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帕金森病的误区,你都中招了吗?

2021-04-20 10: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1年4月11日

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综合治疗,品质生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主要是由于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而引起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患有帕金森病的名人很多,拳王阿里、谷歌创始人布林、巴金、陈景润等都患有帕金森症;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在逐年上升,帕金森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之后,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杀手”。

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1.7%,总患病人数在200万以上,全球有一半帕金森患者生活在中国。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需要有抖(肢体震颤)、僵(肢体僵硬)、慢(动作迟缓)、慌(起步难、小碎步、走路慌易摔)等运动症状的出现。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

运动症状

❖静止性抖动-肢体静止时出现抖动,活动时抖动缓解(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随意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肢体僵硬(感觉肢体发僵发硬,肢体、躯干、颈部弯曲感觉到明显阻力)

❖行动迟缓(写字、系纽扣时手指不听使唤,字越写越小,说话明显变轻柔缓慢)

❖姿势异常(站不稳,走路时出现小碎步,易跌倒)

非运动症状

❖睡眠障碍(睡眠中大喊大叫、挥舞手脚)

❖精神症状(不明原因的情绪低落,抑郁、痴呆、出现幻觉)

❖感觉障碍(不明原因的嗅觉减退、手脚麻木、肢体关节疼痛)

❖自主神经症状(顽固性便秘、小便不顺畅、头晕、夜里大量出汗、流口水)

❖面部表情减少

 

帕金森病分几个阶段?

帕金森病根据症状可分为五期。零期无症状,一期是单侧肢体受累,二期是双侧肢体受累,三期会出现肢体平衡异常,四期、五期属于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帕金森既然是老年常见病,

那会遗传吗?

手颤抖就是得病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

对于这种

既熟悉又陌生的疾病,

我们都有哪些错误理解。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帕金森病?

高龄老年人;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人群;

有头外伤史人群;

长期接触农药以及汞、铅、锰这些金属的人等会增加得病的危险。

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不一定!

颤抖只是帕金森病的某一表现特征,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有颤抖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患有帕金森,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颤抖,如甲亢、感染、一氧化碳中毒、脑动脉硬化等,出现颤抖的病征,要及时去看神经内科医生,确诊后对症治疗。

所以“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而帕金森也不一定会“手抖”。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帕金森病吗?

很多人认为帕金森病是年纪大了才发病,但实际上不是的。近年来,帕金森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三四十岁的患者也有来就诊的。

 

帕金森病会遗传吗?

帕金森病多数不遗传,仅十分之一为家族性帕金森病,而后者又分为仅有2-3个家庭成员发病的小家系和极少数的大家系帕金森病。

得了帕金森病只能“闷”在家里吗?

帕金森病患者在与医生沟通后可以外出旅游,注意旅行前要和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否允许出行;一定要携带足量的药物、按时服药;旅行期间有人陪伴,避免发生意外,注意作息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得了帕金森病,该如何治疗呢?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无法治愈,但能通过药物等治疗手段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帕金森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DBS,也称为“脑起搏器”),同时需要配合康复治疗、营养膳食治疗和对症治疗。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所以得了帕金森病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诊疗,遵医嘱服药。

怎样判断自己或家人患上了帕金森?

如果发现家里老人出现了以上症状,应尽早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及早正确治疗,可以长时间的维持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反之,病情会慢慢加重。

家里有帕金森病患者该怎么办?

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照护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居家护理要注意做到以下六点:

1、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

2、遵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

3、坚持康复锻炼;

4、注意合理饮食;

5、注意日常要劳逸结合;

6、做好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绪管理。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适当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如跳舞、下棋、打太极拳等,不仅可以延缓衰老,也可以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能力;

避免长期接触农药、杀虫剂,或者锰、汞这类重金属。必须接触,要做好防护;

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饮茶和咖啡可能降低患帕金森的风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维持血压、血糖和血脂在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等先期征兆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

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早诊断、早治疗

可延缓病情进展,

可使患者继续工作,

生活自理,

提高生存质量,

减少并发症等,

甚至可像正常人一样

工作、生活。

帕金森病重在预防,

早诊断,早治疗。

(图源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