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读书日|与图书馆相约,寻找你的“诗和远方”

澎湃新闻记者 张颖
2021-04-23 07:07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其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让我们相约图书馆,摘一段静谧时光,享受阅读的美好,寻找你的“诗和远方”。

中国国家图书馆: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

图书馆外景

图书馆阅读区域

图书馆内景

天津滨海图书馆:在海浪上阅读

图书馆面积33700平米、可藏书120万册、坐席1000多个的大型一级图书馆。其独特设计的“滨海之眼”和“书山有路勤为径”让它成为网红图书馆。

俯瞰图书馆

图书馆内部球形多功能报告厅

波浪式“书山”

 三联海边图书馆:最“孤独”的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面朝大海。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

图书馆为一个清水混凝土浇筑的方盒子,有强烈几何感。

室内以原木色为主调,有三层阶梯,每个座位都面向大海。

面向大海,安享阅读

海口云洞图书馆:云中小岛

建筑由白色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形,内外合一,形成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卷曲的混凝土墙体,既是有机形态的建筑结构,也是连接不同空间的纽带,墙、地、天花融成一体。大大小小的孔洞是有机的呼吸口,也将自然光线引入空间的深处。洞型的层次和复杂性将空间一层层拉开,给读者一个想象力的失重场。

云朵下的图书馆

图书馆夜景

孔洞将自然光线引入空间

上海嘉定图书馆:江南韵味与现代设计

建筑沿袭江南书院风格,将古朴与现代巧妙融合。对空间的运用和大量人性化细节,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知。它曾获得美国权威设计杂志评选的2013年“全球最佳公共图书馆”。

航拍图书馆

江南书院风格概念从室外延伸到室内

馆内采用暖色调的木质天花板,将现代的中式线条在空间里得到极简体现。

 宝安图书馆:繁华中的静谧

巨型的玻璃房浮于水面,无论在哪一层,都可以依靠日光来阅读。其外观组成的波浪表面极具艺术感,在水波的映衬下,闪耀灵动。图书馆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阅读者可以在城市的喧嚣下,寻求静谧。

夜幕下的图书馆外观

馆内不同空间分割

图书分拣机器人

杭州晓书馆:开启世外桃源

晓书馆是由著名音乐人、作家高晓松发起创立的,选址在良渚文化村,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图书馆呈几何形状,引入光、水、风等自然元素,犹如置身世外桃源。

在樱花映衬下的杭州晓书馆

夜晚阅读的人们

清水混凝土设计风格

北京篱苑书屋:与自然合一的空间

书屋外墙由4万余根柴火棍建成,看起来非常古朴,而且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室内采光完全依靠阳光透过柴火棒缝隙,洒满整个空间。让读者融入自然之中的同时,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图书馆

柴火棍组成外墙

屋内的读者

 码头书屋:废弃码头变天堂

一座废弃码头,一个阅读天堂。倚靠落地窗可以观江,而书架墙的内部围合出一个由阅览室向码头表面跌落的“阶梯阅读区”。这不仅是读书的场所,同时也保留了人们阅读的记忆。

落日下的码头书屋

阶梯阅读区

依窗观江

北投图书馆:畅游在森林中的木质大船

这座像木制大船一样的图书馆是台湾第一座“绿建筑”图书馆,与公园的树木和谐地融为一体,以自然环保的建筑方式建成。大片落地玻璃窗上都是绿色的倒影,透进馆内的阳光给图书馆的每个角落都增添了一分光明和暖意。

被翠绿环抱的图书馆

书架高度降低,让馆内的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

木质走廊

中新友好图书馆::体验“黑科技”

图书馆大厅采用了二至五层的挑空设计,三级层叠式阶梯与四周回旋书廊融为一体,寓意在知识的阶梯上向书山攀登。来到这里,可以亲身体验最先进的智慧科技。自助服务设备,导航借书、刷脸还书,还有全新“黑科技”汽车穿梭还书系统,让读者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折线形建筑外观

从图书馆中心延伸而出的阅览室空间,堆叠成三个梯形的错层空间。

馆内的新加坡主题区域

上海浦东图书馆:发光的书柜

图书馆是简约大气的六面体造型,仿若一座巨大精致的书柜。象征建筑外观的具有厚重感的石材百叶拼装成现代几何图案,与玻璃幕墙的透明质有机搭配,突出现代、文化和自然的基调。

竖向石材百叶构成了建筑的外立面

内部用玻璃幕墙作为搭配,增加了采光效果

阅读区域空间由大阶梯和坡道联系,上下贯通。

图文来源:视觉中国、东方IC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