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可染之子李小可辞世,曾赴西藏青海多地写生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1-04-21 11:3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4月20日11时,知名艺术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李小可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李小可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中国画,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协助父亲李可染创作、生活,并在其父亲的指导之下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1980年代起先后三十余次深入西藏、青海、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甘肃等西部藏族地区进行写生及摄影创作,体验生活。

李小可

李小可是画家李可染的四子。李小可生活在一个浓厚而高雅的艺术环境之中,但他并没有过早跟父亲学艺,只是在中央美院附中学习了两年,随后便走入社会底层,迭经磨难。

1947年初春,李可染邹佩珠夫妇与儿子李小可在北平

1978年,李小可从北京内燃机厂的流水线上被借调出来陪父亲李可染南下到黄山等地写生,当时他在黄山自己也画了一批写生作品。“为祖国河山立传”,不仅需要画家走出去,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也需要用自己创作的眼光和深厚的艺术修养,通过自己的水墨语言进行再创造。

20世纪70年代,李可染邹佩珠夫妇与儿子李小可合影

李小可表示,自己抓住的正是水墨这个主要的艺术语言,“这个语言对我来讲是一个文化的特征,带有一种宿命”。李小可在思考,中国水墨这种具有特殊性的语言方式如何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使其仍发光发热并持续发展下去。

远方 45cm×53cm 2016年

跟随父亲去黄山写生后,李小可奠定了他以写生为主导的艺术创作方式。从1988年去西藏之后,李小可全身心扑到这里,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藏民、活佛、朝拜、寺庙、雪山、云彩,都在他的镜头里面记录着,用摄影和版画呈现自己的艺术感受。2003年开始创作《藏迹》系列的版画作品,以特殊视角的人文关注和视觉表现的探索引起了美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05年以来赞助、策划了《雪域彩练》《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展,为推动西藏当代绘画发展做出努力。几十年来,李小可的写生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近些年更是远足到异国他乡,也从风华正茂走到了古稀之年。

“一年时间里,李小可大概会有一半时间不在家。藏历的正月十五的时候,一般都会有盛大的佛事活动,人们的衣着打扮非常漂亮。在很多年里,在我的记忆中都是和孩子过年,李小可在初五前就走了,西藏就是他的第二家乡。每次有西藏的朋友来,那就是家里来人了。”他的夫人刘莹女士曾这样描述。

佛崖 77.5cm×113.5cm 2003年

雪域山魂180cm×97cm 2015年

李小可—黄山系列《云山》2011年 70x68.5cm

“写生”是艺术家将大自然赋予的感动与传统程式化表现形式及个人审美选择连接起来的重要环节,是对自然、传统的再发现、再认识,是山水画基本功练习的重要一环,最具活力与生机。写生是艺术家的心灵直面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能让传统与当代文化以及个人的表现经验发生碰撞,激发无限的创作灵感,推动审美领域的新发现。

附:李小可谈父亲李可染绘画历程

父亲总结一生的艺术道路,提出要“精读大自然与传统这两本书”。他13岁拜师徐州先贤钱食芝学画,22岁考取林风眠在杭州创办的国立艺术院(后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生,受教于法国教授克罗多先生,学习油画与素描。父亲认为杭州艺专的学习是对他艺术道路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环。但之后他并没有选择西画,而是坚持中国画水墨表现的艺术道路,并为此探寻了一生。

李可染在黄山写生

天都峰速写 李可染

桂林写生 李可染

父亲的水墨写生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产生一股虚无主义,出现否定、取消中国画的思潮。认为中国画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与西画相比缺乏表现力等等。那时父亲被安排教水彩,而李苦禅先生则给中央美院看传达室。一批热爱中国画的艺术家们不安于这种逆境,主张重新走进生活和自然。于是父亲在1954年开始的同张仃、罗铭一起的江南写生,以及1956年、1957年、1959年等相继的写生之途,实际也是一段为中国画存在与发展的正名之途。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写生于自然和生活中发现新的审美境界来突破和拓展传统,以艺术家的个人特旨建立特殊性的表现形式。

鲁迅故乡绍兴城 李可染

在写生的过程中,他并不是采用西方的写生方式,也不是简单地拿传统的程式化语言去套用自然,而是站在东方文化的立场,采用开放的态度去感悟自然,大胆地发现新的审美领域。齐白石、黄宾虹两位大师对中国画发展大胆的突破与艺术实践给父亲以激励。在写生过程中,他大胆涉及水墨山水表现多方面的新领域,画了大量不同地域特征的中外城市,《鲁迅故乡绍兴城》《重庆山城》《万县》《略阳城》《德国麦森教堂》《德累斯顿暮色》……父亲把写生作为一个发现、感悟和采集的过程,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去寻觅与其相应的新的笔墨表现形式,并采用多样互补的方式,既有运用笔墨的直接对景创作,也有通过久坐静观来加深对自然生活、气韵特征的记忆,更用大量速写来进行构图和意境的素材积累,对山、石、树、水、屋、人的结构造型深入地研究采集。

(本文综合整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澎湃新闻此前报道、“020艺术观察”等)

    责任编辑:钱雪儿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