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理解强迫症到辨别强迫症,强迫症何解?

2021-04-18 12: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陈根

从“拖延症”到“强迫症”,从“社交恐惧”再到“懒癌晚期”,越来越多的现代流行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其中,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上抗拒,身体上诚实”的状态——不论是反复洗手、卫生纸要沿虚线撕开、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摆,还是坐在固定位置吃饭、洗澡时沐浴露一定要挤3下等等,常常令“强迫症患者本身”和其周围的人抓狂。这也令越来越多的人用“强迫症”来调侃自己希望事情分毫不差的奇怪毛病。

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对强迫症的理解都存在偏差,而被滥用的“强迫症”一词更加剧了普通民众对强迫症的误解。究竟什么才是“强迫症”?这种“心理上抗拒,身体上诚实”的奇怪毛病有没有可以扭转的办法?

真假“强迫症”

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不同,强迫症(OCD)其实是被记录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一类严肃的精神疾病。强迫症与焦虑情绪障碍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因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持续性、侵入性的强迫性观念或重复地严格遵循一系列规则的、目的性极强的强迫行为。

作为一类精神疾病,医学上将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患有强迫症的人会对危险、卫生状况或伤害过度担忧,从而持续有意识地关注威胁,这也就是强迫观念。为了应对这些强迫观念引起的痛苦和/或焦虑,患者会采取一系列的行为来暂时缓解痛苦和/或焦虑,也就是强迫行为。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特点在于,患者本身意识到这些强迫症状都是毫无意义的、与自己的意愿完全相反的,会在头脑中极力地反抗。这种强烈的冲突令患者陷入强烈的自责和焦虑,从而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相似的不适感,但并非每个感到不适的人都患有强迫症。在生活中,所谓“强迫症”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爱好美好事物的偏好,当人们有对整洁和规律具有偏好时,就会出现看到不规则摆放而觉得“不适”并希望能够摆放整齐的“强迫感”。

但这种“强迫感”,比如保持秩序、检查门锁、车锁等程度轻、时间短、无痛苦、不影响正常生活,只是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体现。真正的强迫症,正如上述,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只有当强迫性观念或强迫行为造成严重的痛苦或干扰个人的社会及角色功能。并且,这些行为每天持续至少1小时以上,才有可能被确诊为“强迫症”。

从病理角度来看,一方面,强迫性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具体表征是多种多样的,强迫症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维度和病程,且强迫症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各种亚型之间有着不同的病因学起源,所以常被称为强迫谱系障碍。

另一方面,90%的强迫症患者至少共患一种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的其它精神障碍,以焦虑症、情感障碍等最为常见。此外,以焦虑症和抑郁症为例,其治疗手段和强迫症的治疗手段也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

区分真假强迫症是正确认识强迫症的第一步,只知其表面,不知其真意,反而让真正的强迫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2017年10月1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全球超过8000万人患有强迫症,而其中大部分人却都无法得到解脱。

强迫症,思想与行动分离

近年来,强迫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攀升,约占精神疾病患者中的3%-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甚至被称为“心理癌症”。作为一种疾病,明确强迫症的病理,才有可能治疗强迫症。

关于强迫症的研究发源于大量的成瘾症研究积累。在成瘾症的研究中,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特雷弗·罗宾斯(Trevor Robbins)带领团队发现,成瘾症与强迫性行为存在某种关联(强迫性行为指那些下意识做出的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下意识做出的行为是不受人类控制的习惯。这与人类会为了某种结果而采取行动的目标导向行为有明显区别,比如,当人们想要喝水就会端起杯子,端起杯子就是目标导向行为。但目标导向行为有时也会向习惯性行为转变,就像人们端起杯子,但并没有喝水,端起杯子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

目标导向系统和习惯系统在大脑系统中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成瘾症和强迫症中,这种平衡在摇摆间倾向于习惯系统。在一个小的配对游戏中,参与者会随着规则的改变进行学习,强迫症患者却在规则改变时执著太久,展现出思维性的缺失,无法响应外界的变化。因此,罗宾斯等认为,强迫症是某种特定行为的成瘾症,是一种行为成瘾。

进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脑深处的脑基底核区域活动对强迫症的形成也有所贡献。脑基底核是位于大脑基层的结构组织,它们广泛接收来自不同大脑区域的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回相同的区域,从而形成闭合循环。众所周知,从“心理上抗拒,身体上诚实”来看,强迫症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的分离,而脑基底核恰好会协助筛选互相矛盾的想法和行为。

这无疑解释了强迫症患者脑海中,决策和行为相悖的矛盾现象。剑桥大学研究生瓦吉和法布里斯·路易克斯(Fabrice Luyckx),以及伦敦大学的神经经济学家联合的研究团队,决定调查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在认知环境时,信念和行动之间的关联。并且,整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找到患者出问题的原因。

研究人员用特定的测试来研究信念和行动如何在认知过程中逐步发展。他们招募了24名强迫症患者以及25名健康志愿者,并让他们玩一个电子游戏,受试者在游戏中必须将目标(一个水桶)绕圈移动来接住从中心发射出来的色块(一些硬币)。

受试者必须将水桶移到可能接到下一个硬币的位置,并让其在硬币抛出前对预测的可靠性做出评估。大多数时候硬币抛出的方向都差不多,和上次相比仅有些许改变,但有1/8的几率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两组被试在接住硬币的成功率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强迫症患者相比对照组更倾向于把桶精确地摆放在上一个硬币的落点。健康参与者的行动更准确地反映数学模型的预期,而强迫症患者整体上偏离了这种预期。

患者组对于精神病学家常说的“预测误差”做出了过度反应,这种“误差”表现为桶中心的摆放点以及硬币的落点的不同。健康志愿者对这些误差不会过多注意,他们在心中对前几次试验中的硬币的落点做了计算,得出平均,于是就不太变动水桶的位置,除非桶的位置离硬币的平均落点相距太远。

并且,即使两个受试组之间的预测准确率(预测准确率在硬币改变方向时迅速下降,并在几次投掷后上升)没有明显区别,表明患者对对环境的认知与正常人同样准确。但是,他们对桶摆放的实际行动却证明他们没有运用这种能力来指导行动——这项研究说明了强迫症患者行动与思想的分离。

此外,研究组还发现当个体的症状越严重时,认知与行动分离的程度也更大。显然,与以往凭借观察临床症状来进行强迫症诊断的“感性”手段不同,该研究人员利用更为“理性”的计算精神病学,借由生物学和认知机制来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他们也就此得出大脑区域的功能异常与强迫症紧密相关的结论。

人体本身就是复杂的存在,理解强迫症,辨别强迫症,从生理或心理角度,在思想与行动中平衡,将是未来人们克服强迫症的不二法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