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纯手工丨农大学子自制农具,小萌物蕴藏大历史
原创 猫头鹰小助理 昆明教育
什么是农耕精神?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自制17件农具来回答。
为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农耕文明,日前,云南农业大学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举办了一个农耕模具组装展览。
这些展出的农具是怎么做出来的?跟着教育君去看看~
17件手作农具很吸睛
这天,在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稻香园里,几张桌子前挤满了围观的学生,17件小农具让大家驻足。
石磨、木犁、锄头、扁担、箩筐、风车、板车、竹筛、铁锨、打谷机……小巧玲珑的农具模型,全是云南农业大学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的同学们亲手制作的。
“这是曲辕犁,它在唐代就被发明出来了。”
“这是农用风车,它可以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中的杂质、瘪粒、秸杆屑等。”
现场,云南农业大学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的同学为大家耐心解答。
小小的农具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中国农业文化的了解,还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
“制作农具并展出的初衷,是希望这些小农具模型能让同学们重拾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并传承和创新。“云南农业大学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负责人陈红明说。
农具虽小制作不易
这17件农具,是怎么做出来的?大家先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考察每件农具的来源、用途,细致研究其结构。
城乡规划专业的马佳有设计经验,她为农具计算尺寸,发现100:1是最佳比例。
位于云南农业大学的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有真实的石磨、风车、板车等。“制作过程中,我们会去看一看实物,观摩、研究后再继续制作。”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左利星说。
学校竹园里的竹子,吃剩的冰棒棍等,都被利用了起来。大家还从网上买来刨子、砂纸等工具,边做边学。做好之后仔细打磨,修改细节。
过程中最难的就是细节的雕琢。马佳说:“因为模型很小,组装是个精细活,要求我们非常小心、非常细致。也时常有返工的时候,就比如说哪根木头搭不对了,就不会运转了。只得重新再来,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从方案成型到成品展出,前后历时1年。“画图、制作,都很繁琐、复杂,但是一切都非常值得。重要的不是这些模型农具现在能做什么,而是它代表的深意。”陈红明说。
传承农耕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在校园里亮相后,这17件农具会去哪里?
答案是,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
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是云南农业大学在建校80周年校庆庆典之际,历时13个月建成的。
馆里,志愿者讲解员为师生讲解农耕文化。这里建有7个主题展区、1个功能区和3个公共空间,集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知识传习研究、生态文明理念挖掘提升等功能为一体。
展馆分为集美天成、豳风基础、琼林碧珍、江湖渔捕、三迤牧歌、民淳俗厚、观往知来、传承共享等8个部分,系统展示云南民族农耕的原始生态理念、农业思想、农耕技术、民俗节庆、文化艺术等。
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馆内有三江并流、梯田、高原湖泊、雪域风光,还有白族、藏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当然,还有许多珍贵的农具文物。
自己制作的农具被收藏进馆里,云南农业大学农耕文化传承与交流协会的同学们很自豪。他们希望参观的师生看到这17件农具时,能明白“农耕文化离我们并不远”。他们想通过身体力行,号召更多人为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贡献力量。
原标题:《纯手工丨农大学子自制农具,小萌物蕴藏大历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