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牌导游话山西│从晋阳到太原
桃花红杏花白,翻山越岭等您来!
今天为您讲述的是一座城凤凰涅槃的故事。
《国语》里记载了赵简子以晋阳城为“保鄣”,他派董安于建设晋阳城,并安排尹铎管理,要求将这里作为赵氏家族的永久保障之地。
赵简子是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他是《赵氏孤儿》中“孤儿”赵武的孙子。《史记》中记载“赵名晋卿,实专晋权”,说他名义上是晋国的卿大夫,但实质上掌控着晋的实权。
晋阳城的建设历时三年,于公元前497年完工。赵简子告诫儿子赵襄子说:如果晋国有难,有晋阳城足以自保。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赵简子的有备无患,在晋阳城建好的四十年时间里就发生了两次大战,并救赵氏于水火。尤其是发生在公元前453年的晋阳之战,晋阳城被水淹三年还完好无损,固若金汤。
走过了晋文公创立的晋国霸业,曾经站在太行巅峰的晋国走上了下坡的“快速路”。从晋献公时的晋无公族,让晋国通过任人唯贤的改革高速发展,但最终也在自己打造的“六卿”制度下,把晋国推出了历史的舞台。晋阳之战正式开启了三家分晋和晋国走向灭亡的大门,也将中国历史这出舞台剧从春秋五霸换到了战国七雄的频道。
隋末,太原留守李渊镇守晋阳时,与其子李世民图谋起事推翻隋王朝。身为隋炀帝的封疆重臣,李渊终于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建立了大唐帝国。晋阳古城,也就成了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唐朝的国都在长安,但站在晋阳古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大唐王朝从这里走来”。
唐朝历任皇帝为发挥晋阳的重要战略地位,不断扩建晋阳城。扩建后的晋阳城拓展为东城和西城,两城又与横跨汾河的中城相连,巍然壮观之势全国罕见,其政治地位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几乎相等,史称唐代北都,公元742年更名为“北京”。
武则天时期,晋阳城走到了她的高光时刻,城墙周长超过40里,城门达到24座,跻身于全国大型城市的行列。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这里成为北汉的国都。倚仗一千五百多年的经营,晋阳城硬生生挡住了宋朝军队数年的进攻。
最终在公元979年,宋朝建立近二十年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已经十年三下河东,才在最后一战时,围困晋阳城一个月,终于破城而入,盛怒之下的赵光义命令火焚水灌晋阳城,一座始于赵氏的千年故城就这样毁于赵氏的战火。
宋太平兴国七年,在晋阳城北的唐明镇兴建太原新城,但此时建起的只是一座周长十里的小城,与横跨汾河两岸的晋阳大城无法同日而语。
明朝时,太原城几经扩建,再度跻身于全国重要城市的行列。明洪武八年,在晋阳古城遗址上建起了太原县城,宋建的太原城称太原府城,一“府”一“县”隔汾河相望。
直至民国时期,太原称“市”,太原县城更名为晋源县,取晋水之源的意思,后又调整为晋源镇,直至今天复建古太原县城。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导游大师牛刚解读
这座明建太原县城,又称凤凰城,周长3.8公里,虽然规模较当年的晋阳古城小了很多,但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还是让这两座同一块土地上先后出现的两座城池,呈现着相同的历史韵味。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站在晋祠悬瓮山上,遥望晋阳城遗址,故城雄风不在,只见麦浪飘摇。写下了《过晋阳故城书事》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今天我们走下古太原县城的城墙,踏上晋阳古城遗址的城墙。这只是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她们却走过了两千年的接力。犹如当年元好问遇到的春风,我的眼前却没有麦浪,只有古太原县城上的猎猎旌旗。四十年前,一个六、七岁的晋源男孩儿就在这里,这个他眼中的“黄土堆”下做游戏,等他长大了工作以后,成为一名导游,站在这两千五百年前的“黄土堆”晋阳古城城墙遗址上,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绍自己家乡曾经金戈铁马的辉煌,这个小男孩儿就是我。
游山西,就是读中华文明演进史。读懂山西,您就读懂了中国。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来源│金牌导游话山西团队
部分图片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晋源发布
编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分享
收藏
点赞
原标题:《金牌导游话山西│从晋阳到太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