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德国联盟党二马争槽:基民盟与基社盟,总理候选人花落谁家?
基民盟现任主席拉舍特(左)和基社盟主索德尔(右)被视为未来德国总理有力竞争者。央视新闻 图
4月11日,在德国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党内会议上,基民盟主席拉舍特和基社盟主席索德尔双双正式宣布有意出任总理候选人。两人都自认为自己是合适的人选,都不愿意主动放弃。而两周前,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在电视节目中点名批评了她的党内接班人、基民盟现任主席和北威州州长拉舍特。
基民盟和基社盟曾一致表示两党将在5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之前共同商定总理候选人人选。按常规,作为在全德15个州都有党组织的大党基民盟的党主席,有优先出任总理候选人的权利,所以拉舍特本应是总理候选人的不二人选。但是自从当选基民盟党主席以来,拉舍特的民调支持率始终徘徊在20%上下,远低于基社盟主席索德尔,后者的支持率已经高达54%。对于拉舍特来说,更严重的问题不仅是民众不拥戴,而且就连本党内部也开始有声音支持索德尔出任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甚至还有人认为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布林克豪斯也是总理候选人的合适人选。这些都加剧了总理候选人花落谁家的不确定性,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扑簌迷离。
不过,联盟党对外却发出了两党将相互支持、更加团结的信号。索德尔表示,“他已经准备好出任联盟党候选人,前提是基民盟希望他出任。如果基民盟不希望他出任,他也会接受,会毫无怨恨地支持基民盟。”就连两周前刚刚公开批评过拉舍特的默克尔,也在防疫政策上接受了拉舍特的“过渡封城”政策。
笔者认为,尽管目前存在诸多不利于拉舍特的因素,他依然是联盟党最有可能出任总理候选人的人选。
拉舍特和索德尔,默克尔会更喜欢谁?
拉舍特现年60岁,天主教人士,保守主义政治家,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温和,但不善于展示自己,因而被部分德国人认为缺乏领导力。拉舍特的大学专业是法学和国家行政学,曾接受记者职业培训,担任过联邦议院和欧洲议会议员。他在2017年北威州州议会选举中击败州内声望极高的社民党对手卡拉夫特当选该州州长,2021年初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战胜呼声很高的默尔茨,最终成功当选基民盟党主席。
拉舍特多次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胜选,直接说明了他卓越的政治能力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但是,他使用的政治语言过于晦涩难解,或者接近外交辞令,不擅长简单明了地向公众传递信息,这成为拉舍特的弱项。特别在当下,新冠疫情带来各种不确定性,德国社会对这种模棱两可的政治语言抱有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
与拉舍特相反,善于表达的基社盟主席索德尔则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频频现身,凭借清晰利落的语言,在公众面前树立了“实干家”的形象。索德尔现年54岁,信奉新教,执政风格直接了当,而且不掩饰自己的情绪。用基社盟副主席、联邦政府数字化事务专员贝尔的话说,“只要是索德尔涉足的领域,就没有人再绕得开他”。
在过去一年中,尤其在疫情防控上,拉舍特似乎与默克尔的意见相左,提倡放宽防疫限制措施,这引起默克尔的不满。后者甚至在3月28日德国电视一台的采访中直接点名拉舍特,批评他是放松防疫限制措施最快的州长之一。默克尔警告各位州长,联邦政府不排除采取措施,将疫情期间的卫生管理权限收归联邦,这样一来,联邦政府有权部署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防疫措施。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拉舍特遭到默克尔的公开批评,被认为是他出任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的沉重打击。
实际上,拉舍特也许早就知道他并不是默克尔青睐的接班人选。早在2018年,默克尔辞去基民盟党首时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拉舍特身上,而是选择了原萨尔州州长克兰普-卡伦鲍尔接班。然而,克兰普-卡伦鲍尔从基民盟秘书长到党主席,一路表现平平,最终几乎是被党内反对派人士赶下了台。这也为拉舍特走向台前提供了机会。作为德国最大联邦州的州长,拉舍特愿意出任党首,显然是希望有朝一日问鼎联邦总理宝座。
拉舍特始终与默克尔保持某种距离,究其原因,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拉舍特想摆脱“默克尔2.0版”的形象。靠近默克尔意味着给选民留下一切维持现状、无法给联邦政治带来变革和创新的印象。拉舍特正在构建自己作为“行动者”“革新者”的形象。就在4月初复活节假期前夕,默克尔刚刚向全民为严苛的防疫措施道歉,拉舍特马上就抛出了他的执政理念和方案。
其次,拉舍特深知默克尔执政16年给德国遗留的问题。尽管在这16年中,德国挺过了欧洲金融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右翼极端主义兴起、德美关系陷入低谷等一连串风浪,也保持了经济增长,在欧洲可谓独树一帜,但也无法回避德国在诸多方面落后的事实。用德国最大工业天然气公司林德控股董事长莱茨勒的话说,“默克尔执政16年留下的德国在很多方面需要大修”。言下之意,默克尔身后是一个需要力行革新的德国。而且德国社会分裂加剧,尤其是德国选择党(AfD)进入联邦议院之后,整个德国政坛都忙于各党自身事务,没有真正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尤其是新冠疫情防控,德国在下半场的表现拙劣,默克尔政府难逃其咎。
第三,一年以来,索德尔和默克尔如影随行:凡是联邦政府举办的大小新闻发布会,索德尔基本都与默克尔一同出席;在防疫政策上,索德尔始终与默克尔保持一致,赞同默克尔倾向更为严厉的防疫措施;两人都信奉新教,相同的宗教信仰也拉近了默克尔与索德尔的关系。默克尔之所以冒着被党内同僚指责的风险,器重姊妹党的索德尔,也是因为默克尔在党内的权威地位已经动摇。为保住自己的政治遗产,默克尔不得不在姊妹党那里寻求支撑。这从客观上也迫使拉舍特与默克尔保持距离。
相比拉舍特,索德尔缺些什么?
由于历史原因,德国政坛一直对强权政治人物保持较高警惕,反感“单人秀”式的人物。相比之下,善于协作的领导集体即领导体系更受青睐。而且联邦议院选举时并不直接选举产生联邦总理,而是选举党派和议员。在基民盟人士看来,索德尔是个机会主义者,甚至是民粹主义者,容易“非黑即白”,也容不得同僚发表不同意见,属于政治强硬派。而拉舍特则更注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他始终认为自己善于架桥,乐于集成,愿意妥协,善于统合。
通常情况下,基民盟主席拉舍特出任总理候选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从决策机制来看,总理候选人人选不是通过党内普选产生,而是由基民盟和基社盟两位主席以及两党最高层商定。目前尚未有基民盟重量级人物表示支持基社盟的索德尔出任总理候选人,倒是已有高层发声支持本党主席拉舍特出任总理候选人,就连拉舍特曾经的党主席竞争对手默茨也力挺拉舍特。此外,拉舍特虽然民调支持率低,但他与15个州的基民盟组织保持紧密的联系,绝大多数州的党组织主席均站在拉舍特身后。
从联邦政治运转机制来看,联邦总理和最大党基民盟党主席由不同人担任的话,无论是对政策制定、还是对政策落实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试想一下,如果基社盟主席索德尔出任总理候选人,并最终成功当选联邦总理,岂不是未来德国联邦政坛的重大决策要在慕尼黑的基社盟总部制订,而不是在柏林的基民盟总部?索德尔的指示能不能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和执行呢?如果基民盟不积极配合,索德尔又能否说服立足巴伐利亚的基社盟承担整个德国的事务?
从执政经验和智慧来看,从政经验更为丰富多元的拉舍特也略胜一筹,毕竟他在德国经济界和欧洲政坛均有着广泛的人脉和深厚的积累。而索德尔的活动半径还基本局限在巴伐利亚州。而且,索德尔与刚刚连任的巴符州州长、绿党人士克莱齐曼联名给其他州长写信呼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这也不是政治上的明智之举。民调显示,联盟党现在最大的对手不是社民党,而是支持率逐渐上升且已逼近基民盟的绿党。索德尔此时与最大的对手党派靠近,无疑会遭到基民盟的反感。
从拉舍特近期接二连三的攻势来看,他已经表露出他出任总理候选人的决心。目前,他已就一些具体执政议题阐明了想法,提出了方案,希望通过充实内容给基民盟和他本人加分。
首先,他提出要统一全国范围内的学校防疫措施;其次是跨州的养老保险改革。他还提出了德国“下一个十年规划”,宣布要加快推进德国现代化进程,将可持续的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数字化政策确定为竞选活动的中心议题,旨在把德国发展成为“具有行动能力的国家”。此外,拉舍特要求重新调整国家、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仅靠气候保护是不够的”,德国必须走“未来技术发展之路”,才能同时维护德国经济界的利益。他宣布将引入具有竞争力的公司税,激活中小企业的动能;提出大力发展氢能源,将能源政策与工业发展相结合,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气候保护。
在外交政策方面,拉舍特和默克尔观点一致,即欧洲未来必须用一种声音说话,“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在世界上引起关注”,他反对分裂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些都体现了拉舍特不回避德国现实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长远和战略眼光。
拉舍特也认识到,若想顺利出任总理候选人,必须重获默克尔的支持。外界普遍的印象是默克尔和拉舍特之间出现了裂痕,默克尔更愿意支持索德尔出任联盟党总理候选人。近日,拉舍特表示,和基社盟以及索德尔相比,他在许多议题上始终站在默克尔的立场,从欧元危机到难民危机,而基社盟以及该党前主席泽霍夫和现任党主席索德尔当时强烈反对默克尔的政策,冲突之严峻差点让两党分道扬镳。这也是拉舍特用自己的方式提醒默克尔别忘记谁才是真正支持她的人。
历史上,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由基社盟主席出任仅发生过两次,且均以失败告终。这让基民盟人士也担心,即使索德尔出任联盟党总理候选人也可能再重蹈覆辙。距宣布联盟党总理候选人还有近50天,如果拉舍特提出的执政理念和方案奏效,基民盟和他本人的民调支持率回升,基民盟不太可能将总理候选人人选拱手让给索德尔。
综上所述,拉舍特最终出任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的几率依然最大。当然,他必须尽快拿出周全的方案,既要有效控制疫情,有序组织疫苗接种,有力推进德国数字化进程,又要团结基民盟党内一切力量,赢得默克尔的支持,处理好与基社盟之间的关系,获得索德尔的支持,恢复民众对基民盟的信心,确保民调支持率回升。在绿党上升势头难以阻挡的情况下,联盟党只有尽快解决党内人选和团结问题,集中精力备战大选,才能有望获得9月议会大选的胜利,总理候选人才能最终问鼎总理宝座。
(毛小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