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朵路边的野花,有恶魔和骑士的名字
原创 六六 物种日历
安徒生写过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散文诗,叫做《区别》。故事的主角是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她在五月的春光下绽放着美丽的苹果花,认为自己是最尊贵的花朵,连伯爵夫人都把它小心翼翼的插在奢华的花瓶中。这世界上哪还有其他植物能入得了她的法眼呢?
“我是最尊贵的花朵” | Sanu N / Wikipedia
她尤其瞧不起野外田里沟里的野花,连名字都非常丑陋,叫做“魔鬼的奶桶”。而野外玩耍的小孩子们偏偏喜欢这野花,他们把黄花从花茎上摘下变成漂亮的项链,也喜欢吹散花落之后结出来松散柔软的白绒球果实,据说可以用它占卜,如果能一口气吹散可以得到新年礼物。
而乡下的老婆婆也爱这样的野草,她挖出草根,可以用来煮穷人的咖啡, 根的其他部位也可以卖去当药材。苹果仍然不服气,认为自己的美是高级的东西,野草被当作小孩的玩物没什么了不起,实用主义更是不值一提。
“我是高级的美” | Malus domestica / Wikipedia
正在这时,给苹果枝插瓶的伯爵夫人从外面回来,小心翼翼的带回来一大把“魔鬼的奶桶”,有的开着小黄花,有的结满了绒绒的球状种子。夫人充满爱意地把它们和苹果枝精心地布置成美丽的插花,给予它们平等的赞美和爱意。苹果枝不由得为自己感到羞愧,尊贵的园艺植物和野外的杂草,都应该获得阳光普照和被赏识认可的平等。
这朵叫做“魔鬼的奶桶”的植物,就是今天的主角,蒲公英。而这短短的一篇散文诗,几乎包含了关于蒲公英的所有重要特点,不由得让人赞颂安徒生的博闻强识和洞察细心。他选择“区别”这样的题目,也别有用心地提醒读者,丰富多样的世界的珍贵,野草也值得尊重和欣赏。
“魔鬼的奶桶” | John Fielding / Wikipedia
是魔鬼还是狮子?
蒲公英是一个常见物种,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欧陆和美洲的主要是西洋蒲公英,标准双名法的学名为Taraxacum officinale;中国的蒲公英主要是华蒲公英,学名为Taraxacum sinicum。一说Taraxacum是来源于阿拉伯语tarakhshaqun, 意为野菊苣;一说来自希腊语tarassein,意为疾病。Officinale意为药物。标准双名法中就包含了蒲公英作为草药的含义。
双名法固然标准,但了解一种植物,尤其是野草,更要从民间俗名入手。俗名很能说明它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或者作为草药食物,或者作为观赏。更有意思的是,在科学还未开化的更早年代,甚至还能从俗名中看出他们在祭祀、魔法等等神秘学领域曾经起到过的作用。
西洋蒲公英 | Benjamin Zwittnig / Wikipedia
据说在中世纪,乡下人对于侵占耕种地的野草极其厌恶,给了他们各种以魔鬼命名的俗名,田野毛茛是“魔鬼之爪”,金钱薄荷是“魔鬼的烛台”。在安徒生童话中,蒲公英被叫作“魔鬼的奶桶”,因为蒲公英的茎干折断就会出现奶白色的汁液,像是牛奶桶一样。除了魔鬼奶桶,蒲公英的另一个乡名叫做“尿床草” ,因为它的在药草学上有利尿的功用,被乡下人拿来用做尿路疾病的草药。
当黄色的花凋谢,蒲公英呈现出它带着白色绒毛的种子时,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孩童的时钟”(schoolboy’s clock),人们认为,对着蒲公英吹一口气,剩下没有吹走的种子就可以告诉你当下的时间。这个名字反映了蒲公英曾经被用作占卜的工具,和一瓣一瓣撕扯雏菊花瓣问“他(她)到底爱不爱我”,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孩童的时钟” | Markus Bernet / Wikipedia
蒲公英的标准名要优雅的多,英文是dandelion,法语来源dent-de-lion的变体,意思为狮牙。一说是来源于蒲公英的锯齿状的叶子,也因为它金黄色的头状花序像狮子一头张扬洒脱的鬃毛。在最近的热门游戏《原神》中,西风骑士团的代理团长琴,就自称蒲公英骑士,他借助风的力量守护一方子民。看似温柔的蒲公英,也有它锋利的獠牙。
而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有着人类所不能比拟的顽强。用它来形容锄强扶弱的骑士,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锯齿状的叶子 | Greg Hume / Wikipedia
蒲公英中文名,可靠的最初记载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不过名字不全一样,叫做凫(fú)公英,因为结了种子的蒲公英洁白绒毛,像野鸭子的头。后来凫公英逐渐演变成了蒲公英。
《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659年)国家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书中写道,“蒲公……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古汉语中,英的意思是花(如落英缤纷),蒲公的花,被称为蒲公英。
至此,蒲公英作为野草,在古代医药典籍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本草纲目》和《镜花缘》中都有记录。在民间,蒲公英也有个别号,叫“黄花地丁”,用来形容蒲公英的根牢靠地抓住土壤,就像地上的钉子一般,死死守护着土地。
“我要钉着土地” | Beeblebrox / Wikipedia
心怀远方的花儿
蒲公英在古代许多国家的史料和民间传说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它早在人类文明传播前,就借助风和动物的迁徙,占据了整片欧亚大陆。仅仅通过考察各国蒲公英的俗名,就可以发现,小小一枚花草,反映了各国文化的相似相通和相异。
后来蒲公英又作为一种传统药材,被乘坐五月花号船前往美洲的移民,传播到了美洲大陆 (当然也可能有其他种子躲藏在乘客的衣帽鞋底,溜了进去)。现在南半球新西兰,澳大利亚也到处都是蒲公英。这种广泛传播,到处扎根的特性,自然是借助了蒲公英的生物学特征。
“我要飞得更远” | Didier Descouens / Wikipedia
蒲公英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菊科蒲公英属。它适应温带气候,在北半球可以广泛生长。每年春季4-5月开花,有些种在秋天8-9月可以再度开一次花。和其他菊科植物一样,蒲公英也有头状花序,每朵花和菊花花瓣一样,是舌状花。看起来是一朵黄花,实际上是由数量众多的舌状花组成(繁茂的花序可以有两百多朵花)。
当花完全盛开后,经过一两天花朵完全干枯,每朵花结成了一个完整的长着一丛冠毛的像降落伞的种子(也就是蒲公英的果实,瘦果)。 野外鉴别蒲公英在春季十分容易,贴地而生的叶子,单而中空的茎,头状花序,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蒲公英的花 | Greg Hume / Wikipedia
从个体蒲公英来讲,即使它被孩童摘下了花茎,或者被割草机割掉了地面上的部分,只要地下的根还在,就能重新长出来。
在北半球的冬天,蒲公英在土里默默休眠,等待天气一转暖,就钻出土,开出漂亮的小黄花。从延续后代的角度,蒲公英也会产生种子,凭借风传播,一代代一点点延续着作为物种的生命。蒲公英瘦果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之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我能飞得更远” | yukihiro.m / Flickr
在繁殖后代上,蒲公英遵循的是以量取胜的策略。它繁殖的方式是孤雌生殖,就是说子代完全是母代的复刻,不需要经过受精和复杂的减数分裂,精卵融合。这就意味着蒲公英不需要依靠昆虫或者风来授粉,凭自己,就可以很快扩张地盘。一片草地,甚至一个街区的所有蒲公英,很可能都来自同一个母体。
那么,果实被风吹散时,到底能将蒲公英的地盘扩张到多远呢?蒲公英的每一个瘦果像降落伞一样长着柔软的冠毛,每根冠毛上有上百根细丝,增加流体阻力,减少降落速度,增加浮力,帮助它们在风中旅行,就像撑着伞随风而来的神仙阿姨玛丽·波平斯,随风带来好运,又随风去往更远的地方。
随风去到更远的地方 | wang leon / Flickr
2003年来自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蒲公英的种子大约99.5%都落在母体周围十米以内。这是因为降落伞形状瘦果的下降速度大约每秒30厘米,蒲公英大约30厘米高,所以种子一般也就只有一秒钟的时间用来飞行到自己的新家。
微风和煦的日子是最适合传播种子的时候,种子可以借助风力飞的很远,有0.01%的种子可以飞接近一千米那么远。然而种子具体的传播方式,很长时间来说仍然对人类保持着它的神秘性。
大家可能都是亲戚 | Vadim Indeikin / Wikipedia
直到2018年,爱丁堡的科学家借助新的技术和方法,对于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有了更多的的认识。科学家通过风洞实验,发现秘密藏在冠毛之间的空气中。
当风吹过冠毛圈时,冠毛内纤维的精细排布和空气作用,在极小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环状的低压气旋。气旋悬浮在冠毛之上,冠毛形成了一个圆盘形状,就像一个降落伞一样,可以保持瘦果在空中的持续漂浮,让他们旅行千米之外。科学家们认为蒲公英瘦果的飞行方式也许会给无人机的悬停飞行带来启发。
当每一个孩子摘下一朵蒲公英,一口气吹散来许愿,希望明年得到一件新年礼物的时候,这朵蒲公英也许下愿望,希望自己的种子可以被小孩吹得好远好远,到自己视线无法抵达的领域之外开疆辟土。
“让我们去开疆扩土吧” | Hardyplants / Wikipedia
浑身都是宝
蒲公英是少有的浑身上下都可以食用的植物,无毒无害,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维生素A和C。蒲公英的叶子可以拿来拌沙拉,微苦的味道很受到美食家的青睐。蒲公英的花也可以酿酒,成为著名的蒲公英酒。
安徒生文中的乡下人,会采摘蒲公英的根,烘烤研磨后用来做咖啡的替代饮料,有着类似咖啡的苦味。蒲公英作为利尿剂,和咖啡因有一样的利尿效果,不过没有咖啡因的提神作用。
网络上盛传一种说法,蒲公英茶对于癌症有治疗效果,遗憾的是,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没有证据的。目前的认识是,对于咖啡因有不良反应的人,可以考虑用蒲公英咖啡作为一种口味上的替代。
蒲公英还可以代替咖啡 | 夢の散歩 / Wikipedia
让我们再回到“魔鬼的奶桶”这个名字,所谓的白色“乳汁”,其实含有橡胶的成分。蒲公英在根茎中产生乳胶,有助于帮助它们驱赶昆虫动物的啃咬,而这点也被人类发现并利用。
在二战期间,因为战争原因,东南亚的橡胶生产不能供应到欧洲、亚洲。于是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都在找橡胶的替代原料。蒲公英的一个种,叫做Taraxacum kok-saghyz(俄罗斯蒲公英,也叫橡胶草),就曾在战争期间作为橡胶备用原料。
橡胶草 | W. Gorden Whaley / Wikipedia
战争结束后,虽然橡胶来源不再成为困扰,但在未来可能受到气候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等原因而不可持续。蒲公英作为一个可循环的绿色来源,虽然橡胶含量不如橡胶树高,但种植收割却方便不少。
在未来,也许科学家们能研究出更好的提取技术,或者通过杂交技术提高蒲公英的橡胶含量,让它真的能成为长期稳定的橡胶供应源,变成轮胎,走向更远的地方。
原标题:《这朵路边的野花,有恶魔和骑士的名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