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嘎丽科普开讲丨陈薇院士:巾帼不让须眉,冲在疫苗研发第一线的女将军

2021-04-21 16: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家 ,作者采集工程

中国科学家

依托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所搜集的珍贵史料,展现老科学家们的学术生涯、精神世界及突出贡献。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人物专题宣传平台。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54岁的陈薇闻令即动,带领科研团队奔赴武汉前线;同年3月16日,陈薇团队带领研发的中国本土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2021年2月25日,陈薇团队带领研发的我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

在陈薇等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疫苗研究进展保持在国际先进行列,堪称疫情期间“中国速度”的表率。

2020年8月11日,陈薇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陈薇(来源:中国工程院官网)

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她长期从事生物防御新型疫苗和生物新药研究,研制出中国军队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新冠肺炎爆发后,她紧急前往武汉参与科研及疫情防控工作,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参军报国,走向军事医学

陈薇从小成绩优异。1988年,大四的她获得了浙江大学保送清华攻读硕士的机会,师从丛进阳教授。

大学时的陈薇(来源:金华新闻网)

硕士即将毕业之际,陈薇收到了深圳一家生物公司的邀请。如果前往该公司工作,也许陈薇会成为一个高薪白领。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让她拒绝了这次机会。

一天,因为帮导师取一份抗体,陈薇走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这里尖端的试验设备和前沿的科研课题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她做了一个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决定:主动报名参军,为祖国的军事医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时,家人朋友几乎都无法理解她的这个决定,大家普遍认为:“清华人到部队去等于是埋没了自己,入伍就意味着落伍。”但陈薇仍然“一意孤行”,开始了潜心研究、为国效力的漫漫科研路。

1991年4月,特招入伍,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并将抗病毒药物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

1995年,考取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攻读基因工程专业;

1998年6月,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并被选入军事医学A类人才库;

2002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抗击非典的国家战士

2003年春天,“非典”爆发。陈薇临危受命,开展“非典”病毒的研究工作。为了获得第一线的病毒数据,了解患者真实情况,她和同事们前往广州疫情爆发处,和病毒博弈,时时刻刻都面临感染的风险。

研发期间,她带领团队进入了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常常在实验室工作七八个小时。在负压缺氧环境中,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般人待上几个小时都会觉得头晕脑胀。为了抓紧时间工作,陈薇会在做试验之前不吃不喝、穿上成人纸尿裤。

由于每天都要和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陈薇和她的团队都被单独隔离起来,丈夫和4岁半的儿子只能从电视节目中看到她。

一天,有人告诉他们,今天的《东方时空》有陈薇的镜头,丈夫和儿子就兴奋地守在电视机前面等。陈薇的镜头一出来,儿子竟然扑上去亲吻电视。

儿子亲吻陈薇出场的镜头(来源:央视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夜以继日奋斗五十多天后,陈薇成功研发出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抗击SARS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陈薇:“天天接触SARS病毒,害不害怕?”

她毫不犹豫地说:“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因为在SARS抗疫期间作出突出贡献,陈薇荣获了“2003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和“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陈薇常把“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这句话挂在嘴边。这种警惕性促使她在生物防控战场开展前瞻性研究,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愈战愈勇。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引起全球性的恐慌。12月,陈薇团队就率先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并在次年前往非洲塞拉利昂,在当地开始了Ⅱ期临床试验。

2015年11月10日,庆祝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开展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当地医务工作者兴奋地把陈薇抛向空中( 来源新华网,张学文 摄)

其实早在2006年,陈薇就敏锐地对埃博拉展开了研究,她意识到:“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正是由于这种防范于未然的精神,这次新冠疫情袭来时,陈薇才能带领团队再次创造出中国奇迹!

再次出征,新冠疫情中的“人民英雄”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得知消息后,大年初二,54岁的陈薇带领军队专家组抵达武汉,并紧急搭建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

武汉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当地核酸检测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薇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大大缩短了核酸检测的时间,提高了确诊的及时性。陈薇说:“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随后,她率领科研团队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推广应用到武汉火神山等医院中,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过年,陈薇总要回到老家和父母团聚,但这次她没有回家,也没有告诉父母她去了武汉。看了新闻,父母才知道,女儿又冲到一线去了。春节期间,陈薇挤出时间给父母打了一通电话。接到女儿电话时,陈薇的母亲开心地笑了。她和丈夫都知道:“女儿是国家的人。”

在武汉,陈薇团队一边研究精准筛选感染病例,一边分秒必争地投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手段,各国都将大量精力放在了疫苗研发上,这一次,陈薇团队创造的“中国速度”依旧走在了世界前列。

陈薇在实验室(来源:中国军网)

在与病毒的较量中,陈薇团队和时间赛跑,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2020年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4月12日,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对于这次疫情,陈薇斩钉截铁地说:“有了应对“非典”和埃博拉疫情的考验,无论是人才队伍、科研实力,还是技术储备,我们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有更好的准备,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陈薇

(1966.2-)

生物安全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考文献:

[1]肖隆平. 陈薇:与毒共舞[OL], 新京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235241508954548&wfr=spider&for=pc

[2]张强. 对战病毒,陈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OL], 科技日报,

https://new.qq.com/omn/20200629/20200629A09Z8A00.html?pc

[3]北洋君. 陈薇哭了!她被丈夫宠爱30年的“神仙爱情”,才是真的甜到齁![OL], 北洋之家,

https://zj.zjol.com.cn/qihanghao/100945839.html

来源:中国科学家

原标题:《百嘎丽科普开讲丨陈薇院士:巾帼不让须眉,冲在疫苗研发第一线的女将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