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级幽默,“高级”在哪?

2021-04-19 13: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海皎 印客美学

周迅是剽悍大妈、窦靖童未婚先孕、大鹏泡同组女主角……

是不是想想就刺激?

陈建斌蛰伏七年的导演第二作《第十一回》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在公映前已经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窦靖童还获得了最佳女配。

和《一个勺子》一样,依旧是荒诞剧,但是规模却扩大了几倍。

在喜剧电影评论中,有一个名词“黑色幽默”。

被冠以这个标签的电影,总是显得高级,似乎更加深刻。

今天,小印就带大家解锁黑色幽默的密码。

什么是黑色幽默?

简单说,黑色幽默是以喜剧的方式嘲讽周遭世界的丑恶和荒诞。

美国作家弗里德曼首次提出“黑色幽默”这个概念。

他整理了12位作家的作品,编成了一本小说集《黑色幽默》。

就此,西方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黑色幽默”正式诞生。他们用夸张、反讽手法表达现实世界的悲剧。

他们为什么要发出这些呐喊?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物质生活高度繁荣,但外部环境和精神世界却极其动荡。

那个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宇航员首次登月成功,宗教信仰加速崩塌。

那个时代,社会安全成为热点,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学生抗议校园骚乱扩散、种族矛盾激化、女权运动兴起、黑社会和新宗教活动猖獗、冷战和热核战争的阴云恒久不散……

黑色代表着绝望和死亡;幽默则是一种嘲讽。

在绝望的现实中,一种嘲讽呐喊的姿态,正是黑色幽默的高级之处。

RESPECT!

高级感从何而来?

甜宠、言情这些网络快消品虽然在今天大行其道,但想必大家很难承认它们具有高级感。

但黑色幽默却是高级的。

为什么?

除了包含对对现实的嘲讽之外,更在于它出身名门、底蕴深厚。

底蕴成就了高级。

黑色幽默,可以直接追溯到欧美经典文学,逼格瞬间提升。

而且,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容,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耐人寻味。

因对战争的不满,对军队的讽刺时常成为黑色幽默的素材。

最出名的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故事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描写美国空军飞行大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美国官僚体制的讽刺可谓是入木三分。

主人公尤索林在入伍之初,是个像美国队长一样热血爱国的忠诚美国大兵。

但当他发现战争和奋斗都成为为“公司”卖命、为上司升官的垫脚石,他的信仰崩塌了。

他生活的惟一目的变成逃避作战飞行,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而进行一切努力。

虽然尤索林的一系列行为是“反英雄”的,但改编成电影后,却大受欢迎。这揭示了美国社会对传统道德的背弃,成为美国式“黑色幽默”的主题。

美国人民已自觉意识到他们对国家理想、民族信仰以及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失去了信心。

西方人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统一文化观念和人类理性的依赖感,在人们的心目中发生了动摇。

这种价值崩溃,信仰危机的思潮逐渐传播开来,对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给予了极为强烈的冲击。

社会是疯狂,小说的表现形式也是疯狂的。

读托马斯·博杰的《致命部分》,可以看到当年美国迪斯科、夜总会、黑人好斗分子和长发青年的反叛;

看赫勒的《出了毛病》,可以从怪诞中分离出美国人的异化心态;

而《烟草经纪人》中用历史和神话嘲讽现实也是有趣的尝试……

“黑色幽默”作家常常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以奇特的幻想,故意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加以混淆,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

这种半现实半幻想的手法,给了导演们极大的启发。

所以,即便黑色幽默文学在70年代日渐式微,但在电影这个跑道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昆汀的《低俗小说》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电影叙事观念,让原本恐怖血腥的故事变得滑稽可笑。

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中所表现的无休止血腥暴力都是宗教信仰缺失、自我意识沦丧的产物。

还有,战争片《陆军野战医院》、《无主之地》,暴力片《两杆老烟枪》、《偷抢拐骗》等,都带有浓厚的黑色幽默色彩。

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学和电影进入中国,中国导演也开始尝试这一手法,黑色幽默在中国也有了滋生的土壤。

中国电影的黑色幽默最早的是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

运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引起电影界强烈反响。

导演黄建新最初的构想中,《黑炮事件》就不是一部写实的电影,但又是生活中真实事件。

为此,在镜像语言上使用了很多夸张的形态,在色彩的铺陈和渲染上别具匠心。

从构图上向寓言体象征意味靠近。色彩上化用红色的主基调表达焦虑之情的视觉宣泄,而“红色”之外,又有意识地运用了夸张的“白色”,来增加冲击力。

此后,黄建新、张建亚等导演都逐渐形成了黑色幽默的风格,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喜剧色彩,很多也带有黑色幽默的性质。

真正让黑色幽默成为一门显学的是:宁浩以《疯狂的石头》为先声,相继出现《疯狂的赛车》、《倔强萝卜》、《斗牛》等带有个性化风格的影片,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至此,黑色幽默成为中国小成本电影的救命稻草。

黑色幽默为何经久不衰?

电影的题材丰富多彩,时代的审美飞速迭代,为什么黑色幽默喜剧经久不衰?

大概是因为物质渐渐丰富起来精神上的困惑,是经济飞速发展小人物的无能为力,是互联网信息大爆炸带来的焦虑……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时代病,黑色幽默通过荒诞夸张的表现形式,消解了这些命题,付之一笑,释放了我们内心的这种恐慌。

《第十一回》全片都采用章回体结构,横跨小说、戏剧、电影三个媒介,构成对生活的三重镜像。

陈建斌将各条线索融合,试图告诉我们:生活本是一场表演,而人人都是演员,重要是找准角色,好好发挥。

宁浩也曾明言,《疯狂的石头》是对英国黑色幽默《两杆老烟枪》的致敬。

他在本土化表达上也下足了功夫,选择了重庆作为背景,运用诙谐幽默的重庆方言对白,搭配个性矛盾的疯狂音乐,地方性和喜剧感凸显出来。

《两杆老烟枪》的黑帮桥段让人看了直呼酷炫!

《疯狂的石头》中,疯狂的流氓和地痞粉墨登场,让人哈哈大笑。

中国的黑色幽默虽然带有一定的荒诞性质,但大多聚焦小人物,站在世俗的层面,着重于表现生活中的幽默和不和谐的一面,总体的基调还是写实的。

当然,随着方言和小人物成为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标签,就开始出现滥用的倾向。

《无名之辈》就是鲜明的例子。

山间小城中,一对低配版的匪徒,一个落魄的地痞保安、一个身残彪悍的女人以及一连串不同轨迹的小人物,因一桩乌龙劫案交织到一起,进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幕。

导演有意地刻画社会底层的群像,显而易见的多线叙事,并利用方言增加生活感。

套用同样的公式,却没有高明之处。

黄渤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只有荒诞喜剧的形式,为了取悦观众堆砌着太多的喜剧笑料,搭配上多线叙事、强行煽情,让观众很难感受到黑色幽默的真诚,只能沦为跟风之作。

黑色幽默作为现代电影喜剧范畴中一种非常典型的美学表达形式,并不是套用公式。

个性镜头呈现+非线性叙事手法+谐幽默方言表达+流氓地痞小人物≠黑色幽默

正如约瑟夫·海勒说过的那样:

“我要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

为了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只会让这个类型标签走进死胡同。

不要让破土而出的种子,因野蛮生长,快速消亡!

原标题:《高级幽默,“高级”在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