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昭君出塞前后:她如何能以微小注脚来诠释和平?

2021-04-20 19: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北辰 国家人文历史 收录于话题#民族爱国故事1个

本 文 约 537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

2019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围绕“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六段历史佳话,国家人文历史将做成专辑详细解说。今天发布第一期——昭君出塞。

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的第169个年头,火红的夕阳再次攀上了长安城的宫墙,一如往日般地为新生的晨曦作预告。

宫女王昭君凝视着渐渐暗下来的窗棂,光斑在窗户纸上倏地一下便不见了。昭君知道,这是自己此生最后一次送别长安的夕阳;往后的日子里,也不知大漠的夜晚是否会来得更晚些?

回想起当初选择嫁给匈奴单于的决定,她并不后悔。自己少时离开南方老家,被选为宫女后便一直住在宫中。几年光景了,昭君仔细地搜索记忆中长安城的模样,却只记得宫殿的样子,其余的街市、灯火、田园农庄,似乎一概不晓得了。

昭君感慨,出身良家子的自己只能日日守在宫中等待皇帝召见,就这样等下去,只怕终归年华老去、独自凋零。虽然不知道遥远的大漠究竟是不是像传闻中那般气候恶劣,但比起眼下的日子,她说服自己这或许就是命运的转机。

次日,晨曦已至,昭君想象了无数次的未来已经到来,两百余人的队伍从长安向遥远北方的单于庭进发。

昭君出塞。来源/网络

昭君不知道的是,虽然她像前10位与匈奴和亲的大汉公主一样进入了大漠,但她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机遇,令后世对她们的记忆截然不同。可以说,昭君做出的这个决定,以偶然性顺应了历史的必然,也使她成为了名流千古的颂扬对象。

此话怎讲?让我们先将视野拉回到100多年前的西汉。

从白登之围到马邑之谋

西汉之前、大秦之末,蒙恬去世后,匈奴人再次蓄积起强大的力量,随时准备攻掠南方丰饶的土地。

汉初,冒顿单于杀父自立,以武力征服北方各族,率领铁骑直逼汉地。越过长城,匈奴人一路抢掠,重回阴山以南的河南地,时刻觊觎着广袤的中原腹地。

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勾结匈奴南侵马邑,进逼晋阳。高祖刘邦率32万大军迎敌,却生生被匈奴40万大军困于白登山整整七天七夜。

白登之围示意图。来源/发现中国@酸芥末

后来,刘邦听从娄敬(也称“刘敬”,为赐姓)的建议,遣大汉公主嫁于匈奴单于,并配赠丰厚的财物。从此,“和亲”便成为汉朝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之一。从高祖起,经吕后、惠孝、文、景、武帝历代不改,共有10位公主或宗室女子远嫁匈奴单于。

但是,和平不能仅仅依靠和亲,更需要强大的国力。

随着世代繁衍于中原大地的人们慢慢休养生息,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匈奴与汉朝的对抗局势发生了变化。

公元前133年的夏天,武帝调集30万大军在马邑伏击匈奴,虽然汉军被匈奴识破后无功而返,但此役意味着汉朝强力反击匈奴的序幕正式拉开,带有“委曲求全”色彩的汉匈和亲也自此中止。

此后10余年间,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连胜匈奴,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回河南地、朔方城等地。汉朝又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河西走廊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一带)再无匈奴身影。经9次出击,汉军击退匈奴2000余里,自此“漠南无王庭”,汉朝的北患基本解除。

汉朝北击匈奴地图。来源/知乎@地图帝

昭君出塞:重启汉匈和亲

铜壶刻漏,斗转星移。

昭君出塞的这一年,距离“马邑之谋”刚好过去了100年。而自百年前中止的和亲,在这一年再度重启。只是这次的局势是:西汉强而匈奴弱。

公元前60年,匈奴内乱,五单于并立。一番内斗之后,形成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南北对立的局面。为自保,呼韩邪单于降汉,而郅支单于退居漠北、控制西域,与汉王朝敌对。

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磊城(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来源/知乎@地图帝

又过了两年,呼韩邪单于朝汉,终于自称藩臣,而宣帝也优礼有加,给予其丰厚的赏赐。

此时的郅支单于通过在西域地区的筹谋,其势力已经不容小觑,甚至杀害了汉使。汉将甘延寿、陈汤为抢占制敌先机,不惜以矫制的方式带兵攻入单于城,直接将箭射中郅支单于的鼻孔,后又于城内将其刺死。至此,郅支单于一支全军覆没。

公元前35年,呼韩邪单于上书汉朝廷,表示愿意入朝觐见。2年后,呼韩邪单于再度朝汉,“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和亲的汉女子是谁?正是昭君。此时的匈奴与汉和亲,已不是从前汉朝为了稳住匈奴南侵而采取的权宜之策了;相反,单于为求与汉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提出求取汉女子,愿做汉家女婿。因此,昭君出塞,其实是为汉匈关系“锦上添花”。

不过,锦不锦上添花并不是昭君之虑,她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名汉宫女子。对她而言,知晓呼韩邪单于欲娶汉室女子一事后,做出主动报名的决断肯定需要莫大的勇气。毕竟,那时的昭君也就是一个约莫20岁年纪的女孩而已。

李彩桦饰演的王昭君。来源/电视剧《昭君出塞》截图

我们不知昭君之思,但是依常人之情,可以猜想她或许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而做出远嫁的选择,并在未完全自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未来换取更为稳固的和平。《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是这样记载昭君的: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 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史籍对昭君及其容貌的记载也很少,但是人们仍旧坚定地因昭君之德而认可昭君的“落雁”之貌。

公元前33年,昭君头戴红暖兜、身着红斗篷,远去他乡。元帝将这一年改为“竟宁元年”,取国境安宁之意;呼韩邪单于也将昭君命为“宁胡阏氏”,颜师古注云:“言胡得之,国以安宁也”。

昭君就这样迎来了未知的人生,而历史的新篇章也由此开启。

昭君出塞后汉匈民生之变

昭君嫁于呼韩邪单于后,诞下一子,名曰伊屠智牙师。昭君出塞第3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为继续维持汉匈和平,昭君遵从匈奴婚俗,复嫁呼韩邪长子复株累单于,并育有两女。昭君出塞后,其侄王歙、王飒也获封“和亲侯”,且他们封爵的名字取自和亲之事而非县邑之名,此足见昭君在汉匈关系中之重要。

汉匈关系的大幅度缓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边境景象的变化。“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没了敌对和杀戮,一切都欣欣向荣。由于战事停歇,汉匈两方的人口也有了稳定增长,草原上多了许多纵马奔腾的喜乐之颜。

两族的融洽相处,进一步带来了文化层面的融合。过去,匈奴与汉人之间的学习交流仅限于贵族之间,或是因军事需要而被动进行,例如赵武灵王曾推行的“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后,这种偶发性的学习交流变成了遍在性的相互学习,也从贵族间的交往走向了平民大众。

首先,其后的每位单于都会派一位儿子到汉王朝待诏,由于长期身处汉文化之中,质子们回到匈奴部落后,会将他们习得的汉语、汉文、汉仪讲给匈奴人听,也由此影响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此后,有更多王、侯率领他们的部属入汉,学习汉文化。

其次,匈奴开始借鉴汉朝的继承制度。匈奴原来依照“传国与弟”的方式进行单于的政治继位,后来,呼韩邪单于采取了“兄终弟及”的方式。至单于比时,继承制度同时纳入传子与传弟两种途径,形成交叉继位的混合机制。

再者,随着昭君出塞与汉匈文化融合,中原的手工业制作技艺也被匈奴习得。据考古发现,西汉晚期的匈奴男性墓葬中,出现了弓、弩机、剑、矛、斧,乃至流星锤等兵器,可以将之视为匈奴人对中原兵器制作的学习与借鉴。

从匈奴墓中出土的2件西汉鎏金银龙,这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来源/新华社(由中蒙联合考古项目中方考古队提供)

此外,匈奴人的生活、生产中也掺杂了部分农耕劳动,传说昭君为牧民们带去了中原的五谷种子,还教当地的妇女使用胭脂等化妆品。

而匈奴人纯熟的养殖、车辆、武器和骑射等技艺,也被随后友好往来的汉使带回了中原。汉匈就这样在彼此的相互学习中,共同拥抱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与民族文化内涵的拓宽。

这种民族间的交流学习,其实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永恒主题。

不仅是文化上的深度交融,昭君出塞后,由于国家战争消耗的减少,不论匈奴还是汉王朝,均得以抽出更多的财力与物力投之于社会建设。于是,双方不久后就互通关市,徭役赋税也减少了很多。

公元前27年,昭君出塞已过6载,复株累单于朝汉,汉朝赠与其锦绣2万匹、絮2万斤,粮食、酒曲、酱,还有各种工艺品和众多具有中原特色的乐器。匈奴人自己也开始制作青铜器和铁器,包头就曾出土了镌刻着“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字样的西汉晚期瓦当。

西汉“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来源/网络

这些器具不仅意味着汉匈全方位的学习与交融,还说明那时汉代边关的匈奴人已经在和平的时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定居生活。而这些均与昭君出塞密切相关。

为什么昭君这么美?

言至于此,前文所说的“以偶然性顺应了历史的必然”已经得到了解释。

当年,呼韩邪单于提出愿为汉庭之婿,而随之与他入匈奴的女子可以是主动报了名的王昭君,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位宫女。昭君这个个体在整个汉匈关系的历史背景中,便是一个偶然性注脚。

而历史的必然则是稳定的农耕经济较之脆弱的游牧经济而言,汉强而匈奴弱的局面是注定会出现的。在这样的局势下,匈奴大多会顺应形势,归附汉朝。

于是,历史的动人之处便这样诞生了:几十年的金戈铁马后,汉匈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此时,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单于决意向汉朝示好。在这样一个宏大的政治关系布局中,有一名幽居于长安城汉宫掖庭的南方姑娘,以超然的勇气决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抓住机会,主动加入了这一布局。

出身平民的王昭君从民间走出,走入了幽幽宫廷,又走入了茫茫大漠。她的抉择,直接为家人带来了封侯的荣耀,也为国家长久的和平提供了良好助力。

但是,从整个汉匈关系的角度看,昭君出塞其实并不是两者走向和平的必然要素。史籍对昭君出塞一事的记载也只有区区数百字,远不及后世文学对昭君的描绘。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昭君诗,有写“昭君怨”的“独留青冢向黄昏”,有写“昭君幸”的“人生乐在相知心”,也有写“昭君赞”的“死战生留皆为国”。

昭君塑像。来源/网络

那么,昭君究竟为何能够成为几千年来被国人不断传颂与讴歌的历史人物呢?

昭君作为“良家子”,身份不尊贵,也自不必肩负起汉皇室女子所应负担的政治联姻义务。但是她却主动献出自己,远去大漠,对后来的汉匈和平产生了直接影响,后世也多从“以‘和亲’换‘和平’”的角度称赞昭君。

人们歌颂昭君,本质上是对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认同与向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生于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文化流派的相互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崇尚整体,也具有包容性与协同性的内核。我们对民族关系的认知,其实是深蕴于其中的。

董必武曾吟咏昭君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出塞是民族友好与团结的象征,也使民族团结大义得以彰显。这不仅契合了“和合”精神,也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昭君为何这么美?因为她生动地活在每一个秉信“为万世开太平”的华夏子孙心里。

参考文献:

[1]翦伯赞.王昭君家世、年谱及有关书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6):30-36.

[2]王宝琴.昭君形象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73-78.

[3]刘戈,郭平梁.汉匈“和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J].河北学刊,2005(05):121-128.

[4]桂胜,张友云.昭君出塞与汉匈社会民生之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76-79.

[5]张怡平.王昭君与汉朝的和亲政策[J].绥化师专学报,2004(02):87-89.

[6]张烈.从白登之围到昭君出塞——论此阶段的汉匈关系及汉王朝的决策[J].社会科学战线,1988(03):132-140.

[7]朱绍侯.两汉对匈奴西域西羌战争战略研究[J].史学月刊,2015(05):5-42.

[8]高建立.“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03):26-29+147.

[9]张文德. 王昭君故事传承与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4.

[10]王子今.关于王昭君北行路线的推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03):17-25.

END

者丨北辰

原标题:《昭君出塞前后:她如何能以微小注脚来诠释和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