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正宪、武维民:幼升小要帮助儿童迈好关键的第一步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对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老师和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武维民老师一同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两位老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首先和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前不久和一位幼儿园园长交谈,她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学习的压力已经下沉到幼儿园,大班在小学入学前的一个学期,班里的幼儿就所剩无几了,都忙着去上各种学前辅导班,为一年级的知识学习做准备了。”这是当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中高考的压力前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家长之间的攀比、对小学学习的担忧等等,导致幼儿被迫提前抢跑,提前进入小学期,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提前用小学的方法来教幼儿,让幼儿在懵懵懂懂中就提前感受到来自不知何方的压力。幼儿自然生长的原生态遭到破坏,这种状态对身心均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来说极为不利。学校、家长及全社会应引起高度重视。
正逢此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推进措施等。《意见》坚持以儿童为本,从保护儿童的成长利益出发,明确提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这无疑是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正确方向!是孩子们的福音!
儿童具有本能的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和对新知探索的欲望。那么,我们该如何用心保护好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小心翼翼地呵护好儿童的探索欲望和自信心呢?尤其是面对刚刚从幼儿园走进校园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感受新学校生活的温暖,感受与新老师新同学交流的愉悦,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期,从而产生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
幼儿园的小朋友瞬间变成了一年级的“小豆包”,如何帮助儿童自然融入小学生活,完成人生的第一次从“学前”到“学后”的转变,这是儿童成长路上的关键一步。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减少幼小中间的坡度,保护儿童成长的生态,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幼儿园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健康、习惯养成、社会交往以及学习品质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入学准备,让儿童对小学的生活有积极的期待和向往。
面对小学一年级的入学新生,最重要的不是学会数与算、字与篇,而是首先建立起友好畅通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儿童都能拥有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让每位儿童都能感受新集体的温暖,感受老师同学们的友爱。当每位儿童对新集体有了家的感觉时,自然会产生平和稳定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样态。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儿童尽快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幼小顺利衔接的关键一步。
面对小学一年级的入学新生,学校要为儿童开设适应课程。根据儿童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度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适度减少课程内容,减缓教学进度,使课程衔接有坡度。特别要改变学习方式,适度开展儿童能参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尽量采取游戏化、生活化、活动化的学习方式。强化儿童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做好入学适应。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家庭、幼儿园、学校共同联手,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健康幸福的成长。帮助儿童迈好小幼衔接的第一步。
尊重规律,顺利过渡
儿童是充满情感、富有个性、具有潜力的不成熟的个体,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教育要为儿童的可持续成长服务。幼儿的学习具有直观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特点。所以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教师要注意适宜的衔接,让儿童在感受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儿童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在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玩中学习。例如搭积木是儿童很喜欢的游戏,教师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就可让儿童进行搭积木的游戏,体会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生动有趣,适应儿童学习的天性。
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儿童爱动手、爱探究、做中学是非常适宜儿童学习的方式。例如在“分类”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儿童准备颜色不同,扣眼个数不同的扣子,让儿童自主分类。鼓励儿童大胆尝试,从而获得丰富的个体经验。
让儿童在涂鸦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创造让儿童画一画的机会,帮助儿童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儿童动手画一画相应的数量,有的画实物,有的画图形、有的画小棒……帮助儿童从具体的数量中抽象数的过程。
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通过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儿童理解学习。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向儿童布置任务,说一说自己上学的时间,放学回家的时间,吃晚饭的时间等,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
有教无类是大爱,因材施教是智慧。每个儿童成长的速度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我们要学会对儿童的耐心等待和积极期待,真心与儿童做朋友,陪伴儿童自主成长。
科学育童,助力成长
在小学一年级时期,儿童的多种生理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注意的持久性不够稳定,有意注意的时间短。针对儿童成长的特点,我们要科学认识“幼小衔接”的本质:让儿童在心理和身体发展上获得适合的发展,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例如,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如何帮助儿童学习数学,更好的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关注经验对接。课程规定的数学知识,对于儿童来说,很多并不是“全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其实,儿童的数学体验早就有了。上学之前,他们跟随父母一起乘车、购物,知道几时起床,几时上学;知道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形状;搭过积木,拼过七巧板……这些活动与经历使他们获得了数量和几何形体最初步的观念,虽然这些概念或观念可能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不严格的,甚至还可能有错误隐藏其中。但恰恰是这些亲身体验,为他们开始正规学习数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学前积累下来的生活经历,会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重新解读”。比如儿童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已经知道“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正好是一年”。多好的解读!孩子们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通过自己亲身经验活生生地“物化”出来。
转变学习方式。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教师可以寓教于乐,增强儿童的情感体验和价值体验,促进儿童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把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引入课堂,儿童在鲜活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学习数学,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阅读习惯。教师还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加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沟通,促进儿童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如学习元、角、分时,可以设计和妈妈逛超市、跳蚤市场、小小超市等有真实情境的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儿童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儿童问题解决的能力。
优化学习评价。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优化儿童的学习评价,运用评价去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一是要重视表现性评价,关注儿童活动、行为等的表现,不仅评价儿童的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儿童的思想、心理及情感的变化,关注儿童的全面成长。二是要重视自我评价,让儿童在认识自己不足的同时,进行自我完善。三是要重视延时评价,尊重儿童的差异,给儿童成长的空间,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成长。
培养良好习惯。习惯是一种心理现象,常常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智力凝结在一起。内化了的个人习惯,会形成人的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儿童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培养习惯中,一要重视身教重于言教。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千万不可低估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言行对儿童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要求儿童做到的,我们一定首先做到。二要强化自主。要帮助儿童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培养儿童的责任感,激发儿童学习的内驱力。要从小处着手,培养儿童自主管理的习惯,帮助儿童建立规则,按规矩办事的习惯,帮助儿童养成自主管理情绪的习惯,能用平和、宽容的心态与人交往,养成乐观、豁达、善良的心性等。三要持之以恒,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定型性的行为,就会变成人的一种自觉需要。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环境熏陶、适度训练、有意识监督和循序渐进。
总之,我们要努力落实教育部文件《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我们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儿童的可持续成长服务,努力让儿童发展的“可能”成为真正的“可能”,帮助儿童迈好关键的第一步。
(原题为《帮助儿童迈好关键的第一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