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加大农村公路改造,促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攀枝花迈步乡村振兴“路”

2021-04-19 20: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去年新修的路直接通到村里,摘芒果、运芒果都在家门口,运费少了,收入多了!”4月16日一早,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第二村民小组的李明军跨上摩托车,出发去照看自家的芒果地。

近年来,攀枝花市农村公路路网建设不断完善,通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出行更加便捷,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十四五”起步之年,攀枝花将结合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需求,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持续巩固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01

“让”路、改路,烂路“变身”成新路

“三轮车‘突突突’,小汽车‘滴滴滴’,大卡车‘呜呜呜’……”4月10日,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湾崃村村民黄万芬站在路边,一边轻拍着怀抱里的小孙子,一边向远处张望。眼看快到中午,她在望路那头,一早出发去运菜的儿子儿媳的身影。

在米易生活近40年,黄万芬眼看着村里一点点变化,让她感触最深的,是路。

“我家的田挨着路边,每次修路,都会让一些出来。来来回回已经让了三四次。”放下孙子,黄万芬伸出手臂,比划起来,“刚开始两辆三轮车互相错个‘身’都难,走着走着就堵上了。现在路越来越宽了,大家都方便多了。”

黄万芬说的路,是米易县撒莲镇的主要对外通道——丙垭路。全长9.7公里,串联起丙谷镇丙海大桥和国道227线。

“原来这条路破损狭窄,可以说是条‘烂路’,坡大,弯大,跑起来不安全。”米易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硕介绍说,脱贫攻坚中,这条路被翻新成了水泥路面,但部分路段坡度大,安全性不高。不久前,这条路再次迎来升级改造,“争取今年8月份完工,水泥路面也要变成沥青的,保证车辆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通行,到时这条路能给乡村带来更多活力!”

在盐边县,省道221线的一段公路也经历了一场巨变。这一路,全都在高山峡谷中穿行,坡陡、弯急、岩石凸出,常引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跑运输11年,常路过这段路,每次心里都发怵。最长的一次,在这段路被堵了3天3夜,原因就是前面有一辆大货车侧翻。”牵引车司机马雷说,在弯道急的地方,他开的17米长牵引车要连倒几次车才能转过弯,为此,他没有少和附近村的村民发生纠纷。

去年年初,盐边县交通运输局成立工作专班,将11处急需改扩建的急弯路面加宽,转弯半径由此变大,司机通过时不用再来回倒车。“验收工程的那段时间,经过的大车司机从驾驶室里伸出大拇指,乡亲们也都跑来送水,大家都觉得付出值得。”盐边县养路队队员李升明说。

02

“融”路,产业发展踏上“高速路”

庄上村丽新花卉园内,一排排凤梨和红掌娇艳欲滴,以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这家占地260亩的花卉园,已经发展成了当地最大的花卉产业园。“盆花都是根据品种进行不同包装工艺,直接装车运送到全国各大花鸟集中销售点。保持盆花的新鲜,减少运输造成的损耗,赚这个钱,其实就是在和时间赛跑。”花卉园负责人直言,道路的平整畅通情况,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

“娇贵”的还有从4月开始陆续上市的樱桃。不比其他水果,樱桃经不起颠簸,磕了碰了,都卖不到好价。

“今年在自家地里摘了就能卖出去,方便还能卖上好价钱,今年收入能翻番!”在米易县海塔世外桃源旅游公路普威镇独树村段,平坦、整洁的沥青路面上,运输樱桃的车辆来来往往,路旁的樱桃地里,独树村村民彭云舟咧开嘴笑道。

这条路是米易县首条旅游公路,全长5.063公里,按照四级公路的高标准在原线上进行改扩建。建成后,为米易县普威镇、撒莲镇、麻陇彝族乡、得石镇的旅游、康养、农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夯实基础。

路修好后,普威镇的绿野花乡景区和撒莲镇的海塔世外桃源景区被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旅游大环线,为来往的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快速的通行条件,提升旅游体验。“以后游客春季来赏油菜花、梨花、樱桃花,夏秋之际来摘樱桃、雪梨、苹果、油桃,都会非常方便。”普威镇镇长严明发说。

03

管路,多方力量共同守护“安全路”

4月17日一早,格萨拉生态旅游区里的牵马人沙哈卜,一手牵马、一手拿着笤帚出了门。从家里到景区核心区高山牧场约6公里,沙哈卜每天要走2个多小时。

路上只要有能看见的石子,他都要用随身带着的笤帚清扫。“景区的道路四通八达,平整又舒适。”他认真地说,“但是路上不能有石子,不然车子、马匹经过,容易出现一个个小坑,慢慢地会变成大坑,对道路损害大。”

当起景区义务护路人,是从村里执行“路长制”开始的。为了管好农村路,当地实施管护标准规范高质工程,按照“属地管理、分段负责”原则,推行长效管理“路长制”,同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把农村公路日常管养维护列入乡村治理重要内容,将农村公路管养义务列入村规民约。

作为第一个在盐边县推行“路长制”的乡镇,格萨拉彝族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一级路长,分管领导为二级路长,村支两委为三级路长的“路长制”工作架构,在6个村发展起了由村民小组长、网格员、公益性岗位组成的200余人路管员队伍,定期进行路面环境整治、道路安全劝导。像沙哈卜这样自发参与的群众护路队队员已有1000余名。

“这么好的路我们都舍不得看它脏乱。”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第一居民小组的高友光也已经习惯和邻居一起“组队”到路边除草、清理水沟,“平时看到路上有垃圾,随手就收拾了。路是大家的,管护得好大家都受益。”高友光说。

原标题:《加大农村公路改造,促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攀枝花迈步乡村振兴“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