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炒几年前冷饭,美团玩科技还差那么点意思
产业作者|许雄俊|一鸣网
前些日子,美团也在无人驾驶领域有所动作, 4月19日,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已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预计未来3年,美团将在北京顺义、亦庄以及深圳等多地区和城市落地,实现外卖、买菜、闪购等业务场景的无人配送服务。
据美团方面表示,新一代无人配送车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较前一代在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升级迭代,装载量达150kg,容积近540L,配送时速最高20km/h。经过5年的测试和运营,通过整车性能、综合耐久、低温寒区环境等31个项目测试,自动驾驶技术更成熟,性能更稳定,能适应全天24小时运营需求,城市道路续驶里程达到80km,能感应150米外障碍物并自动减速。
截至目前,美团无人车配送服务已覆盖20多个小区 ,累计配送3.5万订单,自动驾驶里程近30万公里。目前无人配送领域主要涉及室内、半封闭园区以及公开道路三个重要场景。
对于美团无人配送车这些“小有成就”的数据,甚至有人发出疑问是不是要会给外卖配送员带来一场“革命”,显然,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无人配送车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电商平台们就已经宣传相关概念,并小范围落地,但至今无人配送依然离我们很远。尤其对于配送流程更为复杂的外卖餐饮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规模还不成气候
据美团2020年度财报, 截至2020年末,平台共有950万名外卖骑手。去年美团外卖平台的年度交易笔数首超百亿,日均订单量达到2780万。 跟这个海量数据相比,无人配送的订单数完全是杯水车薪的程度。
据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夏华夏称,“该车的发布标志着美团无人配送自研产品开始拥有标准化量产能力”。
随着未来无人配送车的量产化,无人配送在美团平台订单配送比重会有一定的提高吧。
但是, 考虑内美团现有950万的外卖骑手,无人配送车的量产规模起码也得等上万规模的时候才能对整个配送行业产生影响。跟传统外卖骑手的配送成本相比,从研发、生产到日常运营、维护等环节,无人配送车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仍旧是非常大的难题。
同时, 无人配送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痛点需要解决。比如说,无人配送车所需的高精尖地图数据,就算不是重庆那样的特殊案例,以普通城市里的复杂路况场景和天气变化,同时考虑到外卖配送所要求的效率,对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另外, 对于传统居民小区的消费者来说,无法配送上楼就意味着下单欲望的降低,除非之后还会出个履带式爬楼梯还能保证里面的饭菜不侧翻的无人配送车。就算是带电梯的楼房,让无人配送车乘电梯、找门户、避开人群等问题也不好解决。让无人配送车在漏下等消费者自己下楼拿?明显的是,没有多少顾客愿意自己下楼拿外卖,单就外卖上不上楼引发的外卖骑手与顾客之间的纠纷就数不清。
隐私安全问题也值得注意。虽然从一方面来看,无人配送可以降低跟外卖骑手接触后被骚扰(因为差评等原因)的可能性。但是无人配送车也是带摄像头的机器设备,怎么保护用户隐私?
小打小闹,短期难有价值?
资本市场上,美团也不是唯一一家搞无人配送的,物流配送作为国内那几家电商巨头竞争的战略重地,自然也不会放过无人配送这个概念。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巨头也纷纷开始搞自己的无人配送车的系统。
早在2018年,苏宁就推出了卧龙一号无人配送车,2020年2月14日,苏宁物流5G卧龙无人车在苏州送出第一单。据悉,苏宁物流与苏宁小店协同,围绕3公里即时配送业务组建无人配送保障小组,启动无人车末端“无接触”配送服务。
2020年9月17日,云栖大会,阿里巴巴宣布发布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针对最后 3 公里的末端物流配送场景。
2020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JDL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京东与江苏省常熟市合作,建设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京东在常熟市首批运营投入30多台无人配送车,针对不同场景的配送需求,共有5种车型,其中最大的一款车箱载货空间达2立方米,单次出发可以配送500单以上。
但是,以 京东物流为例,京东物流第一代无人配送车诞生是在2016年,4年时间的发展时间,30多台的无人配送车投入。考虑到较长的研发周期、投入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可以看出无人配送的普及仍旧是相当漫长的过程。
对于无人配送车这块领域来说,校园配送应该是最值得抓的一块市场,地图精确度较高,道路复杂度相对较低。而且,出于安全原因,外卖骑手素质不一,校园内超速行驶等情况的考虑,不少校园禁止外卖骑手进入校园,学生动辄步行数百米至学校门卫处取餐,对无人配送来说是正好可以切入的市场。
不过, 校园“无人配送”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2018年5月,美团与深兰科技合作研发的 “小蚂哥”无人车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实现商业落地。在松江大学城内,由无人车配送的美团外卖订单达到1000单/天。
2020年天猫双十一期间,22辆小蛮驴进驻浙大紫金港校区,从菜鸟驿站分送27栋宿舍楼,共完成3万件包裹的配送(123个包裹/车/天的配送效率),送货准点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为学生们省下约1万小时的取件时间。
2020年11月,京东也跟北京物资学院达成合作,打造无人配送校园。
但 以上案例最大的价值也无非是打着科技旗号的营销罢了,至今我们也未看见无人配送车真正的规模化落地。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高端技术的发展,无人配送也许会成为未来趋势。但是, 要把各项成本降下来、解决配送过程中的“痛点”,最起码还再得等个挺多年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