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外丨从经济“小透明”成功翻身,孟加拉国做对了什么?
▲ 孟加拉国新通过的第八个五年计划(2021-25年)重点强调了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的重要性。
孟加拉国经济结构转型
过去五十年以来,孟加拉国经济经历了重大的结构转型。独立建国初期,孟加拉国经济结构以农业农村经济为主,农业生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
目前农业占比已降至13.6%,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则分别上升至34.6%和51.8%,工业部门中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占比从1972年的4%上升到了现在的23.3%。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孟加拉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尽管目前国内仍有大约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已成为孟加拉国就业的主要领域。
▲ 孟加拉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与GDP增长数据
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兴起——孟加拉国的成功案例之一
成衣产业是出口导向型产业的领跑者,该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和国内政策的扶持下蓬勃发展,本世纪初以来,孟加拉国政府还将其他一些产业确定为具有出口潜力的重点产业,其中包括软件、信息和通信技术、制药、皮革制品和鞋类、造船等。
出口导向型产业帮助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减少贫困现象,成衣产业则为女性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孟加拉国新通过的第八个五年计划(2021-25年)重点强调了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的重要性。
▲ 孟加拉国成衣加工工厂
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时而异
建国初期,孟加拉国工业化的基础仍十分薄弱。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采取国产化战略发展工业,1971-1975年间主要遵循由公共部门主导的工业发展计划。
孟加拉国独立后,外国人大量撤离并在国内留下了许多工厂,这一发展策略的实施正是建立在这些工厂基础之上。彼时小型家庭手工业和外国企业被排除在公共部门之外。
1975年,修订后的工业政策允许外国及本地私人投资者与国有企业合作建立产业,以保护公营企业的市场份额。
1975年政权更迭后,产业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变为通过私营部门带动经济增长,孟加拉国开始推行去国有化,通过宽松的信贷政策鼓励私人投资。
1978年的产业政策允许公共部门作为少数股权股东与私营部门进行联合投资,若公共部门公司在此类投资中占有主要份额,则可以赋予私营部门管理投资的权力。
▲ 孟加拉国公共、私营部门投资数据(来源:孟加拉国统计局)
在之后几十年里,孟加拉国产业的去国有化在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该国于1982年、1986年、贸易自由化阶段(1991年至今)出台实施的三版产业发展政策都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市场竞争经济理念制定的。在这一系列政策背景下,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缩小,只存在于有限的领域之内。
孟加拉国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制定的产业政策中包含了促进国内和国际私营部门参与市场活动的方案,国有企业私有化仍然是系列政策的一大重点。
此外,政策还强调通过加强工业出口导向、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有效利用资源来促进产业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2016年的产业政策有许多具体目标,其中包括在2021年前将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至35%,并雇佣全国25%的劳动力。
20世纪90年代后,孟加拉国的产业政策中提出了一套提高工业生产力的方案,以政策下行和加大外国投资为抓手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
作为回报,这些企业将获得政府提供的特殊待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中小企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政策受益者。
作为早期政策的延续,2016年产业政策的另一个目标是加强建设进口替代产业以满足当地需求,促进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
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互补
如果没有有效的贸易政策配合,产业化就无法成功开展。自1985年以来,孟加拉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行了包括贸易、汇率、货币和财政政策优待在内的多项增补。
促进出口的措施旨在提升出口市场多样化、提高出口质量、促进高附加值出口并发展国内后向联系产业,这些改革有益于包括成衣产业在内的许多部门,并向出口商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财政优待,包括允许出口商不受限制地获得免税进口投入、便捷获得信贷和信贷补贴、所得税退税和对进口大型机械征收优惠关税。
▲ 孟加拉主要出口对象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降低了名义关税率、进口加权平均关税率、隐性名义关税率和有效保护率,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取缔。在此期间,进口渗透率和出口导向率均大幅上升。
21世纪的产业化需要面对新的现实
就其在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收入和创造就业机会中所占的份额而言,孟加拉国的产业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产业化面临着迈入下一步发展进程的挑战,即向高附加值的成衣产业或非成衣制造的生产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决策者必须采取许多新的措施。
首先,孟加拉国需要制定第二代产业政策以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产业政策应与金融、贸易、投资等相关政策相协调。孟加拉国将于2026年前摆脱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孟加拉国需要重新审视、修改国内产业政策,使之更具战略性并适应全球政策制度。
▲ 成衣制造产业在孟加拉国经济中的关键地位
其次,孟加拉国需要使增加其制成品种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需求,这需要在更现代化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然而,尽管近年来有利于投资的政策已经到位,国内外的私人投资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可见政策本身不足以吸引投资,整体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孟加拉国而言,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消除供给方的制约因素,降低经商的成本,这意味着国内基础设施的不足和经商过程中的繁复流程与腐败现象急需得到改善。
为了弥补基础设施的不足,政府在电力和能源部门做出了许多改善,并已开展几个包括帕德玛大桥在内的大型建设项目,这座多功能大桥建成后将有望在多方面提高孟加拉国经济的效率。
此外,政府希望能够快速建成100个经济特区以进一步吸引外国投资,改善国内投资不足的重大问题。
▲ 孟加拉国的帕德玛大桥工程由中国承建
第三,孟加拉国迫切需要产业实操方面的人才。尽管孟加拉国有大量的青年人口,产业方面的合格人才仍十分短缺,私营公司不得不从邻国补充人力资源,这导致本国内出现大量失业青年。现代产业化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量,大量的熟练人才可以吸引投资,因此孟加拉国政府和私营部门急需加大对教育和能力发展方面的投入。
由于技术接口的不断增加,孟加拉国的整个产销环境正经历着动态的变化,此外,新冠疫情也对国内的供应链产生了持续影响。这些影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许多行业中的劳动力需求正在减少。
要应对上述变化,政府要对劳动力人口进行技能再培训或升级,使其适应并受益于大规模的产业化,同时还可以通过投资小规模产业,为自主创业提供财政、技术和其他相关支持。这些措施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最终有助于消除贫困。
原标题:《海外丨从经济“小透明”成功翻身,孟加拉国做对了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