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华校友凑钱,堆出这家千亿芯片龙头
2004年初,在美国硅谷一家星巴克咖啡厅里,清华1989级物理系朱一明试图说服清华企业家协会TEG发起人、1980级自动化系的李军,希望他能投资自己的天使轮。
但第一次见面,朱一明并没有打动李军。第二次,朱一明拿出了更为成熟的存储器IP计划,李军才同意。
打动李军的,是朱一明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存储器产业逐步从美国转向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而中国大陆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机已经到来。”另一句是:“我们要做成中国最大的存储器设计和制造者。”
当时,存储器行业的设计制造,已经完成从美国向日本的转移,形成几大存储行业巨头,国内没有明星企业。
被朱一明打动后,李军除了自己掏钱,还将朱一明引荐给硅谷天使投资“金手指”周顺圭。周顺圭为兆易创新投资10万美元,并将自家车库低价出售给他当创业基地。
但硅谷诞生不了后来的芯片巨头。国外存储芯片巨头林立,三星、海力士、美光,个个都不好惹。有技术没市场,只能是给别人打工。
希望,还是在大洋彼岸的中国。
问题是,2004年的中国,电商火热,房地产热闹,刚上市的腾讯故事动人。互联网加速了“地球村”,全球分工欣欣向荣,国外芯片源源不断供应,想买多少买多少。谁会给深不见底的自主造芯片投钱?
朱一明自己大概也不会想到,他即将回国创立的芯片企业——兆易创新,能借着时代的大潮一飞冲天,并在十多年后成为市值一度高达1440多亿元的A股芯片明星。
然而,朱一明及其兆易创新的故事远未结束。自2020年2月底创下历史新高后,近一年时间,兆易创新的股价陷入持续的调整中,甚至一度大跌50%。截至今年4月9日,公司市值回到了860亿元左右,仍有近600亿元灰飞烟灭,让投资者又爱又恨。
01、清华校友凑钱
当初看得远的,还是清华那群技术男。
朱一明能在中国扎根,要感谢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薛军。
最初,薛军也不看好朱一明,但朱一明实在缺钱,锲而不舍追着薛军要融资,薛军最终同意帮朱一明融100万美元A轮融资。条件是,朱一明回国创业。
朱一明的清华校友和其他投资人,也给他拼拼凑凑凑了92万美元。2005年4月,“北京芯技佳易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技佳易”,这是兆易创新前身),得以在学研大厦落地。
这成为一切辉煌的开端。
(朱一明)
当时,清华校友邓锋投资了5万美元。2019年,这5万美元投资变成了1100万美元,后由邓锋亲自捐赠给清华。
在公司成立后,经过市场调研,朱一明发现,华为、中兴等高端玩家,不会选择同芯技佳易这样的小公司合作,他将目标放到了面向C端用户的消费类市场。
2005年,朱一明拿到了第一个订单,下单的是主营MP3芯片的Rockchip(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ockchip看中了芯技佳易的SRAM IP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
这个订单价值10万元。
接到来自Rockchip的电话时,朱一明和投资人薛军正开会,朱一明为订单仅10万元太少感到很抱歉,但薛军认为,存储企业成立第一年就能拿下订单,是莫大的成就。
后来,Rockchip集成了芯技佳易存储器的MP3芯片销量飙升,打响了芯技佳易的名声,也让芯技佳易正式入局半导体存储器市场。
芯技佳易成为首家涉足存储器产品的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
存储芯片主要可以分为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和易失性存储芯片两大类。
一开始,芯技佳易走的是卖IP模式,做SRAM产品(通电时数据可以一直存在的存储芯片)。后来,芯技佳易才自己设计芯片,并且要到成立三年后,才将目标锁定到Nor Flash(断电后也可存储数据的存储芯片)业务上。
结果,芯技佳易2007年刚推出Nor Flash产品,2008年就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半导体领域遭受重袭,曾想收购芯技佳易的Spansion(三索半导体)破产。
幸运的是,由于芯技佳易设计出了大温度范围和高存储密度的产品,赢过两家美国设计团队,拿下一家日本企业的设计外包订单,以此挺过金融危机。这让投资人看到芯技佳易的潜力,它在2008年拿到了700万人民币的B轮融资。
当命运开始眷顾的时候,好运会接二连三。2009年,Nor Flash最大厂商Spansion申请破产保护,芯技佳易因此承接了部分国际大企业的订单,如闪迪的固态硬盘就用到了芯技佳易的Nor Flash产品。
金融危机反而成了机遇,此后,芯技佳易逐渐在市场上闯出名堂。从2010年开始,其闪存芯片飞速发展,并于当年改名为兆易创新。
2016年,兆易创新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随着三星、美光等全球闪存芯片巨头逐步淡出Nor Flash市场,兆易创新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推出产品。
其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3%提升到2015年的7%,又在2019年二季度、三季度分别以13.9%、18.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四、第三。
疫情以来,随着TWS耳机、5G基站及车用市场的发展,Nor Flash 的市场需求增加,未来兆易创新的Nor Flash产品继续向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和小封装方向演进。
兆易创新正式在Nor Flash市场站稳脚跟。
02、朱一明重回一线
问题在于,Nor Flash仅是存储芯片市场一个小分支。
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123.07亿美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为1064亿美元。Nor Flash只有30亿美元市场,仅占存储市场份额的1%;DRAM市场的销售额却能达到620亿美元,在存储芯片中占比58%。
从2005年开始,DRAM领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当年Top3的市场份额为61.9%。到2020年三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已经累计占据约95%的市场份额。
中国DRAM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0年高达2000亿,但中国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存在国产替代空间。
一心想做存储领域第一的朱一明,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市场。
2016年,登陆上交所仅一个月,兆易创新就发布了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它想收购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矽成”)。
不同于兆易创新以Nor Flash等非易失性存储芯片为主要产品,北京矽成的主要产品是DRAM和SRAM等易失性存储芯片。
2016年上半年,北京矽成在SRAM市场排名全球第二,DRAM产品收入则排名全球第八。
兆易创新本希望用65亿元人民币拿下北京矽成,丰富公司产品线,成为国内首家全品类存储芯片自主研发设计、技术支持和销售平台。但2017年8月,由于北京矽成的供应链潜在风险,收购以失败告终。
不过,此时朱一明已经和另外一个大机会搭上线。
早在2016年5月6日,朱一明就和合肥市经开区领导讨论起合肥存储器项目的发展战略。
北京矽成收购失败2个月后,朱一明这一线布局有了水花。
兆易创新同合肥产投达成合作,签署为期五年的协定,合作目标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19纳米12英寸晶圆存储器的研发。
兆易创正式入局千亿DRAM赛道。
整个项目通过合肥长鑫、长鑫存储、睿力集成三个运营主体进行。在资金上,兆易创新和合肥产投按1:4的比例共同筹集180亿元人民币,合肥产投投资约144亿元,兆易创新投资36亿元;在产能上,未来项目研发及生产的DRAM产品将优先满足兆易创新的需求。
2016年之后,中国并立三大存储器制造商——长江存储研发NAND Flash,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负责DRAM。
但福建晋华2018年下半年投产后,就受到美国限制,半导体制造商撤出其工厂,技术合作方台湾联电终止合作。福建晋华不得不于2019年3月停产。
这意味着合肥长鑫成了中国发展DRAM唯一的希望。
2018年7月16日,在合肥长鑫传出DRAM芯片产品即将进入量产的关键时期,朱一明宣布放弃上市公司兆易创新总经理的位置,仅保留董事长一职。他从72岁的王宁国手中接过合肥长鑫CEO和睿力公司CEO的位置,成为中国存储领域的灵魂人物。
中国两代半导体人完成交接。
朱一明在芯片行业浸淫已久,深谙其中之道。接手合肥长鑫后,先拿到DRAM芯片公司奇梦达16000份专利,光数据就有约2.8TB。这让合肥长鑫能不畏惧专利制约。
到2020年年底,合肥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提前完成4万片/月产能的目标。其DRAM芯片也通过高通、海思、联发科、展锐等主流芯片厂商多款芯片的认证。
董事长跑去合肥长鑫当CEO,兆易创新和合肥长鑫自然关系非同一般。
除了同合肥长鑫联合开发产品以外,兆易创新会先给合肥长鑫做代销。
根据兆易创新公告,2021年,兆易创新将向长鑫存储、长鑫存储(香港)采购DRAM产品额度3亿美元,其中与长鑫存储产品联合开发平台合作额度3000万元人民币。
兆易创新也自研DRAM产品。
2019年9月,兆易创新定增43.24亿元布局DRAM芯片项目。其自研的DRAM产品,将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
兆易创新走Fabless模式(只做IC设计,没有制造工厂),合肥长鑫则走IDM模式(设计、制造、封装都自己做),而兆易创新和合肥长鑫工厂深度绑定后,无需自己拥有DRAM工厂,就可以保证产品产能,合肥长鑫则可在早期借助兆易创新的销售渠道、客户资源发展。
在整个半导体领域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兆易创新在3月16日的投资者纪要中表示,2021年产能将增加30%以上,这个30%,主要就来自合肥长鑫。
除了在生产上相互配合,二者未来在客户类型上也将彼此错开,不存在竞争关系。
服务器、电脑、手机等领域的客户,需要稳定的产能,更倾向于选择合肥长鑫这样的IDM厂商。这类客户大约占DRAM市场的90%,剩下10%主要集中在汽车、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这类客户细分行业多、应用散,产品需求不需要和主流产品一样高端,适合找兆易创新这类设计公司。
合肥长鑫和兆易创新互相配合,几乎可以满足市面上各类客户对DRAM产品的需求。
03、昂扬向上背后的隐患
当前,兆易创新有存储器、MCU和传感器三大业务,且都发展不错。
2019年4月,兆易创新成功收购思立微。通过自研和收购,拥有了光学指纹、光学ToF、电容指纹、触控芯片、超声波指纹等各类产品,能满足智能手机平板、工业控制、汽车、健康和可穿戴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
按理说兆易创新该是稳稳的龙头股,但这两年其市值变动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很是挑战股民心脏。重仓兆易创新的蔡经理,前段时间也是被全网群嘲。
兆易创新股价从2019年5月最低的51元,到2020年2月25日骤升至305元,整整是原来的6倍;此后2021年3月16日,又跌至147元低点,回调超50%。可即使这样,兆易创新的市盈率(TTM)也高达104倍。
根据兆易创新公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计划在2021年2月22日至8月20日期间减持不超过2%的公司股份,约943万股。
大基金2017年耗资14.5亿元收购兆易创新11%股份,成为兆易创新第二大股东后,在2020年完成两次减持,累计减持金额超14亿元。4月9日,兆易创新发布公告,大基金已减持约472万股,约总股本1%,完成减持计划过半。
市值大幅下跌,大基金退出,不免让人忧心兆易创新的发展。
但多位行业人士告诉市界,此前兆易创新市值高因半导体产业发展得较好,如今的市值下跌也只是回调。大基金则是成立之初就以扶持公司和产业发展为目的,其退出反而可以视为兆易已发展成熟的征兆,不能直接通过上述两个因素看空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更实际的风险,在于盈利能力下降和新业务的潜在风险。
兆易创新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约31.74亿元,同比增长44.02%;累计净利润约6.73亿元,同比增长49.65%;基本每股收益1.47元,同比增长34.86%。
看起来财务数据很不错,但其盈利能力却暴露出短板。
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兆易创新净资产收益率不断下滑,分别为22.17%、17.04%、8.57%;毛利率虽有所增加但增速明显下降,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8.25%、40.52%、40.67%。
这源于兆易创新营收大头Nor Flash业务毛利率下降。
在3月16日的电话会议里,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李红表示,由于2020 年下半年开始晶圆短缺,Nor Flash 整个供应端成本上涨;且同期汇率变化较大,Nor Flash的毛利率受到影响。
不过,她同时表态,汇率对毛利率的影响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幅减弱,兆易也会通过向55纳米新技术发展,降低成本,消解成本上升对毛利率的影响。
此外,兆易创新可能因传感器业务面临商誉减值风险。
兆易创新收购思立微,为兆易创新增加了13.09亿元商誉。
为了被收购成功,思立微给出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21亿元的承诺。
但2018年、2019年,思立微仅实现扣非净利润9507.19万元、9123.02万元,累计实现1.86亿元,合计仅完成承诺业绩的58.04%。也就是说,思立微2020年需要为母公司挣得1.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然而,兆易创新2020年半年报显示,思立微上半年收入6780.69万元,净利润亏损3560.08万元。兆易在年报中直接表示:“存在思立微业绩承诺无法实现的风险,兆易创新可能面临商誉减值风险。”
在DRAM业务上,兆易创新也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2019年,兆易创新曾和合肥产投、合肥长鑫约定,以可转股债权方式对项目投资3亿元,探讨双方在DRAM产品的销售、代工、生产的多种合作方式。兆易创新董事长朱一明更是亲自去合肥长鑫带队。
该消息传出后,兆易创新股价大涨。在外界看来,作为Fabless公司,兆易创新拥有晶圆厂后会有更强的产品稳定保障。兆易创新与合肥长鑫的关系对其市值有重要影响。
晶圆
但兆易创新并无合肥长鑫股权。合肥产投持有合肥长鑫99.75%的股份,合肥产投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0.25%。
兆易曾出面澄清,无收购合肥产投在项目权益的规划,双方主要是联合开发、代工和代销的合作模式,是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一位电子分析师告诉市界:“兆易创新不转股权,无法了解是受政府影响不能转,还是兆易创新不想让合肥长鑫影响上市公司市值,不想转。”
从技术和业务层面看,兆易创新是无疑的行业龙头。但作为公司主体,商誉减值,和合肥长鑫的关系到底如何,都将为兆易带来隐患。
朱一明创业时,曾说过要让中国大陆在产业转移之际发挥作用,他做到了。兆易创新打破Nor Flash领域垄断,合肥长鑫突破了中国DRAM的空白。
虽然隐患仍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Fabless的兆易创新和IDM的合肥长鑫将深度合作,为兆易创新DRAM产品提供产能保障。
中国存储芯片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45.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123.8亿美元,到2024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522.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4%。
4月8日,美国又将7家公司纳入黑名单,希冀于妥协换市场已然成为空谈,国产替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成为主流。而这,将是兆易创新一类细分行业公司最好的机会和时代。
(作者丨杨逍 编辑丨李曙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