工业和交通三大部门的碳排放占比超90%,其中,自2013年以来,能源和工业领域碳排放趋势已呈现平稳或有所下降。交通领域碳排放仍有5%左右的增长,但在中国的交通电气化目标下可以实现2030年达峰。

“2030年之后确实有很多挑战,尤其是能源部门面临的挑战。”他说道。以煤电为例,在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中,煤电发电量占比高达65%左右。同时,80%的煤矿是在2000年之后投入使用的,煤矿自身存在四、五十年的使用周期。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及碳价的引入,未来五到十年内,煤电将不再拥有成本优势。“煤炭企业面临的压力最大,寻求转型出路的需求最迫切。其他行业则更多处在观察、计算自身碳足迹的阶段。”

据陈白平观察,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大部分企业仍在初步规划阶段,碳减排目标对行业和企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以最经济高效的途径实现目标?自身的减排方案怎么定?对企业来说,首要步骤是先确定自身的碳排基准线。

波士顿咨询将中国的减碳举措分为能源结构转型、模式升级、能效提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四大类。陈白平认为,这四个方向上都将产生新的市场机遇。

在能源结构上,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将替代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 清洁能源及储能的全产业链,包括设备、原材料、开发、管理及后续服务都有可观的投资机会;模式创新上,通过改变现有设备、工艺的运作模式来推动节能减排(如采用创新工艺流程、 交通模式变化、使用热泵技术);能效提升即提升能源效率,将催生更多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在化石能源发电以及工业部门中推广碳捕获与储存,将带来该技术及业务模式的创新。

绿色金融的多重挑战

“3060”目标下,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绿色领域项目倾斜。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何大勇表示,我国的绿色金融信贷和绿色债券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但未来面临多重挑战。

最大的挑战在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有很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针对绿色相关行业目前还缺少深入研究,如何建立起专业化判断能力、在提供相应金融产品时最终把控住风险,非常关键。

比如,火电的转型升级需要投资,对煤电、煤矿开采等传统化石能源行业,如何评估和管理具体的技术改造风险?如何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考验的是专业化能力。对于新能源行业细分赛道的分析,同样基于专业化判断力。

第二重挑战在于资金的筹措,要支持产业转型,钱从哪儿来?现阶段由于缺乏数据和行业标准,跨国资金、政策性机构进入中国碳减排领域存在阻碍,须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绿色认证标准和数据。

第三方面挑战是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比如行业数据的主动披露、认证以及绿色资产相关的评级、认定等等,仍需要相关监管机构、行业共同推动整个标准的建立。

与此相关的是,央行行长易纲4月20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时表示,央行正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通过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构建激励机制等途径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为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央行正与欧盟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供国际投资者参考,促进国际绿色金融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