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述党史 话建德丨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建德
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建德
【述党史 话建德】第七期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国立浙江大学师生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谱写了一部空前而伟大的"文军长征"史。而梅城正是这次历史上著名的“浙大西迁”的首站。
当年8月,杭州危在旦夕,各大中学校纷纷开始讨论转移和疏散的问题。竺可桢在赴建德梅城考察后,10月5日浙大召开校务会议,决定将学校迁到梅城。并派出人员到建德,落实了部分房屋,解决用水、用电问题,至10月30日,建德校舍的修理工作基本得到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
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10日,浙大发出布告:要求学生作好准备,于11月11日、12日、13日三天从水路迁移建德,晚上12点出发,在江干码头乘船,由大轮拖民船赴桐庐,每次180人,到桐庐后换小船到建德。
11月12日下午5点,浙大二年级学生到达梅城,三、四年级学生及学校教职员也按计划进行迁移。二年级学生被安排住在东城乾源当铺,三、四年级学生住在文庙、严子陵祠及何宅,教员宿舍在北门林场,校长竺可桢住在府前街3号孙宅,学校总办公厅设在方宅。至11月16日,留校人员大部分都撤到了建德。部分图书仪器也分批运往建德,但由于形势所迫,损失很大,且大部分书籍没有运出。11月底,由于严中已经解散,浙大又借用严中第二部作为一年级学生、教职员宿舍及教室。此时,天目山师生也全部到达梅城。
浙大西迁建德教务处办公旧址
学校特种教育常务委员会议明确了浙大建德分校总务长,指定情报委员3人出版壁报或校刊,其中《浙大日报》每天出500张,由贫困学生以每张1分钱的价格分发,收入的三分之一上交学校,其余作为对贫困学生的救济;贫困且借不到经费的学生,用学校的棉背心专款暂时救济维持。
青年教师章用刚留学回国,又值学校迁移,因而对他的欢迎会也是在防空警报声中进行的。在建德时,一个学生问章先生:“警报响了,老百姓都躲飞机去了,我们还上课吗?”这个学生或许以为既然要“逃警报”了还怎么读书呢?章先生回答说:“怎么不上课?”这位学生又问道:“那么,黑板挂在哪里?”章先生坚决地说:“可以挂在我的胸前!”见证了浙大师生置生死于度外、艰苦不忘治学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浙大西迁建德总办公厅旧址
12月,得知江西吉安鹭洲可容全校,教育部也来电赞成学校迁移到赣南。19日,学校决定:在学校迁移准备期间,课程暂不结束,至吉安后继续上课。22日开始,浙大将仪器、书籍等装船运往金华,至12月26日,最后一批师生从建德撤走。浙大在颠沛流离的迁徙途中,只要稍有停留就立即上课,并培养出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
浙大在建德前后待了45天,浙大1000多名师生的到来,使梅城顿时成了一座大学城,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浙大师生的身影。由于人多房少,用水和照明也成为问题,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十分困难,但是浙大师生把艰苦的环境当作磨砺自己的机会,在分散难管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良好的校风校纪,为建德留下了百年名校的精神传承。
来源/中共建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原标题:《述党史 话建德丨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建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